禮物的散文
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樓下的阿姨給我送上來一些小白菜和臭菜。這是兒子剛剛回來后聽到敲門聲打開屋門接到的禮物,我之所以稱它為禮物,是因為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不自謙了。
這事兒說來話長。
阿姨在二樓住著,老兩口兒,七十多歲,有個女兒在某鎮政府做公職人員,一個兒子不知道做什么的,姐弟倆開車時不常地回來看望老人。阿姨一家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我感覺比我要好些。就是阿姨的老伴兒有點腦血栓后遺癥,腿腳不甚靈便走路有些吃力,冬天不怎么下樓,到了春夏秋這三個季節偶爾會下得樓來呆上一陣子,放放風曬曬太陽坐一會兒。
不知是哪一天,我不經意間在樓道里發現,倒也不是特意地發現,反正就是注意了樓下的阿姨在拐角的窗戶處放了一個大的`紙箱子,里面有一些廢棄的易拉罐、廢塑料桶等物什,我以為是撿的破爛兒,賣幾個小錢兒填補家用,就沒怎么在意。一個老太太偶爾撿拾一點兒東西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呢?就是的。
時間長了我就形成了一種習慣,把我家里作為垃圾扔掉的瓶瓶罐罐、紙殼子、廢舊報紙等東西都投送到阿姨的大箱子里,兒子也跟我一樣把適宜的作為物品回收的東西放在收藏箱里——我起的名字。一來二去的,收藏箱就成了我家的最愛。我發現不僅僅我家如此,樓道里的其它幾多家也都如我一般的把阿姨的收藏箱作為廢舊物品第一投放點,這樣用不了多久就會放滿了。這些東西的去處如何、是哪兒,我倒沒怎么關心,也就沒有去考證它,我只管放東西或者說是破爛兒好了。
終于有一天阿姨發現我往收藏箱里放東西,我笑了,她笑了,笑得那樣的開懷,我也受到感染了。從此便心照不宣。
所以,就有了開頭的景象,就有了我說的禮物。阿姨有時候在樓上等我回來,在樓道里見到我跟我說她從三點就等我。我說謝謝阿姨了。她給我小菜兒之類的,知道我喜歡吃蘸醬菜。哈哈,老人家竟知道我喜歡吃蘸醬菜,這消息不知何處得來的。
阿姨在我們家的樓前有一片小菜園,那是高壓線下一片好大的空地——高壓線下嚴禁構筑臨時或永久建筑——有一種小片兒開荒的感覺,誰先種就是誰的了。種植的有生菜、小白菜、香菜、臭菜、茼蒿、西紅柿、小蔥等等,一年到頭很是光鮮燦爛。阿姨家吃不了這些東西,就送給鄰里一些享用。這種禮物并不常有,它只到夏秋才有。我有多次地婉拒這禮物,這倒不因為別的什么。作為老人伺候它,不容易,又要擔水,又要開墾,又要鋤地,就是不打農藥。不說是經年的勞作也要費了老人家很大的力氣,單說是七十多歲的老人,我有些不忍,但抗不過阿姨的執著,終于收下了。我有一些不安,似乎是做錯了什么事情,惶惶不可終日。終于我有一天釋懷了,我可以憑借另外的方式還給阿姨了,那就是力所能及地去做。
要說是阿姨也不差也不缺那幾個錢兒,鄰居們也并沒有因為所謂的撿破爛兒而輕慢了她,相反的,倒是越發地敬重于她了,因為她在做一件大好事,那就是變廢為寶。不用說是公益志愿者,僅僅是她的行為已經影響到我的兒子成了一個環保主義者這一點上來說,她的行為就值得我尊重敬重!
吃著這些純綠色的食品,品味著純美的溫馨,好感動,不僅僅是因為給予,也因為有情懷在這里。
這使我想起了母親,在并不遙遠的地方,我已經有三個多月沒有回去看望母親了。
想到這些,眼眶不禁一熱。
2015年5月26日,夜色闌珊。
【禮物的散文】相關文章:
卑微的散文11-15
清晨的散文11-15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
秋蟬的散文12-03
日出的散文12-03
傾聽的散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