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娭毑散文
“娭毑”,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兩個字,尤其北方人更是陌生。這是湖南長沙、株洲、湘潭一帶對奶奶的特有稱呼,于我們而言,“娭毑”比“奶奶”更口語化,更親切!——題記
(一)
昨天,接到媽媽電話,說讓老公回去給公公娭毑遷墳(公公,是湘潭人對爺爺的稱呼,絕對不是老公的爸爸哈)。由于修路,我公公娭毑的墳需要動遷,能得到相應的補償,于是老公戲稱“公公娭毑征收了,我們也是征收戶了!”
老公沒見過我的娭毑,也不了解我和娭毑之間的感情,所以他體會不到我心中的那份痛和念。
確切的說,我已經記不清娭毑的五官具體長什么樣子了,只有到了姨娭毑家看到姨娭毑的遺像,我才知道我娭毑就長這樣子,她們姐妹長得很像,酷似雙胞胎。
我印象里的娭毑,只有個模糊的輪廓。相貌平平,算不上特別漂亮,但也不丑。身材一般般,不高也不矮,穿著打扮也極其平凡:民國時期的那種短款連襟衫,純色的沒花紋,從淺藍到深藍,各種藍的手紡粗布,款式從沒變過,但絕對干凈整潔,而且,多數時間還會系個圍腰,以免弄臟衣服。她的頭發一直是用個簪子固定著一個發髻在后腦勺,每天都梳得整整齊齊的,一絲不亂,然后再在上面搭一藍色或者綠色的帶須的方巾。
好像,我從來都沒見她戴過任何首飾,也許,因為貧窮買不起;也許,因為質樸的她不喜歡戴那些高級的玩意兒;也許,我就遺傳了她的這份不落俗套的本真吧!
在我的記憶里,我的娭毑是個非常善良的好人,她就像個陀螺,永遠干不完的活。她是萬千中國農村婦女中的一員,一輩子老實巴交,與人為善,寧可自己吃虧也絕不會占別人便宜。
娭毑,原本是株洲田心冶金機械廠職工子弟,只可惜從小就父母雙亡,兩姐妹都是由叔叔嬸嬸養大的,寄人籬下的生活再怎么好也沒有在親生父母的羽翼下溫馨快樂吧,姐妹倆相依為命,都只有十幾歲就嫁人了,姐姐由叔叔嬸嬸做主嫁到了株洲縣的偏遠農村。十五歲的她,如花似玉,就經人介紹嫁給了我的公公,洞房花燭夜,是她第一次見到她的新郎,一個她要托付終身的男人。從株洲到湘潭,那年代全靠步行,真的很遙遠。從城市到農村,她孤身一人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里,眼前這個比她大十幾歲的男人,面都沒見過,如何了解?談何愛情?他會是她一生的依靠嗎?誰能預料?只能聽天由命!
十六歲的她,自己還是個孩子,就生下了我的爸爸,成了年輕的媽媽。我不能想象她是怎樣來承擔這個角色的。
其實,我公公也是個特別勤勞肯干,踏實可靠的好男人,靠種煙為生(這是我后來從醫時聽一個老年患者說的,他說他曾經給我公公打過工,他告訴我公公那時候種了幾十畝的旱煙,請了好幾個人幫忙)。可我就是不能理解如此“富有的資本家”,為什么會活活的餓死?聽說是五八年“大躍進”的歷史造成的,家人們都不愿提及,我也不敢問,就知道,公公死于饑荒,扔下娭毑一個人帶著爸爸和姑姑兩個幼小的孩子。娭毑把自己的口糧省給體弱多病的兒女,歷盡艱辛把他們養大成人。
爸爸和姑姑都是聰明的孩子,都會讀書。爸爸考上寧鄉師范,成為全鄉第一個讀書人,卻因為家境貧寒,拿不出三塊錢的生活費,差點輟學。后來還是本村一個伯公公惜才,借了三塊錢給娭毑,爸爸才步行去了寧鄉求學,成功跳出了農門。姑姑,作為那年月的女孩,能讀到初中畢業,也算有文化的了,那個時代背景,一個柔弱本分的寡婦能靠自己的雙手養大兩個多病的孩子,談何容易!
