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山碎語散文
今年的成都,仿佛春天特別長。
都已經六月了,卻還一直下著雨,偶爾還涼颼颼的。
有人說這天氣適合睡覺。
有人說這天氣適合旅行。
有人說這天氣適合這適合那。
如此選擇,不用糾結,做自己喜歡的,“心動不如行動”。站在宿舍的陽臺,因為是在六樓,所以能看得遠一點。在下雨的時候,淋淋漓漓的,會有一層薄霧,不知為何,我會突然想到蒙娜麗莎,可能是因為看這霧想到了“煙籠寒水月籠沙”吧,雖然此時沒有月亮但是也夠朦朧的,和伊人之笑有異曲同工之妙。下幾天雨后,偶爾能見到太陽,這在成都是很難得的,因為大家都習慣成都灰蒙蒙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雨的鋪墊,所以雨后的晴天格外的醒目,視線所落之處都有那種撲面而來的沖擊感。從六樓望過去,除了房子還是房子,高的,矮的,沒有錯落一致,好像錄音棚里或者手機播放器上跳躍的那些小短線,忽高忽低,卻終是曲不成曲,調不成調,就像這座城市來去匆匆的人群,面色不一。
有風吹過,在夾雜著雨后灰塵的渾濁里面,會嗅到一絲清香,不用猜,那一定是梔子花的,正是花開爛漫的世界,小小的,白白的,或裊娜開著,或羞澀的打著朵兒,點綴在一大堆的綠里面,亭亭玉立,在雨后更青翠欲滴,惹人垂憐。頓時想到時下一個時髦的詞兒:小清新。這個時節,黃桷蘭也是花滿枝頭的時候,海嘯哥說他更喜歡黃桷蘭,他說這是他們內江的市花。但是我卻更傾向梔子花,因為它沒有黃桷蘭香得那么肆意,那么囂張,那么明目張膽地吸引了人。就那樣小小個個的,清香不膩,像雨后初晴時荷葉邊上打滾兒的水珠,如在詩人筆下一般,知時節,潤物無聲。在記憶中,錦江的梔子花是最多的了,隨處可見,大塊大塊的,大一大二的時候沒啥特殊感覺,只是在花開的時候就很喜歡在校園里轉,而在大三的時候,看到學姐學長們穿著學士服在花堆里面留影的時候,不知誰的一句“明年這個時候就該我們走了”,香氣就如鯁在喉,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引起憂郁一片。
川師沒有錦江那樣漫山遍野的梔子,獅子山上一到春天到處都是紅的,粉的,黃的,白的,偶爾還能有點小驚喜,有天下課常走的那條路上,突然在一個平時從不注意的角落發現了一朵馬蹄蓮,就只有那么一朵,像一塊璞玉躺在哪里,即使被發現美麗,依然溫婉安靜,亭亭獨立,頓時引來一陣猛拍。
真是應了那句話,生活從來就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
前天,在上課去的路上,在一棵已經過了花期的.樹尖尖上,走在前面的同學看到了新冒出的花,大家都呼驚奇,都不約而同的笑道:“這花第二春了。”
晃晃悠悠的,在前天晚上結束了研一的所有課,熊老爺爺在最后的時候說,好啦,這下你們就徹底放羊了。一時間還真有點小感傷,可能這就是人生中正兒八經的最后在教室上的課了。
常常在想,若干年后,當我們再次想到自己的學生生涯的時候。那會是怎么樣的一種情景,那時候又會是怎么樣的一種心情,或許再華美的詞語或者樸實的文章都顯得慘白無力,從小到大,我們就像是蒲公英,一個階段到另外一個階段的學習,被風吹到哪里,就過成那里的生活,只不過我們不是飄忽不定,我們把那段時候的自己種在那里,然后生根發芽長大,延伸出枝枝丫丫,最后成了我們支撐自己在未知路上繼續前行的那根拐杖。
【獅山碎語散文】相關文章:
碎語散文欣賞11-13
十二月碎碎散文11-04
碎影沉香散文11-12
時光里,一個人的碎碎念散文04-29
山韻散文11-09
碎,流年里的一聲嘆散文04-30
登梧桐山散文11-05
慢慢綿山情散文欣賞11-07
豪華的馬尼拉華人義山散文11-09
心中的麻山鑼鼓散文欣賞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