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婚禮散文
最近我和丈夫去補照了結婚照,那天從化妝到照相用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換了八次服裝,每種服裝都要照幾種姿式,共照了70多張。那天我的心情特別好,相片的效果也不錯,有幾張我笑得像朵花似的。看著一張張相片,我的思潮翻滾著,當年新婚的情景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1980年烏盟師范畢業后,我和丈夫都分派到商都縣范家村社中任教。1981年9月30號,是我們結婚的日子,昨天我們還都忙于工作。
結婚那天,天氣格外好,陽光燦爛,晴空萬里,風和日麗,今天是個好日子,我要嫁人了!鄉村的人們都忙于秋收。我家也不例外,爺爺大早就去了打谷場,忙于收拾莊稼。奶奶在家為我準備著出嫁的早餐,白白的大米飯,炒雞蛋,綠色的蔥花,金黃的雞蛋滿滿一大盤是我新婚的美餐。我和丈夫還有一個同事(我們的賓公),我們吃完飯每人騎一輛自行車回婆家完婚。當時正是秋收的時候,親戚們或打谷場、或田間地頭,都忙著自家手頭的活。我的家沒有一絲聘姑娘的跡象,我的新婚沒有首飾,沒有鮮花,沒有祝福,沒有親人的送行,更沒有花轎,我悄靜地嫁人了。
清楚地記得,我一條灰色褲子,紅色高領毛衣和一件花格外套,丈夫一條灰色褲子,是我們所有的新裝,其他內衣等都是洗干凈的舊衣服。我們三人騎著自行車,爬坡上梁,蹬呀蹬,一個多小時,到家了。
來的婆家,首先看到了鮮紅的門紅。這是一個沒有大門的陳舊的三間土屋的院落,斑駁、脫落的院墻。一堂兩屋,東邊那間窗戶兩塊不大的玻璃,西邊那間是幾塊小玻璃組成的窗戶。看見我們回來了,一群陌生的面孔迎了出來,丈夫和同事順利地進了家,我被擋在了門外。我從窗戶望著屋里的丈夫,請求他出來領我。筋疲力盡的我說完一屁股坐在院里的一條凳子上。丈夫出來了,連拉帶扯把我帶進了家。
我們的婚禮沒有任何儀式,婆婆做了油炸糕,五六個菜,坐了一土炕的農村親戚,沒有任何表示,吃完飯,抹抹嘴,跳下炕走人。丈夫的兩個同學,送給我們一個大花茶盤,一個很喜慶的臉盆。臉盆紅邊,底部是兩個紅色鴛鴦和一個大紅喜字,盆壁的里邊是八個喜字和八個好看的圖案,交替排列著,外邊是一圈連在一起的紅色花兒。這是我們新婚收到的.所以禮品。我非常喜歡這兩件禮物。它象征著同學的友誼,也包含了他們諸多的祝愿。在生活中使用的時候我小心翼翼,生怕碰著。有心的同學袁為我們帶來了相機,拍下了唯一的結婚照。如今結婚照不知流落誰家,袁也早早地走了,我們再也不能見面了。他是丈夫和我高中最好的同窗,每當看到那個臉盆就會想起袁,眼睛就會濕潤,永別和思念是令人痛苦的。
下午公婆忙著去干活,我在家里縫被單。晚上,婆婆做了面條,希望我們以后的日子長長久久。飯后沒有人鬧洞房,我們悄沒聲息地睡了。我們和10歲的小姑睡在婆婆平時住的屋里,小姑就睡在我的身邊,家里其他人睡在西的間雜房。
早晨起來穿衣服時,發現我綠色的純毛褲上,有兩個連在一起的大個虱子,看著熟睡的像一頭獅子一樣的小姑,我哭笑不得,只好叫丈夫來處理這件令人齷齪的事情。我和他的家人共同生活了一天,第三天我們就重返工作崗位。這就是我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婚禮。
現在人的意識里,新郎新娘結婚那天,必須全身穿嶄新的衣服。婚禮的場面盡量氣派,規模宏大。這樣一對新人以后的日子就會日漸富裕,幸福無比。我認為二者沒有必然聯系。我們當年的婚禮是寒酸的,但我們日后的光景越過越富裕,并沒有比別人差。而今,我們在當地住進了新樓,我的兒子也在大上海有了自己的樓房。
我認為,人最重要的是心態好,心地善良,生活勤勞節儉,夫妻同心同德,公平對人、對事,天公才會作美。
【我的婚禮散文】相關文章:
我喜歡的散文11-13
我的想念散文11-05
我的她散文05-01
我不懂的是我散文11-11
我的班長我的班散文04-30
我的淚光記事散文02-02
我熱戀的林地散文11-10
我過的好累散文04-30
我真想散文11-17
我的家鄉的小河散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