或許,還是因為家里太窮,二十七歲的爸爸,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險些成了大齡剩男。最后經人介紹,迎娶了比他小八歲的小學都沒畢業的農村女人,才結束他的光棍生涯,了卻了娭毑的心病。
(二)
一九七零年秋天,隨著一聲洪亮的嬰兒啼哭,我來了,帶著淚珠兒來到了這個家徒四壁的“四屬戶”家庭。爸爸在外教書,平日里就剩下婆媳倆過日子,也不知道我的到來是不是得到他們的歡迎?不管怎樣,命運安排我來了!
零至三歲的我生活得怎么樣,我完全沒有記憶了,爸爸上班,媽媽務農,估計也就是娭毑帶著我吧。不過后來聽大人們都說我小時候特別的可愛,圓圓的、胖胖的、粉粉的、嫩嫩的,不哭不鬧就愛笑。有位做裁縫的阿姨尤為喜歡我,每次去做上門功夫從我家門前過總要進來逗逗我,好睡懶覺的我總是在睡夢中被她弄醒,又是親又是抱,又是打又是捏,我不但不生氣,還咯咯笑……阿姨嫁出去以后每次回娘家遇到我都會這么說。
人的記憶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不知道,但我能確定我是從三歲開始記事的。三歲應該是每個人一生最可愛最童趣的年齡,也是大人們最親昵最喜歡逗著玩的寶寶期,而我就是從三歲開始幫家里干活的。真想考證一下我是不是中國史上最幼小的童工!
那時候,爸爸寒暑假在家住,平時要一兩個月才回來度一次周末,而且那時候只休息禮拜天,他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故而,我對爸爸幾乎沒有什么印象。媽媽每天上生產隊出工掙工分,收工回來就上菜園種菜,(我家占地面積挺大的,屋前屋后除了竹園、果園,還有菜園,我猜想都是公公留給我們的)三歲,我就學會了幫媽媽除草、澆菜。家里養了兩、三頭豬和一群雞,娭毑負責在家里帶我和做飯、洗衣、喂豬、喂雞等家務,那時候沒有什么養豬的飼料,就靠我到野外扯青草回來,再由娭毑剁碎煮熟喂給它們吃。我每天上午和下午的任務都是提著小竹籃去扯豬草,草多了,提不動,就一趟一趟地往家運,每次娭毑都會表揚我勤快、能干,偶爾也會給我幾分錢去買冰棍吃,那時候能吃到兩三分錢一支的冰棍比現在吃大餐還要幸福得多。
記憶里,媽媽白天一直在外面干活,晚飯后也不在家,不是串門就是打牌,我的飲食起居和喜怒哀樂都跟她沒有太大的關系,母愛是什么?我好像不太懂!幼小的我一直是跟娭毑睡的,也只有娭毑疼我愛我抱我,我喜歡坐在她腿上伏在她懷里,蜷縮在她臂彎里感覺好愜意好溫暖,我想那就是人們常說的愛的港灣吧!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她總是抱著我睡,把我的一雙小腿夾在她的倆大腿之間,一下子我就睡熱了。所以在我的生命里娭毑是最愛我的人,可是媽媽和娭毑總是吵架,有時為了娭毑做的菜咸了淡了不好吃,或者因為娭毑眼神不好菜沒洗干凈;有時因為娭毑偷偷的給了貧困的姑姑幾個雞蛋;有時因為……總之她們經常吵架,每次吵架媽媽都是氣勢洶洶的,娭毑都是可憐兮兮的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天喊地,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是娭毑嚎啕:“老天爺啊,這里死人,那里死人,你怎么不讓我去死咯?”這時候的我總是害怕極了,一個人默默地躲在黑暗的角落暗自流淚。我同情善良的娭毑,我多想媽媽不要這么強勢兇狠,我多想娭毑不再這么懦弱被媽媽欺負,可三四歲的我又能做什么呢?
