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候散文
我生于山野,長于山野,門前清溪,屋后青山,春天里,總有幾枝桃紅梨白的,郁郁紛紛,輪囷橫斜,在籬外、在路邊,分明招惹的意思。青磚黑瓦,溪上小橋,橋上行人,橋下水響,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遙望幾筆橫皴的遠山連縹緲,尤為遠意的無限。山外平野,平疇迤邐向遠方散去,通衢二千余年的古城廓,便是鄱陽了,“有客打碑來薦福,無人騎鶴上揚州”的宿命地,城外鄱陽湖煙波浩渺,漁舟唱晚。
“其蔌維何?維筍及蒲。”蒲為何物,大抵是水生植物,我不甚清楚。至于筍之一物,上古已作了山家清供。我亦視為極佳的山珍,愛吃極了。食筍斷斷宜在山林的,時令的冬筍春筍,竹類有別的大竹筍小竹筍,般般四性,曰清,曰潔,曰芳馥,曰松脆,可以稱得上蔬食類的第一品了。我覺得雨后春筍,所說的更宜小竹筍。谷雨深春近了,山野翠微里,荊棘亂叢中,溪旁籬邊地頭,凡有小竹處,便有小竹筍,在在處處,示現有生,漫不驚心破土出,枝枝猶如筆頭尖。斜風細雨里,是探得春消息,一天、兩天、三天,節節拔高,稚氣亦蘊凌云志,未經幾時卻歷練幾經歲月的高度和境界了。
我猶喜小竹筍,層層殼衣剝下,玉肌凝脂美人指,那清芬,那甘鮮,誘得我垂涎滴下三丈有余。笠翁說食筍“素宜白水,葷用肥豬”,我不喜這樣的吃法。至于小竹筍,我亦有吃法的講究。最簡單的茹素法用茶油清炒筍,起鍋前放些韭菜拌炒;葷法則臘肉腌菜筍。至于腌菜,必須我家鄉做的,青菜洗凈,曬八成干,切碎,拌鹽,揉搓,裝壇,上面以稻草塞緊,如果是荷葉壇,直接加水蓋以陶缽,如是普通腌菜壇,則陶缽上水,壇倒立缽上,適時取用,微酸芳香,尤為下飯,久吃不厭。不管素犖,小竹筍必要熱鍋殺青,邊炒邊拍扁,不然青澀難咽。逢小竹筍,我必下廚,做時專注,心無旁鶩,看火候,看成色,油鹽適量,如藝術創作。其火候成色的觀,其油鹽適量的度,全在烹飪人的心,因人因時因地因情緒因習俗的制宜,色香味因而有所相異的。所說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亦沒有相同的兩碗菜。這樣的烹飪法與書法、中國畫、中國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藝術啊,每一文筆下的山水都是不同的。我曾多次吃肯德基等西方餐,每種食物每次吃皆如是味,西方的飲食是流程的定量的.科學,飲食是人,飲食里面卻又沒有了人,如此飲食,養體不養心。不養心的東西,便不是審美,算不得文化。
因為小竹筍,每逢谷雨,我心生還鄉的起意。思思戀戀那些靈物般的綠色的小竹筍,竹籃在腕上,竹筐在擔上,或是手捧著,枝枝根根皆是它,偶然亦插上一束映山紅的裝扮,陌上緩緩歸矣,那陌上亦步亦趨宛然竹色的盎然。田間農活收工回家,溪邊竹叢,隨手抽筍剝殼,就是一餐的好菜了。
這般時節,谷雨共驚無幾日。盡管無幾日,已然酴醾的醉態了。且不說開到荼蘼春事了的山花頹放,且不說荼蘼縋綠長,山野的綠呀怒而飛般的狂態。單就這屋旁山邊的陂水淡已綠,細細看,原來是萍始生,水塘上莫名其妙地平鋪上新綠。水上本無綠,為何生起浮萍,這無根的小生命呢?我訝異其無中的生有,生命誕生了,更訝異其漂泊的無根,亦活色生香的自在,漫漫陂水上。曹孟德觀滄海,洋洋大觀,宇宙人生而生悲欣;我亦有觀,小小的觀陂水,看大自然的成物之始,既使生命的柔弱,而其生亦強勁,亦欣欣,渾然有龜兆生命的歡喜了。《易》曰:“神無方而易無體”,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乃天地一芻狗也,水上一浮萍也,無明的妄火自然熄滅,與大自然是知心知性的自明了,因而謙卑起來,因而看見我的生命亦然陂水上平鋪的新綠,新意活脫脫的無限了。單就青空傳來布谷鳴,“布谷、布谷”,仿佛牧笛音,依稀看得見青翠的流光濕。抬眼望,遠處的溪澗蒼蒼橫翠微,倏忽一只布谷鳥掠空,振振羽翼,喚一聲“布谷”,杳然飛去了,恰恰是鳴鳩拂其羽。單就村后連山的桑樹林——雖然不再養蠶了,然桑還在,因為墟里煙。——濃郁的茂密的桑綠啊。清晨,偶有三兩只奇怪的鳥兒,頭飾華勝,在桑林歡喜明快地起起落落,無疑是戴勝降于桑了。這樣的時節,這樣的山野,宛若游園,足夠驚夢了——這一驚呀!《牡丹亭》里驚魂了,《西廂記》上驚艷了,還有那個迅雷風烈必變的青梅煮酒,先主驚落了箸筷。谷雨共驚,我能不驚嗎?——除非無心,世上的行尸走肉而已。我是驚了心,起了意。
遂奔赴了去,赴我山野的家鄉。如同谷雨的三候,我亦生起谷雨的應候,竹筍伴我好還鄉。
【谷雨候散文】相關文章:
陳元方候袁公全文解釋03-29
谷雨詩句03-30
《國風·曹風·候人》譯文、注釋及鑒賞02-12
谷雨心情日記03-25
有關谷雨詩詞04-16
谷雨節氣古詩04-21
谷雨節氣的諺語04-15
谷雨的諺語大全04-19
谷雨節氣古詩句04-19
描寫谷雨簡單詩句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