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朝花夕拾筆記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天優(yōu)美散文 推薦度:
- 抒情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春之筆散文
春之筆散文1
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在氣溫的反復不定中飄落得如此唐突,浸潤了冰封的大地,溫柔地把冬的殘夢踏得粉碎……
時間太快,能把握的太少,冰雪消融不過是一行墨水行走的速度,提筆落筆間就已然抒寫了一個季節(jié)…
春天把一切變得溫馴,曾經(jīng)呼嘯的北風早已不復剛勁,把片片飄落的雪花融化成絲絲細雨,朦朧著這欲暖還寒的天地……
自然的四季,分明得清清楚楚……
人心的四季,交替得模模糊糊……
你我的四季,只是一個冬季……
所以,我需要一支春之筆,飄落一紙溫情復蘇的文字,天涯路遠,只愿它滌蕩開你心季的陰霾……
是的,我需要一支春之筆,傾注一紙生機盎然的文字,無意爭春,只愿它朵朵紛芳,清香著你孤獨的旅程……
春之筆散文2
五彩繽紛,是春的外衣;蔚藍天空,是春的色彩;和煦陽光,是春的溫度;小鳥嘰嘰,是春的問候;微風輕拂,是春的細語。
春是美麗的,讓人幻想翩翩。忽然有種沖動,在這個季節(jié)里,在這個陽光下,在這種心情時,在這股微風下,提筆給十年后的自己寫封信,訴說春的美好,訴說此時的自己,訴說現(xiàn)實的生活,訴說現(xiàn)在的心情。十年后,當我再次閱讀這封信的時候,會是什么心情呢?是愉悅,是平靜,是激動亦或驚奇?或許已經(jīng)遺忘了。
十年后,孩子大了十歲,或許已經(jīng)不愛和我說心里話;或許到了叛逆的青春期,或許我和他有了更多的代溝吧;十年后,老公或許會嫌棄我更嘮叨,或許會和兒子站到同一戰(zhàn)壕;十年后,我又老了十歲,或許已經(jīng)沒有欣賞春天的心情了,眼里只有柴米油鹽;十年后,父母又操勞了十年,可能已經(jīng)滿頭白發(fā),或許心里有點小孤單了,一定更想念我們這些兒女。我想,給爸媽最好的禮物就是常回家看看,陪爸媽嘮嘮嗑,一起欣賞春天的美!
十年后,我的工作會更順利?還是會有點小波折?十年后,我的工作能力會提高嗎?我的性格還是率真而豪爽嗎?人總是有無數(shù)的問題,小時候是十萬個為什么,其實長大了還是十萬個為什么?愛提問或許就是成長吧!在春天這個季節(jié)里,我好象更愛幻想了,希望十年后的一切都會更美好,生活是美的,工作是順的,家庭是幸福的,家人是健康的,一切的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春之筆散文3
春天,是一縷復蘇之風吹來花香滿徑的時節(jié),是我最喜的。漫步在田野鄉(xiāng)間的陌上小路,春風輕輕的拂過臉頰,帶著季節(jié)的思緒嫣然綻放在枝頭,撫摸著萬物生輝、大地蘇醒,和煦溫柔又細膩宛若。