我五歲那年,添了個妹妹,我和娭毑又多了個任務,就是帶妹妹。當然我的主要任務還是扯豬草,不然豬沒得吃就長不大,也完不成隊里分配的牲口任務吧。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貪玩了些,喜歡跟在比我大的哥哥姐姐屁股后面扯豬草,他們都上學了,放學回來才割豬草的,割得也比我多比我快,完了就做游戲去了,看他們躲迷藏,跳房子,踢毽子都很好玩的,我也想參與,可他們嫌我小,不帶我玩。我就一個人偷偷撿了些田螺回來學著他們的.樣兒,用釘子將田螺打個洞,然后再用布條給串起來打個結就成了跳房子的“籽”,可我用的布條太長,于是我就找來一把篾刀試圖將布條切斷,沒想到篾刀太重無情地落在了我的手上,左手大拇指指尖劃了一道口子,頓時就鮮血直冒,我嚇呆了,哭著喊著跑進家門,剛收工回來的媽媽正在給妹妹喂奶,娭毑在做飯,我就自己找了塊布包起來,可松不了手呀,還是哭著找媽媽,媽媽看都沒看就順手取下一個扎頭發用的橡皮圈給我繞上。
說實在的,傷得并不是很嚴重,就是破了點皮而已,若是現在這年代一個創可貼就搞定了的。只是那年代沒有創可貼,而且我當時又太小,感覺有些痛,看到出血了就更加害怕了。媽媽喂完奶,還把我狠狠罵了一頓,娭毑也沒有逃過媽媽的責罵,媽媽怪娭毑沒有看好我,娭毑說她在忙著做飯,一個氣勢洶洶,一個委屈難辨。哎,都是我貪玩惹的禍!
三天之后,我的手指越來越痛,痛得我整夜整夜地哭,娭毑要解開布條來看看,我怕她會弄得更痛,死活不肯她觸碰。哭哭鬧鬧三天三夜,到第四天早上,媽媽給我洗臉時,強行解開,發現我的大拇指變成熟透的葡萄一樣,烏紫烏紫的,已經感染腐爛了,才帶我來到相距五十米的農場找赤腳醫生,付芝阿姨說是因為媽媽纏的那個橡皮圈陷到肉里去了(那時的橡皮圈都沒有纏毛線的,是赤裸的)越來越緊,阻礙了血液循環,導致了壞死。后來的幾天,阿姨給我上藥,也沒能阻止劇烈的疼痛。即便這樣,我也依舊要每天忍痛提著小籃出去完成扯豬草的任務,一天我在扯豬草時突然發現纏著紗布的那一截指頭掉了下來,而且是黑色的,完全壞死脫落了。就這樣,五歲的我一雙稚嫩的小手左手拇指短了一小節。驚嚇之下,我提著竹籃,撿回斷掉的指頭,跑回家撲進了娭毑的懷抱,祖孫倆只有抱頭痛哭……
(三)
那年代,農村沒有幼兒園。六歲的我進了學前班,表現好,學習快,深得老師喜歡。然而,我最開心的還是每天早上都能吃到娭毑為我做的醬油拌飯,再去上學。剛出鍋的香噴噴的大米飯,蘸上豬油的油星,再灑上香香的醬油,色香味俱全,攪拌成我喜愛的美味,天天吃都吃不厭,那是我記憶里娭毑的味道,今生難忘!娭毑愛吃辣,頓頓離不了辣,而且越辣越歡,尤為可怕的是她能拿新鮮辣椒洗干凈了蘸醬油生吃,看她吃得香香的有滋有味,我就是不敢嘗試,一點辣味都不敢沾,所以娭毑每天每餐都會為我留一份沒有放辣椒的菜。盡管那時候家里很窮,吃的都是自己種的蔬菜,但只要是娭毑做的我都會吃得津津有味!
娭毑讀書不多,卻懂得不少。她從來不跟鄰里說長道短,也不計較得失,左鄰右舍有什么困難,她都會解囊相助。每每桃子熟了,橘子紅了,都會有貪吃的頑皮孩子來我家的果園偷摘,娭毑看見了,不但不會罵他們,還提醒他們別摔著了,然后,她會在果樹上釘上一些釘子,以方便孩子們攀爬。那時候經常有外地的乞丐走家串戶來討米,娭毑總是一邊給他們倒米,一邊歉意的說“我們家沒勞力,也不富有,你就多走一家吧”。如若正趕上飯時,娭毑一定會留他們一起吃飯,說“吃飽了,好趕路。”娭毑的樂善好施,也經常被媽媽罵,怪她“自己還吃不飽,管哪門子閑事”?娭毑會說“我少吃一口就是。”不知為什么,我總覺得娭毑是個好人,她沒錯!
