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小溪散文
明月清風的詩句,我一直喜歡。每當讀到“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詩句時,眼前就會出現如洗的月光、鵲鳥撲棱棱驚飛的黑影,伴隨著耳畔夏蟬悠揚的歌聲。夏的燥熱,頓時煙消云散,仿佛一彎溪流,緩緩地流淌在我的心里,清涼而愜意;每當讀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句時,那一棵棵偉岸的青松,就好像陪伴在我的左右,月色如夢,和著清澈的溪流,從長滿苔蘚的石板上,靜靜地流淌,一直流到我的心里,安靜而祥和。
明月清風的夜晚,我一直喜歡。試想,一輪圓月高掛蒼穹,遠山含黛,天地靜遠。近處,銀白的月光在枝葉間閃爍,小溪水流淙淙。然后,端一把睡椅,慵懶地斜躺在那里,微閉著雙眼,諦聽萬籟,也可以睜開眼睛,看云卷云舒。這時,你可以天馬行空,什么都想;你也可以思如止水,什么都不想。此時的你,是自由的。你可以率性而為,沒有約束,沒有桎梏。我喜歡這樣的境界!
古代的文人騷客也喜歡這樣的境界。李白著一襲長衫,吟出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羈旅之愁;蘇東坡月下起舞,演繹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晴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懷念之思;歐陽修在懷春的夜晚,邂逅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美感。王安石面對煙雨的江南,發出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慨嘆。他們為何如此鐘情于月光?我想,也許在他們看來,月亮是有靈性的。是月光的靈動和祥和,觸碰了他們心中那個柔軟的部分,于是在心里就出現了一條情感的小溪,在緩緩地流淌,洗凈了鉛華,洗凈了塵埃。月光下的小溪,很美!
我也曾遇見過這樣的小溪。那是一個有月亮的晚上,在縣城文化公園的櫻花樹下,櫻花開得正熱鬧,更熱鬧的是樹下的音樂公益團隊。薩克斯里傳來了《上海灘》那悠揚的旋律,循著音樂聲望去,只見一位妙齡女子在彈奏電子琴,一位中年熟男在吹薩克斯,而他們的前方,則是一個農民工模樣的男子在翩翩起舞。他,四十開外,衣著普通,個子不高,長相清瘦,這本不稀奇,稀奇的是這位男子的舞姿,機械、笨拙、但又率性、自由。他一會兒做陶醉狀,一會兒又做出夸張滑稽的動作,引得眾人捧腹大笑。一曲終了,人們意猶未盡,大家還巴望著再欣賞他的表演,可是他卻一路小跑,灑脫地向大家揮揮手,空氣中傳來了一聲:“我要去陪老婆散步了”,人就飄然而去。月色中的這位男子,愈發顯得朦朧而神秘,無數個問號,在我的心中升起。我想,不管他是做什么工作的,至少我感受到了他心中的那條清澈的小溪。這條小溪似乎也流到了我的心里,流到了大家的心里。
“行云流水皆無意,明月清風可鑒心”,我們如果每天都沐浴在明月中,心中美好的小溪,自然而然猶如清泉,汩汩流淌。我們的心靈世界,也一定會變得空靈而純凈,溫潤而豐滿。
【月光下的小溪散文】相關文章:
陽光下,不言離散文11-17
幽谷待月的散文11-13
夕月,曾經的你散文11-18
八月的嫩江散文11-16
五月的晨風散文11-04
散文:六月的最初11-20
拖尾的四月散文11-10
四月,迷離的愛散文11-06
六月放蕩的思緒散文11-20
散文鑒賞:六月的安靜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