那滿園的春色、遍野的油菜花蕊,似少女嬌羞的臉龐透過薄薄的紗幕,含羞待放隨風起舞。素蕊的花瓣,渲染了滿地的春色,落英繽紛,一縷晨曦,帶走了冬日的靜寂;一段過往,已成了流年里的故事。輕觸那一片片柔軟的花瓣,耳畔的律動余音裊裊,腳下的葳蕤重生,煮酒酌情淡允香茗,不知不覺已醉于茶香烈酒韻味之中。
手棒一卷詩書,細讀宋韻詞香里的萬種風情,靜坐在幽深的小院,在不堪的花事里剪取一簾幽夢。晚霞處,靈巧倏忽的身影,顫落一樹花的綴紅,一種情感悄悄的在心里蔓延,那些時光悄然于指尖滑動。無覓處空自遺憾。一方古硯,輕輕研磨著思緒,一種情感,可以相守在季節(jié)的輪回里,淡淡筆墨淺淺花語。
花開淡墨痕,輕風吹過。花開一半最驚艷,無語淺笑望天涯,晶瑩玲瓏的露珠打濕了我的思緒。一方幽居,寫不盡深閨里情愁心傷,淚盈睫毛。如煙的心事,落在眉間,是心底深處的細軟,誰把心思凝結(jié)成曲?沐浴著清幽的吟唱,靜靜的于彼岸留連。
在那深幽的回廊轉(zhuǎn)角處觀水月鏡花,任由時歲輕輕的流瀉,靜靜的蔓延。突然間,那些濃墨的心跡,像夏的繁華沉淀為一彎安靜的月。萬般景色,黃昏云收,似說春事遲暮。眉心深處,輕攏慢捻,依簾而舞,一任飛花滿簾,描繪著心與心之間掠過的眉目傳情。落紅處花香滿徑,小閣軒窗幕畫簾,黃昏獨倚朱闌。
傍晚里,煙波迷離,云繞山澗,霧鎖深溝,一庭幽雨鎖樓閣,輕愁若水的院落,已是風吹夜過。淡筆輕描從容的淺唱,讓季節(jié)的雨落進心間。如絲般纏繞不絕的細雨里,笙歌余音繞梁。隔世的芳華,終不抵落花微雨時,那煙雨里顫動,繽紛眷戀一直在延續(xù)。
坐于一榻之隅,聆聽著優(yōu)美的旋律,已心淡如菊,上善若水,已安暖若素,明心純厚。靜靜的住在一座城池,守著一份執(zhí)念,滿懷一腔柔情,與你相伴,低吟淺唱。
春之筆散文4
前天,受朋友之邀有幸參加了一個宴會,席設(shè)市里最好的酒店,菜品酒水自然也高檔,其中一道謂之為“春之味”的拼盤,也就是蒸楮穗、榆錢和煮椿芽的組合,在我看來,它不過是農(nóng)家這幾天的家常菜,高檔恐怕名不相屬。即然能上這高檔餐桌,也許真有特別之處,也許與人吃膩了甘肥,意欲回歸清淡有些關(guān)聯(lián)了,品而嘗之,感覺也并不比我做的好哪去,但這道菜引起的話題卻最多。
“好吃!有股子野味”。
“這都是樹上長的嗎?咋弄下來的。”
“爬樹!用鉤子鉤。”
“噢!還怪辛苦的。”
對于這道“春之味”,或許我是最據(jù)有權(quán)威評說的,顧慮于影響別人談正事,最后只敷衍了幾句。
不錯,這些樹花菜多半野生,無需特意栽培,節(jié)令到來之時,隨意揪上幾把,上籠屜蒸了,拌上鹽與調(diào)料即成,可作時令主食,也可作春鮮品味,平常極了。然而,在這平常的背后,在品鮮的欲望之上,卻隱藏著饑荒年月里的無奈與苦難,演繹著攀折采集時的風險和辛勞。據(jù)母親講,蝗災過后的民國三十三年春,糠菜業(yè)已咽盡,物產(chǎn)無可棄變之時,謝天謝地,終于等到了楮孕穗榆結(jié)錢,剛脫去破棉襖的人們蜂涌而采,野溝荒坡所有可食穗芽盡摘一空,本家四叔不懼手笨鉤短,猿一樣的攀于枝梢,攬別人鉤不到的散穗遠果于懷,每每都比別人多揪一些,可悲的是,到了暮春采楊槐花時因枝脆墜地,落了個殘疾。嘿!那都過去的事了。值得慶幸的是,如今豐衣足食了,誰也不會再為幾把春野付出代價了,不過,仍見有老者在集市兜售這些野味,難道也是迫于生計?不得而知了。
