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得利石林五處奇石的由來散文
勤得利農場境內,有一著名的景區叫“奇石林”,它位于額圖山下的榮家寨西山。當你步入奇石林中,那形態各異的山石,會令你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其中的“梅花石”、“仙童石”、“吼天石”、“仙人洞”、“避雨軒”五塊奇石的由來,更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相傳,遼代西山石林下的榮家寨,有幾戶兀惹人(赫哲人先祖),其中有個名叫阿日克的青年,父母雙亡獨身一人,冬天狩獵為業,春夏秋采草藥為生。這年初春,他采藥來到西山,發現一株野梅含苞待放,只是由于上秋缺雨,又冬季少雪,天干地旱,這棵北國少見的野梅,已是奄奄一息。阿日克看罷心中火急,多么好的一株野梅呀!這樣干旱而死實在可惜。情急之下,想起自己身背一壺飲水,何不用來以解燃眉之急?于是,忙取壺在手,打開壺蓋對準野梅根部,汩汩全部注入。
次日清晨,阿日克上山便多帶一壺水,一壺自己飲用,一壺澆灌那株渴水的野梅。他剛爬上西山,便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及至梅前一看,枝頭上朵朵淡紅的梅花迎著朝陽競相開放!阿日克大喜過望,忙將壺水倒入野梅根部,環株三繞,尚不舍離去。自此,他天天上山采藥,均攜清泉一壺,澆灌野梅,直至月余雨下。
光陽荏苒,轉瞬梅開梅謝已是三年。阿日克對這株野梅始終似對待親人一般,澆水拔草,護理得無微不至,那株野梅也出息得格外豐滿妖嬈。這年盛夏一日傍晚,阿日克采藥正欲下山,忽然陰云密布雷聲大作,接著如豆雨柱潑將下來。阿日克忙鉆到身旁一塊棚起的山石下避雨,等待雨停而歸。可那雨越下越大,沒有停息的意思,眼見天色已晚,他正欲冒雨而歸,忽見一年青女子踉踉蹌蹌跑來,與他挨身石下。石下的空間很小,與女人近體接觸,阿日克渾身不自在。想起不遠處有一石洞,那是避雨的最好去處,于是他離身而去。不想,阿日克剛鉆進石洞,那女子也接踵而來。見阿日克吃驚的樣子,女子莞爾一笑說,大哥,你不用害怕,我不會害你,而是來報答你的。阿日克更加吃驚了,說我也沒做什么,你報答我為何?女子說,你為我做的還少嗎?三年來……阿日克瞪大了眼睛說,你是……不等他把話說出,女子接口說,是的,我是野梅,名叫梅姑,家住峨眉山,跟隨佛祖修煉五百年,方成“地仙”之體。佛祖為成全我“天仙”之愿,令我來到北國艱難之地,再苦度五百年,方能修成天仙正果。可我剛到此地,就遇到瀕死的考驗,多虧大哥出手相助,并日久天長呵護小妹,使我好生感動!遇上你這天上地下難尋的好人,我已打消了升天為仙的愿望,只要和你廝守百年,為你縫衣做飯,生兒育女便足矣!說罷,展開雙臂,將阿日克擁入懷中。
那一個風雨的夜晚,他們雙雙在石洞內相歡度過。
可梅姑許諾的永結連理并未實現,自此她再未現身,連那株阿日克天天守侯的野梅,也漸漸枯萎,雖經他百般護理也無濟于事,數月后終于死去。
來年夏初,阿日克偶做一夢:梅姑憔悴而來,哭訴道:我與你私通之事,被佛祖察覺,將我召回峨眉山,本來要立即廢除我的地仙之體,但見我已懷揣六甲,特恩準分娩后處置。現嬌兒出世,法規難逃,在我苦苦哀求下,準我帶兒重回北國西山,雖不能舉家團聚,卻能伴夫身旁,實為不幸中有幸。說罷,揮淚飄然而去。
阿日克夢中驚醒,已是一身冷汗,忙穿衣登鞋,趁著月輝如銀,慌慌向西山奔去。到達山崗,一面呼叫一面尋找,終不見梅姑蹤影,卻在野梅生處,發現生出一些奇石來,朦朧中似是梅花模樣。又在一處見到一人形的山石。阿日克痛悟:這必是妻兒所化而成。遂大吼三聲!喋血而亡,也變成一塊張著大嘴吼天的山石。
后人根據這個故事,將石林中這五處奇石,命名如前。
【勤得利石林五處奇石的由來散文】相關文章:
《黃山奇石》練習12-18
《黃山奇石》教學實錄12-21
《黃山奇石》教學建議12-18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2-17
語文《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06-08
《黃山奇石》說課設計12-22
人教版《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2-22
《黃山奇石》課堂實錄12-15
《黃山奇石》優秀教學設計12-04
黃山奇石的語文教學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