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的散文
帶女兒第一次看海,是還十多年前許的愿。
我那時候是開了一片小店的,一個加工衣服的小店。最初的時候是我一個人裁剪,一個人縫制,一個人熨燙,又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帶著鎖邊機四下趕鄉集收活。鎖邊一件衣服兩角,加工一身衣服也就三塊,一身衣服是指一件上衣,一條褲子。
生意時松時忙。
也就是淡季和旺季——似乎所有的生意都會有這樣的境地。比如年底的春運大潮來時,候車室里旅客擠來擠去半天挪不動幾步,淡季時會諾大的一輛客車,就拉著我自己一個人走在馬路上。這個時候我一個人坐車上,不好意思發出聲音,而司機師傅也是一言不發,紅燈亮時把車剎住在停止的白線,綠燈亮時又默默地掛檔起步……這時我在心里慨嘆著自己竟怎么會逢著這樣時候,一個人走著和大家不同的道路。
愛人嫁過來時開始幫著訂衣服的扣子,后來學會鎖邊,直到學會縫制的每一道工序。這就是俗話說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蝴蝶飛著走……”我們該屬于哪一種情形呢?反正我會的,愛人也都學會了。
我家的鄰居是一個年輕醫生,也開了一片店,一片藥店。但他主要還是賣中藥的草方——能治療皮膚病的秘方。據說他有一年去河南開封,被偷了錢包,一個人在路上游蕩,怎么就遇到了一位白須老者把他帶回了家,傳給了他一個秘方,并送給他回家的路費。
他回家后就開了藥店,剛開始時治好了一個人,后來一傳十、十傳百,竟然很遠很遠的地方也有病人奔著他來。后來,他在沿街地方蓋起了一座小樓,現在開的是新換的第五輛車子了吧。最神秘的是他診斷完病號后,自己一個人回到閣樓的藥房,很久才抱出一大攤子的草藥,大包里的要砂鍋慢火煎服,小包里的要泡開沖洗,該怎么忌口,又該怎么不要站在弄堂風口里等等。
他配藥的時候是反鎖了房門,不讓任何人靠近的,包括他年輕漂亮的妻子。
每當換季或年底,服裝店的生意會有一陣子很忙。
其余的可以拖一拖,一個鄉集的空檔做不起來,可以拖下三兩個集空去。客人本想著在初夏幾天就能穿戴上的新的樣式,結果有時會拖到老秋。碰到要發火的客戶,就賠上幾句好聽的話,或者讓幾角加工的費用——客人終究還是穿上了合體的新衣服,在鏡子面前轉圈照照,最后還是一臉笑容滿意地走了。
新娘的嫁衣是不能拖的。
新娘送來布料時就交代了哪天是黃道吉日。我把這個日期順手記在旁邊的墻上,一定要在前幾日做好,通知他們過來試穿,然后不怎么合體的地方再改一改。
鄉下的風俗是一定要棉一身新棉花的褲子和襖,老話說是穿的厚實日子才能過的厚實——這是要做嫁娘最低的標準了。
我做的衣服最多是唐裝,有時是男女方各一套,有時只是兩件棉襖——棉褲簡單些,親家為了省一點錢,自己親自動手也能對付的了。
男方的`布料一般是羽紗色的,配著大金錢的圖案,高高的領子,不用壓領邊,扣子也簡單;女方的衣服花樣就多了,緞面的,混紡的,有著梅花,有時是鳳凰的圖案,再配上葫蘆或者菊朵或者琵琶葉子的造型各異的玲瓏的扣袢,從領子到對襟都壓了滾邊,左右襟片各是一只鳳,拖曳著長長的羽翎,直到襟底。
做好了,新娘來試穿的時候,對著鏡子紅了臉蛋在腰身處細瞅——“稍肥一點不要緊的,有了娃還能接著穿!蔽揖驼f了這么一句,嫁娘就羞羞答答幸福滿懷了,再也不說什么話。
有了這么多的衣服活,孩子就自己一個人躺在床上,頭頂的上方給用布條拴了一兩個氣球或者一個布偶,孩子玩夠了哭起來,愛人就急急地抱起來奶幾口,又放下來。
我已不記得孩子怎么就從學會爬到學會了蹣跚的走。
沿著墻邊,有時會扶著家具的邊沿一步一步往前挪。聽到咣當一聲,原來是孩子搬倒了面上放著撥浪鼓的板凳。也有時聽不到任何的聲音,急忙看看,原來是孩子的小腦袋枕著門檻睡著了。
后來,家里添了影碟機子。除了幾件毛毛玩具,我還買來整套的《藍精靈》的影碟: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
他們活潑又聰明
他們調皮又靈敏
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綠色的大森林
他們善良勇敢相互關心
歐,可愛的藍精靈
可愛的藍精靈!
他們齊心協力開動腦筋斗敗了格格巫
他們唱歌跳舞快樂又歡欣
……
這是女兒心中的海,從此她堅信有一群藍精靈就住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
在去年的夏天,我們終于去看了海。
不是大海離的有多遠,也不是擔心波濤多洶涌,而是時光流逝的太快,讓我來不及鋪開從柴米油鹽到大海的一段距離。
女兒已經長大,不管她知道不知道,我都不想告訴她,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還存在著饑餓、存在著戰爭、存在著流離失所……
可是,我又不知道怎么面對,眼前的海灘上人多的插不進腳去,一鍋餃子般。
來到大海的面前,女兒歡呼著,很快樂。
【看海的散文】相關文章:
天藍藍,水藍藍,去九寨溝看海散文11-06
名師《青蛙看!方虒W實錄06-09
看海與出海勵志故事04-02
《青蛙看!方滩慕庾x+簡要設計06-17
《六月,我們看海去》蘇教版教案07-31
蘇教版第9課《青蛙看!方虒W反思05-28
五年級語文看海課件01-19
教案 《六月,我們看海去》教案設計07-31
二上語文《青蛙看!方虒W案例研究04-19
高中語文《六月-我們看海去》ppt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