其實,這美味野,節(jié)令性極強,不是三百六十日都能隨意來兩口的,特別是這樹花菜,須等到仲春的清明才有,這大概與天氣物候有關(guān)了。因為在早春正月,沙穎河畔冰剛消雪初融,灰白仍是主題,草色還遙不可看,偶爾在旮旯里見到一兩株開黃花的罄口梅,那只不過是春的預告,離百花競放、品嘗春味還有一段時日。而只有到清明,也只有此時萬物始勃發(fā),草青水碧,桃紅梨白,楮穗未老椿芽初紅,這“春之味”你才有機會品嘗。
至于想在其他季節(jié)里想吃到,自然也有法子,比如把椿芽以古法腌制起來,到吃的時候,再用清水漂去鹽霜,味道也勝似甘旨。今年春節(jié)待客時,上了一盤腌椿芽,多年不曾回家一次的親戚嘗過,連稱美味,同時也不無遺憾,說,如用鮮椿拌個豆腐,炒個雞蛋那才地道。另一親戚接茬說,現(xiàn)在也有鮮椿,大多都是溫室訓化催生的,味道不正宗價錢也貴。
的確,野生與栽培著實存在差別。就拿面條菜與薺菜來說,那雖是麥田必除的雜草,也是早春里的味道。年后,初如掌心大小,鮮嫩可愛。閑余去趟麥地,或采一大把、或一半籃,回頭即是盤中之餐,那種清香自不必說。不過,你需在第一聲蛙鳴前,還需將形似但葉厚的敗醬草與面條菜、薺菜和葉齒的剪子股區(qū)分出來,否則將第一口品嘗春的澀苦,估計初學挖者多有此錯。隨著除草劑的廣泛使用,這種隨意已成了過去。還好,訓化種植已為時尚,你不需親自去挖,也無需論季節(jié),也無需擔心草與菜的混搭,到飯店點一個,那是現(xiàn)成的事,只是雖精烹細制,其酸澀的余味仍不能蓋,或與訓化中,摻入了太多的人為因素,區(qū)別就在于此吧。
春天的味道,并不只有吃。其實能跟著春的腳步,于朦朧的煙雨里,去穎河邊瞅一灣油菜花黃,看一畦素花豌豆藤牽青麥,賞草頭幾匹黃蝶起舞,自是別有一番春味。
特別到了四月,楝樹開了一路蘭紫,櫻桃也熟了一院,紅紅的,可惜第一口是被家雀嘗去的,楊絮也紛紛從詩詞中飛了出來,雪團一般的煩惱撲向人面,此時,集鎮(zhèn)也小有熱鬧,為夏的麥收起了古會,物什寂寥的擺滿街巷。還曾記得,社戲就演在集頭的老柳樹下,少不更事的`小孩們就圖混個場子,戲演到精采處,竟爬上了樹,用嫩枝條做成了柳笛,嗚哇嗚哇的可勁地吹,只吹得社戲散去,吹得磨盤轉(zhuǎn)動,把青麥烙成了碾轉(zhuǎn)。
碾轉(zhuǎn),估計對大多數(shù)人是陌生的,吃過人卻知道它與野菜、楮穗、榆錢、槐花等都帶有饑荒的影子。昔時,夏春之交正青黃不接,饑民就割些將熟之麥,燒去青芒脫糠碾制,以解斷炊之急。吃起來粘粘的,余味中似乎還有一絲春的清苦,也正是此物讓窮人度過最難熬的日子。
農(nóng)人對春夏的劃分是最明了的,麥收前為春,麥收后即為夏,碾轉(zhuǎn)自然也是春的最后的味道,如今,少有人做了,即便是有幸嘗上一口,那春的清苦、愁悵,夏的激動與愉悅,也許不會再復制……
春之筆散文5
