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二十二散文
總想逆轉光陰,回到綠蔭深處,拾掇飛花逐夢般的情趣。可世間的美好從來不做片刻的停留,唯有面朝一季的蕭瑟,聊解渾噩日子的苦悶。本心無煩惱,因是少年,自然向往獨上高樓、愁望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幽情。
不知不覺,我已在歲月岸畔上行走了二十二個春秋了,每每想起年華漸老,卻一事無成,心里難免有些惆悵。想想二十二年前的今天,我帶著哭腔來到了這個世上,母親拖著疲倦的身子抱著我,用人世的溫情孕育著我的人性。自那以后,我在人間的荒蕪處自辟沃土,種植情和愛。
依稀記得,三四歲的自己仰望著深邃的天空,想象著自己拍動著翅膀,翱翔在這片蒼穹下。現在,我偶爾會懷疑那時我所看見的天空是否就是皓月高掛的那片天空?其實我的懷疑并非是無中生有,因那時的仰望,我開始從大自然領略生命。也就在一瞬間,我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條訊息——人會死。當時我就在想,人早晚會死,倒不如早死為好。不敢相信,這是我三四歲時的想法,雖然想法消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的色彩。
我的生命是什么色彩呢?一直以來,我都難以參透,或許是憂傷,或許快樂,不穩定的因素隨時左右著我的心態,致使我總不能徹底摒棄自我。我是厭惡真實的自己的,不拘小節,生活邋遢,憨厚老實,這些詞無不是在指證我的習慣作風。當然,還有很多弊病,盡管如此,我還是堅守自我精神的純潔。
實際上,我的精神有些骯臟,女人、權利和金錢扭曲了我的思想,甚至有時我會覺得自己非常齷齪。我想自己是欠缺了自我約束能力,因而才一度把自己推向墮落的深淵。時常為這,我懊惱不已,責怪自己的無知和幼稚。到最后,終是以失敗告終。
很迷惑,無法清晰的辨識自我,進而導致思維的錯亂。也正因為如此,我才開始感悟人生,感悟風吹葉搖、影落夜靜的人生境界。即便如此,骯臟的靈魂依舊游離在塵世的岸畔,追求著燈紅酒綠的生活。
與城市相比,我還是更喜歡漫山紅綠的農村,這種偏好可能源于自己的生長壞境吧!我出生在農村,一個鄉野村娃,整日以玩耍為天職。每當站在空曠的街道上時,凄冷的'燈光照在我的臉頰上,映著我這兩年初入社會以來的坎坷。
也許在別人眼里看來,我所經歷的不值一提,但對于我來說,已經算是一場現實的洗禮。社會里,人心不齊,正如高矮胖瘦,美丑不一。社會為我上了第一堂課,它讓我明白了這個社會是由單獨的個人利益和亙古不變的生存法則所共同支配的。清楚了這一點后,我不再憤世嫉俗,而是選擇適應,適應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走在人群里,我卻倍感孤單。可能是我心傲然獨立,也可能是為人愚鈍,不懂處世要訣。相信沒有一個人愿意身體和精神都脫離這個社會,但遺憾的是我就這樣做了。聰明的人是不會把精神和身體分開而論的,我想,自我驅使我這身臭皮囊后,我的身體就不屬于自己了。我的身體應該有個更好地歸宿,那就是我的靈魂。
聽說人死后,三魂六魄都會離身而去,之后便只剩下一身皮肉供脆弱的生命感嘆人生的短暫了。一直苦思,始終不解人生的意義何在?上學時,老師經常教導我們,人要活得有意義,要做有意義的事。那究竟什么才是有意義的事呢?是像雷鋒一樣無私的向人民付出嗎?還是像人民英雄一樣為國捐軀、死而無憾呢?在我想來,每個人的意義都有一定的標準,并非是所有人都得遵從某個人或者是某個團體的意志而行事。
事實上,中國人都是各行其是,只能在大國的夢里搖旗吶喊、揮刀舞劍。這是為什么呢?這根源于中國人幾千年的惰性,不愿放開腳步的向前沖。我猜想,可能是中國的繁文縟節裹住了華夏民族的自由思想,以致于眾人只會對著無常的春秋歲月長吁短嘆,感慨生活幸福的遙遠。
到底是什么束縛著中國人的自由精神呢?什么都有可能,譬如外國人口中的民主,國家敗類身上光鮮的著裝。我是一個窮人,地地道道的寒酸平民,甚至只能勉強糊口,更別說成家立室、娶妻生子。
我深愛著我的祖國,像生命一樣珍愛,無時無刻不在祈禱祖國的富強。如今,傷痕累累的國土上崛起了一個古老的民族,文明的光芒照耀著世界,從此,愿祖國屹立東方,傲視天下。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例外,人的活動都是有意識、有目的的,只要明白了這點,就不難認識真正的自己。前段時間,心若靜水,不悲不喜,我以為自己走出徹悟的第一步,哪知只是更加深陷的前兆?不知你是否體會過心死的感覺?感覺心無掛牽,可生也可死,似乎看破了紅塵。當時,心里也有些怕,害怕自我的沉迷葬送了自己未來的希望,畢竟我還有很多夢并未實現。不想過早的放棄自己,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
于是,我開始努力的在平淡的生活里發掘愜意,長期如此,總會發現意外,這也間接地填充了自己的心理空白,最后也不至于心理失去平衡,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我的性格有些怪異,待人接物總是滿不在乎,以為自己可以超脫世間的一切,獨立存在于精神之中。長期的實踐證明,我什么也不是,甚至不是我自己。在狂妄的過去,我把自己弄丟了。去哪兒找回自己呢?是過去還是遙遠的未來?不,現在,我唯一一次體會到自己的存在,身體溫熱,臉色憔悴,眼神茫然……這就是我,真不敢相信,但這是事實,就如同那二十二個春秋一樣,明天以后,它們就老了。
感謝我世界里的親人朋友們,有你們相伴,今生再無悔恨。正因為有了你們的一路相守,我才能拖著孱弱的身子,行走在人世的萬種風華里。正因為有了你們的關心呵護,我的二十二個春秋才不至于那么單調乏味。正因為有了你們的教導幫助,我的生命才不至于那么昏暗無光。感謝你們,愿你們快樂一生,幸福安康!
后記:原打算寫一篇自己的人生感悟,寫完之后才發現與自己的初衷大相徑庭。心難免有些氣餒,畢竟沒有成功抒發自己最真實的情感。
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三日于成都竹鴻初筆
【春秋二十二散文】相關文章:
《吳越春秋》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第九)07-04
《吳越春秋》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第四01-20
《清史稿》卷二十二·本紀二十二07-19
《吳越春秋》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第十)07-04
《吳越春秋》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第八)07-04
《吳越春秋》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第七)07-04
《吳越春秋》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第六)07-04
《吳越春秋》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第二)07-04
《吳越春秋》吳越春秋(吳太伯傳第一)07-04
《宋史》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