一年后,七歲的我因為不長個,老師以太矮的緣由而拒絕我進一年級,爸爸媽媽不管不顧地接受現實,讓我再重新上學前班。當時的教育法規定七歲孩童入學一年級,為什么我的父母不為我爭取?這一年,我繼續擔任學前班的班長,經常帶著兩歲的妹妹一起去上課,一起學唱歌,一起拍皮球,一起玩游戲,老師不說我,妹妹也特喜歡,這樣正好給家里減輕了負擔。每次放學回家,娭毑都會抱抱我,親親我,夸我像個小大人,懂事!
在這期間,媽媽和娭毑的吵鬧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猛烈。每次爸爸回來,娭毑都會背著媽媽向他哭訴。爸爸氣憤之余,不分青紅皂白把我按到搓衣板上,我總是一邊跪一邊哭,跪到膝蓋痛,委屈到聲嘶竭力,最終都是娭毑心疼的把我抱起來。年幼的我不知道媽媽犯了什么錯,更不知道爸爸為什么要讓我來替媽媽受過?我究竟錯在哪里?尤其是暑假里,爸爸媽媽老是吵,甚至大打出手,八歲的我只能帶著妹妹躲在門后哭臉。什么是家?什么是母愛?什么是父愛?童年的記憶,讓我對婚姻和家庭埋下了陰影,感覺,這世間,唯一愛我的只有我的娭毑!
一九七八年九月,在家上完兩年學前班的我,突然被爸爸帶到了他執教的學校,和他一起過上了遠離家鄉的單身生活。我終于不再要每天提著小籃去扯豬草了;我終于不再要因為妹妹的哭鬧而挨打挨罵了;我終于坐上火車來到了外面的新奇世界。然而,時間一長,我還是忍不住想念那個冰涼的家,更準確的說我是想念我的妹妹和我最愛的娭毑。爸爸工作繁忙,要一兩個月才回家一次,可我孤獨寂寞,熬不上半個月就會瘋狂的想家,無奈之下,八歲的我每隔半個月就獨自一個人跋山涉水回去看娭毑。只有吃上兩頓娭毑親手做的飯菜,再和娭毑相擁睡上一晚,我才能感覺到這個世界上有人疼愛的溫暖和幸福。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走的親戚就是娭毑的娘家。跟爸爸去過幾回,坐火車到株洲田心站下,沿著鐵路走一段距離就到了娭毑的叔叔嬸嬸家,我叫他們姥姥,他們對遠道而來的我們也很是客氣,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都拿給我。娭毑的娘家姓葉,是個大家族,娭毑的輩分比較小,很多比我大幾歲十幾歲的年輕人,我都要叫他們舅舅舅媽舅公舅婆。我天性勤快還嘴甜,經常逗得他們哈哈大笑,他們也都喜歡我,去逛街看電影都愿意帶上我。如今,我還記得小舅舅小舅媽帶我去看《自古英雄出少年》;如今,我還記得我和娭毑娘家的一幫族人一起走家串戶做客的歡喜情景;如今,我還記得七八歲的我像個小大人一樣帶著姑姑的女兒(我的小表妹)乘火車去娭毑的娘家拜年,換回好多好多壓歲錢……
(四)
一九八零年暑假,爸爸的申請調令終于被批準了,可以回家鄉任教了,我也很自然的隨他回來就讀,我們一家終于可以團圓了!可就在喜訊到來的同時,噩耗也隨之而來,娭毑因病匆匆而去。
娭毑生病了,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家里來了好多親戚,他們都惋嘆娭毑命苦,姑姑坐在床邊默默的流淚,爸爸差遣我跑去幾里開外的叔娭毑家報喪信……我不知道大人憑什么說娭毑要死了,我也不知道死是怎么樣的概念?一邊跑,一邊哭,最后是叔娭毑告訴我:“死,就是永遠離開。娭毑要是死了,就再也不能陪你和妹妹了,再也不會給你們做好吃的了。”叔娭毑的話激發了我的恐懼和悲哀,我害怕娭毑離開我,她走了,再也沒人疼愛我了。倔強的我日夜守護在娭毑床前,餓了,端個飯碗站到床前扒飯吃;困了,搬個椅子坐在床邊趴著睡覺;憋急了,速戰速決快去快回……不管大人怎么勸,我就是不愿離開我的娭毑。誠然,病魔是最殘酷的,不管我再怎么不舍,不管我如何悲傷,娭毑還是趁我半夜睡著的時刻離開了我,永遠不再陪伴我!