一場天街小雨在徽鎮(zhèn)上炸開了鍋,空氣驟然降了十來度。往日擁擠的車水馬龍,井然有序地行駛著。行人漸多,就連屋檐上的麻雀也撲閃著翅膀飛了出去。呼!壓抑了好幾天的燥熱之氣,一口吐出好幾米遠。
來不及撐傘,這雨倒是來了興致。沒走幾步就滿身濕跡斑斑。哎!可惜了一身整潔的行頭。來不及抱怨,悶頭在漫天扉雨中跑了起來。 不久,被這雨天的雨水打濕了雙瞳,煙雨朦朦看不清前方的路。
劇烈運動后的疲憊感加上渾身的濕涼,仿佛因為生活中些許的不幸,沉默了許久,壓抑了許久,一股強烈的煩躁在這時沖體而出,憤懣砸向滿天的大雨。但這狠狠的一拳又一拳打在它的身上,似乎顯得蒼白無力。大雨盡情地潑灑,根本沒有人會注意到我這里——一片灑脫的天地。不過,轉(zhuǎn)瞬之間卻被這副揶揄的安慰劑漲了紅臉。
因為雨中蹣跚而來的是一位舊人。說是舊人有點夸張,因為與她似乎只見了很多面,卻只說了幾句話。她還是那樣的衣衫襤褸,不過被這場雨的吹洗,越發(fā)瘦弱的身軀,卻有了一股說不出的精神。記得一連去年年底幾個月的晚上去ATM機取款,每次遇見她,她都蜷縮在冰冷的ATM機旁的地板上睡著。一次,聽到她在睡夢中咳嗽,實在看不下去,于是拿出身上的零錢對她說:“明天吃個好點的早餐!”她沒有絲毫猶豫,說了一句異常標準的普通話:“我不要。”“拿著吧!”,說的快逃的快,透過玻璃回頭望了一眼她那堅定的眼神和垂在胸前依然沒有收回的手,頓時覺得自己似乎錯了,真的錯了。因為后來看見她雖沒有任何親人,那雙堅定的眼神和傷痕累累的手,依然能在廢品區(qū)里撐起自己,有尊嚴并且很好的活著。
一個年過去了,就覺得仿佛雨天不會再那樣的陰冷。喝了十來天的酒,仿佛渾身都會發(fā)暖。醉了,哭過了,一切煩惱不幸都會煙消云散。其實我還是錯了。就像一部不錯的瑞士電影——《去里斯本的夜車》中的一個片段一樣:心中靈封閉已久的中年教師戈列格里斯,犯了語法錯誤在雨中遇見一個跳河的年輕女子,他把女子救了下來,女子用葡萄牙語在他額頭上寫了一串奇特的數(shù)字,同意隨他而來,他便帶她進入教室。不過他卻用教訓學生的人生格言生生把女子刺激的沖雨而出。后來他拼命地尋找關(guān)于她的消息。多方打聽,無意間發(fā)展隨筆《文字煉金師》的著作,隨之癡迷,逃出他的一小片天地,一場尋求生命的真諦出軌旅行。
所以我很喜歡胡適先生《夢與詩》中的那句: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生命的不平凡,在于奮進不止,變換才有美感。正如身邊逝去變幻的城,當我在迷霧砥礪,真正地走了出去,春之閾里看見的是朦朧的醉人詩意:
天街細雨陌上裳
不畫娥媚滿扉芳
拂水漂綿應折柔
徽派青瓦與白墻
春之筆散文6
一場風雪過后,濃冬慢慢退去,不知在哪一天清晨,你推開窗,突然發(fā)現(xiàn)吹在臉上的風變得柔和起來。
遠遠地,護城河里的水也不一樣了,脫去了冬的那份凝重,變得生動起來,漾漾的,柔柔的。如同萌發(fā)了春心的女子,眉眼里全是歡喜,粉砌般地立著,只待你走近了,便媚媚地看著你,笑著,笑著,突然伸出手來抵你的額,嬌嗔地說:怎這般才來!
這,便是春了吧,好個妖嬈的春!
抬頭去看,其實她也并未招展,樹枝還是昨夜的模樣,直愣愣的,不著一絲新綠,可那搖曳的身影里,分明蘊藏著一股誘惑。是什么呢?卻又說它不出。只是愿意久久地,細細地打量著,像看愛人的臉,怎么看,都不厭。
腳下的土也綿柔了許多,一腳,一腳,如此酥軟,像愛人欲拒還迎的懷抱,不由得讓你深深流連,再難轉(zhuǎn)身。
春并不言,可我已是如此歡喜。
每到春來,我最期盼的,是街頭巷尾綴滿了枝頭的櫻花。
白的翠白,粉的嫩粉,一嘟嚕一嘟嚕的,開得那么熱切,又是如此的坦蕩。喜歡在櫻花樹下獨自漫步,偶爾有花瓣落在你的頭上、肩上,心里便竊竊地歡喜,像是愛人的手指親昵地滑過,看似不著痕跡,心里,早已波瀾四起。
只是可惜,情深總是剎那,一場風過后,櫻花,便散作了滿地相思。最是風狂雨驟之時,櫻花在風中漫卷,肆意地拂過路人的臉頰耳畔,卻不知她有幾許叮嚀,又有幾多情深。待雨過天晴,落紅滿地,又有誰還記起,她當初俏立枝頭的容顏……
春天里,我也愛梧桐。
梧桐許是吉祥的樹吧,是要招來金鳳凰的,所以人家的庭院里見的多。
透過我的窗子,后邊是一排排依山而建的民房,有一戶人家里長著一株梧桐。梧桐粗壯茂盛,伸出房頂很高,把那一樹濃密的花慷慨地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想起那年春天,我在西塘,一家茶館的窗后,也有一株這樣的梧桐,因為貪戀那一樹的繁花,我便要了茶水,在樹下坐了許久。那樣的春,是一杯溫情的茶水,怎么喝,都是說不出的甜蜜。
我常想,花的開放是有旨意的,誰是誰的前身,誰是誰的來世,宿命里一定早有安排。櫻花落了,梧桐綻放; 梧桐尚好,蝴蝶蘭已在靜靜地等待吐蕊;杜鵑還在孕育著花苞,馬蹄蓮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第一次的開放……
其實花兒又哪懂得人間的這許多惆悵,只是無端的,有一粒種子落進了你的心里,于是,無論才子,無論佳人,都逃不過這場紅塵的劫。
如果注定逃不過,希望與你的邂逅,就在這樣的春。沒有偶遇的心悸,也沒有久別重逢的驚喜,待我從漫天的櫻花下回過頭來,你就歡喜地站在我的身邊,然后,聽見你春意洋洋地說:哦,原來你也在!
春之筆散文7
寒月當空,大地萬物都還在厚厚地冬被中酣睡。凄冷的夜,清清,戚戚。宛如灑在懷里的銀輝,在皎潔中走向黎明。
寒極而春,春是積蓄了一個冬天的力量;春是內(nèi)心殷殷的渴望。那漫天飛舞的雪花已經(jīng)化作春雨綿綿,給那干渴的田野帶來甜美的滋潤。你看,那田野上的一抹淡青色,借著春天的腳步,一步一步地露出了生機。
春天來了,讓我們張開雙臂,迎接春天的嫵媚。
按照古人的說法:春是在青鳥的啼囀中回到我們身邊的。在四季中,青鳥司啟,丹鳥司閉。青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呢?青,取之于藍。它是西王母的使者,從西方飛來。青鳥以它的鳴叫聲,告知我們歲月即將相隔。此時的戶外,凜冽的西北風已經(jīng)變成了和氣嫻裊的東北風。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風,拂動,那些垂柳的細枝已經(jīng)變得柔軟。此時,沒有花團錦簇,只有一種淡雅的、靜靜的、等待著的含蓄美。遠山上的殘雪還未完全消融,背陰處還泛著淺藍色的光。迎春花還未結(jié)蕾,但梅花,已經(jīng)在枯樹虬枝中占盡了風情。
氣溫、日照、降雨、已經(jīng)漸行漸上。正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是四季開始的季節(jié),人們對春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好的開始,就是成功地一半,所以說春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
春之筆散文8