我遵照爸爸的指令跪在娭毑的靈前向每一位前來悼念的賓客行孝家答謝禮,或許,別人家的答謝禮都是一種形式上的禮節,而我,年僅九歲的我,是真真切切的懷著悲傷的心情跪在娭毑靈前沉痛悼念我敬愛的娭毑,因為她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關心我,疼愛我的人。我一直跪著哭著,趴在地上不肯起來,沒有人能理解我一個孩子的心情……
娭毑去世了,家里來了好多好多的賓客,男女老少,屋前屋后到處都是人,有的遠親我幾乎看都沒看見過,我最親的還是娭毑的娘家人。出殯那天早上,爸爸捧著娭毑的遺像和媽媽走在送葬隊伍的最前面,我和姑姑牽著妹妹跟隨在后面,按照當地習俗繞行了十多公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約兩三個多小時,我和姑姑一直在哭泣中走過。姑姑哭她的媽媽,我哭我的娭毑,那真不是裝出來給世人看的,而是確確實實發自肺腑的痛失親人的悲切。
快要到墓地的時候,我還摔了一跤,摔到膝蓋都流血了,有人說這是我給娭毑拜年,娭毑肯定會保佑我平安的。我們一家人跪在墳頭,爸爸媽媽的頭低得很低很低,年僅四歲的妹妹不諳世事自顧自的玩弄著墳頭的石子,只有我和姑姑一直在哭泣。當棺材徐徐放入墓穴的那一剎那,叔娭毑走到我身邊一把抱住我說:“從今天起,娭毑就睡這里面了,你以后再也看不到娭毑了,再也吃不到娭毑給你做的飯菜了……”聽著叔娭毑煽情的話語我眼淚像涌泉一般往外冒,發瘋似的爬到墓穴邊沿,嚎咷痛哭,用凄慘的聲音哀嚎“我要娭毑,我要娭毑,娭毑別丟下我……”
任我再怎么悲傷不舍,娭毑還是永遠的離開了我。也就是從那個暑假期,我被爸爸逼著學做飯,個子矮小的我還不及灶臺高,只能含著淚踩在凳子上,學著娭毑的模樣給一家人炒菜做飯。心里的委屈無處可訴,無數次的哭喊“娭毑,你為什么要走?”“娭毑,我不能沒有你!”
后來,爸爸檢查完我的暑假作業,指令我寫一篇題為《懷念我的奶奶》的作文,可憐當時僅僅上完小學二年級的我,漢字都不認識幾個,又怎能寫出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呢?后來的求學路上,也寫過兩次關于娭毑的文字,可都只是淺淺的思念,因為我不敢過深的去懷念她,那會觸及我心靈的痛。可是,最近,我開始瘋狂的夢見她,懷念她,我人生中最愛我的那個人!
娭毑,我親愛的娭毑,您知道嗎?從您離開以后,再也沒人給我做早餐吃了,我每天都是餓著肚子去上學,有時候連中餐也沒人做,我多想再吃一頓您做的飯菜,我多想您永遠陪伴著我,寵愛著我!
娭毑,我親愛的娭毑,您已經離開我整整三十六年了,您在天堂過得好嗎?我是您親親的孫女兒,您還記得我嗎?如今我都是快要做娭毑的人了,可我依然想念您慈祥的面容和溫暖的懷抱!
娭毑,我親愛的娭毑,感謝您陪伴我十年,您的愛是我一生的眷戀,是您教會我清白做人,磊落做事,不做虧心事,多做善事,好好學習,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娭毑,您就是觀音在世!
娭毑,我親愛的娭毑,孫女想念您,卻沒有一張您的照片可看,只能在夢中呼喚您,您聽到了嗎?我每天為您祈禱,愿您在天國沒有病痛,沒有勞累,沒有欺侮,沒有煩惱,愿您幸福快樂!愿您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