小時候,春天是從味蕾上款款而來的。
記不得是從哪場春雨開始,中午放學回家,飯桌上就突然多一盤綠綠的清炒薺菜,隆重而又羞赧地盛在白瓷盤子里,夾一筷子細細咀嚼,那特有的清芬立刻在味蕾上跳舞了。
吃野菜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每年的第一頓野菜總是代表著華麗的春之序曲。那時候菜市場沒有野菜出售,這序曲必須自己到田野中找尋。總記得祖母挎著籃子挖野菜的樣子,她瘦小的身影彼時格外矯健,敏捷地跨過水渠,越過堤岸,在麥田和桑林里一棵一棵找尋藏匿的綠色精靈。祖母從不會漫無目的地找,這些田野的精靈總是生長在她的記憶當中,有著清晰的坐標和脈絡。我們能夠很容易地找到成簇的馬蘭和枸杞。祖母小心地用指甲掐下它們的嫩芽,不傷及根莖,過段時間,那里還是蔥蘢的一片。
挖野菜是個極有意思的事情,以至于成為春日周末最有吸引力的消遣活動。小孩子們都自發(fā)跟著家人或者大孩子攜著工具下地,在漫天金黃的油菜花和碧綠的麥苗間,借著挖野菜的名義盡情嬉戲。有的人挖的多一點,能打上一斤肉,搟面皮包薺菜餃子,收獲再少的也夠做一頓野菜雞蛋湯。所以不管怎樣,當天的飯桌上總能嘗到一口春天的滋味。
祖母是烹飪的好手,她不但能將尋常的薺菜、馬蘭頭、秧草、枸杞芽做出清炒、醬烹、涼拌、包餃子、炸春卷等花樣,還能用更特別的食材給我們做出各種驚喜。當臨水的楊柳“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時候,祖母就會細心地擼上幾把嫩葉,拌在雞蛋和面粉調(diào)好的糊糊里,用素油煎成薄薄的柳葉餅,樣子和味道都頗像明前的龍井。別人家也用榆錢來做面疙瘩,但那只是用榆錢煮面疙瘩,而祖母卻將榆錢搗爛和在面粉里,做成小巧碧綠的面魚兒,咸鮮適口,清香滿頰。此外還有槐花餡兒的湯圓和米糕,香椿頭炒的雞蛋,嫩苜蓿做的青團……仿佛春天里的每片葉子和花朵都能在祖母的手中變成無上美味。別人都贊嘆祖母的好手藝:“到底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做什么都不一樣呢!”
當然,春天的味道也不總在野菜上。“桃花流水鱖魚肥”,桃花汛的時候,每天早上有漁船沿著碼頭叫賣鮮魚。買上一尾斤把重的鱖魚,和著鮮嫩的秧草紅燒,那味道真是天衣無縫的絕配。不過清蒸也是很好的,切上幾根春蔥,抹上油鹽下鍋蒸熟即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鱖魚的細嫩豐腴,味道也是妙不可言。到了清明前后,滿河的螺螄都是肥而無籽,用趟網(wǎng)隨便推幾下就是一水盆,用清水養(yǎng)上兩天,不管是剪去尾巴清燉,還是挑出肉來炒春韭,都是一等一的美味。與螺螄一同出水的,常常有很多俗名叫做“老鸛嘴”的黑色狹長河蚌,用刀很難剖開,熱水一燙卻紛紛開了口,極容易就取出肉來,用新抽的菜薹汆湯,牛乳一樣的白。
最難忘的還是老屋旁邊的一片小竹林,不知道什么品種的竹子,瘦瘦長長的,每年驚蟄過后,遍地冒出的尖錐子都充分詮釋什么叫“雨后春筍”。祖母用小鏟子把它們挖出來,排在檐下晾著,因為這些“錐子”不趕緊挖下的話,沒幾天就長成竹竿了。新筍可以切成細絲炒韭菜、炒菠菜、炒魚香肉絲、燒湯、燉肉,吃不完的就送給鄰居或做成筍干留著燒紅燒肉。那味道,仿佛能將遠去的童年一下子拉到眼前。
一轉(zhuǎn)眼,祖母已經(jīng)去了十個年頭了。好在每年的春天還是如期而至,一如既往的草長鶯飛,柳暗花明。我總是忍不住按照味蕾的意愿,去尋找野菜的蹤跡。雖然偶爾在菜場買到一些大棚里種的薺菜和馬蘭頭,味道含含糊糊,似乎有那么點意思,究竟不如記憶中的香醇,但那也算是春天的氣息了。我也希望有時間,帶著孩子走到田間去,把綠色的記憶裝進籃子里,讓他的童年也沾些青草的氣息。我想這是祖母最希望看到的,不是嗎?
春之筆散文9
青春是詩,是夢,是一支動人的曲子,一首美麗的歌。
剛剛閉幕的中田賽,就是一首最動聽的青春之歌!
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qū)的近二千名中學生健兒,齊聚寧鄉(xiāng)一中,向我們展示了速度與力量,青春與朝氣,團結(jié)與協(xié)作,友誼與激情,以及美與力量。同時,中田賽首次由一個縣級城市舉辦,也是對我縣綜合實力的充分肯定和全面檢閱。為時五天的比賽,寧鄉(xiāng)人不負眾望,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組織工作井然有序,場館建設(shè)更上層樓,運動水平令人稱賞……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交口稱贊。此次比賽,共產(chǎn)生獎牌192枚,其中金牌64枚,作為東道主的寧鄉(xiāng)一中代表隊在全國最高水平的比賽中不畏強手,敢打敢拼,發(fā)揮出色,一舉斬獲三枚金牌、一銀牌和二銅牌,獲得女子甲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和團體總分第五名,為我縣爭得了殊榮!“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希望。他們承載了父輩太多的期望,延續(xù)了父輩的光榮與夢想。而積極進取,體質(zhì)出眾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接過父輩的槍。
當然,能夠站在中田賽的賽場,與各路群雄一決高下的只是少數(shù),能夠站在冠軍領(lǐng)獎臺上的更是少之又少。由于體質(zhì)等方面的差異,我們不奢求所有的孩子都有如此精彩的表現(xiàn)。但只要孩子們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就一定能打好身體基礎(chǔ),將來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發(fā)展作出貢獻!“生命在于運動”。需要運動的不僅只有孩子。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走向生命的盡頭,運動是生命中的重要一環(huán)。只有那些持續(xù)且科學運動的人,才能擁有更好的身體素質(zhì)。有人說,財富也好,地位也罷,都是零,惟有健康,才是前面的那個一。因為沒有健康,也就沒有一切。
好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運動的重要:永遠閑不起來的籃球場、廣場上翩翩起舞的人群、映入眼簾越來越多的騎車一族……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運動的諾言,展示了運動之美,力量之美。
他們,才是一道最美的風景!一首最動聽的歌。
春之筆散文10
天空的瞳孔散出柔和的光茫,萬物得到滋養(yǎng)。轉(zhuǎn)瞬間,春的夢幻在探出頭的嫩芽中蔓延。
夢境(不知憂慮)不止有綠;白色的精靈劃過眼眸,留下了一縷淡香;“蝴蝶”定格在枝頭上,綻開雙翅卻不飛翔;“巨人”換上了清靚的新裝,他們的孩子個個茁壯成長。這自然復蘇的合唱,令春之曲的柔板緩緩奏響。
待天空合眼小辭時,夢迎來了細雨。當薄霧輕饒,流水潺潺,滴滴雨露如同瑰寶般璀璨,思緒游到了奇特的自然景觀。在這仙境中漫步,一切顯得那么的神奇,但卻沒有古怪與不安,而是充滿了夢幻。
當天空眼眸微睜,臉頰泛起了紅暈。綠色的生靈紛紛的扭起了贊美的舞蹈;唱起了生生不息的贊歌,生命此時更婀娜。
在大地變得鮮活,處處開滿花朵,夢境只有美麗安和,這凈土沒有煩惱與坎坷。
【清新】
清新的空氣總會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即使霧霾肆掠,一場淅瀝的降雨洗凈了空氣,讓視野里的景致格外的清晰。在公園里漫步仿佛進入仙境,花兒更艷麗,草木更靚麗,人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在公園里游弋,此情此景濃烈了春的氣息。
看到草木發(fā)芽,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機。鳥兒頌揚著春的美好,微風將暖流送到,沒有什么比歡笑更讓人心情舒暢的事了。因為我感受到了春季的美好。
春天有春天的味道,泥土的清新,花香撲鼻,草木的味道放松了神經(jīng),這是大自然饋贈予我們的瑰寶。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不要玷污大自然的美麗。
清新的空氣,白云映襯著藍天的壯麗,池塘邊一對對談笑的情侶,讓這個季節(jié)更顯美麗。美麗藏在自然里。
【春之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春之雜感散文11-26
春之芽散文11-15
春夜散文11-17
春抒情散文08-23
春夜短文散文11-11
春去哪兒散文11-03
關(guān)于殤春的散文11-21
春去情相惜散文11-13
十八春半生緣散文11-12
脈脈送春歸散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