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亮在歲月深處的燈盞散文

時間:2021-03-23 08:34:18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亮在歲月深處的燈盞散文

  突然想起了燈盞,想起了兒時鄉村的黑夜。

亮在歲月深處的燈盞散文

  那濃墨一樣的黑異常的飽和,把鄉村的夜空撐得滿當當的,這時刻,世界里仿佛是公平的了,人們眼里再沒有高低、雜蕪和紛繁的分野,大一統的顏色屏蔽了所有的差異。而一豆燈火的出現,宛若一柄長劍撕破了黑幕,那燈盞就坐在黑幕的豁口處,沉靜、淡定得如入定的老僧,不言不語,寂然無聲,幾成佛相。

  在我的記憶里,最早的照明工具就是燈盞,它是蒼月之下、柴扉之內溫暖的古意,而且直到今天,還沒有哪一種照明工具的名稱像燈盞這樣貼切的反映它的實用價值——白天為盞,夜晚為燈。盞,是用來飲酒的,飲時當可把酒問青天,問一盞濁酒里的乾坤世態。臨夜了,盛幾勺粘稠的豆油,四五寸燈芯,就是燈盞了。白居易的“陶盞熱酒詩一篇,夜來豆火對月吟”是否就是這燈盞時燈時盞的寫照,我沒考證,但我家的燈盞是被父親當酒盅用過的。

  父親喜飲酒,他把燒酒倒在一個瓷盞里,白森森的燒酒打個圈兒就停當下來,盞底的兩尾鯉魚頓時活泛起來。父親是文盲,倘若他能識文斷字,該是會想到“魚翔淺底”這詩情畫意的。及至夜晚,父親又把它當做燈盞,放在八仙桌的一角,洋火一擦,火苗就扭扭捏捏地燃了起來。母親見他一物兩用,嫌棄這方式惡心,說一馬配一鞍,一個種地的不該這般奢侈的,不如用個土陶碗還顯得豪氣些。要知道這瓷盞是母親在省城做事的叔叔送給她的陪嫁,一套整整八個外加一個瓷壺和兩個瓷壇子。據叔外公說,這都出自官窯,瓷色如凝脂,白中泛青,一晃十多年,都不曾有一個破損、丟失過。

  燈盞有許多款式,有鼎狀的,四平八穩,還有基座呈璽型的,一看就有皇家的霸氣,而且不同的燈盞材質也不一樣。青銅質的燈盞黃燦燦的,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一身的貴族氣,想必那燈芯頭的火苗也是高貴的;上過釉的燈盞滑溜溜的,手感好,但妖艷輕佻,許是只適合仕女用于鏡前的胭脂流盼,若是擱在灶臺該是辱沒它的清雅了。我父親是農民,買了一個土陶燈盞,毛糙、粗糲,紅褐色,極像他臉的顏色,一看就是百姓家用的。燈盞是蝶形的形狀,盞沿有一個豁口,豁口處有一個突出的嘴尖朝上的鷹嘴,鷹嘴對應的盞沿有一個呈耳狀的把手供把盞之用。母親是用十來根棉線捻成燈捻子,置于盞囊。燈捻子四五寸長,身子蜿蜒,捻頭枕在燈盞的豁口處,懶洋洋的,仿佛就是一條沉睡在夢鄉里的小白鱔。

  那時的.一豆燈火就是一朵開放在黑夜里的花朵,昏黃色的光暈都是溫暖的,母親在燈下納鞋底,中指上的“頂針”泛著清月的光澤,那拉線的嗖嗖聲歌謠一般動聽。奶奶坐在暗處,分不清她的頭發青色多少,銀絲幾許,昏暗抹去了歲月的滄桑,她有一搭無一搭地講一些關于鬼神的“古話”,聽到急切處,那猙面獠牙的魔鬼,那裝模作樣的妖精仿佛就要從某個角落沖將出來,讓你一陣驚悚,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藏起來。奶奶是個爽朗人,哈哈一笑,笑聲讓燈火苗勾身一晃,橙紅色的光暈也一顫一顫地抖動起來。她說,哪來的鬼神妖精,若有妖精,就是人學壞了,就成了妖魔鬼怪,那是人人都害怕的。

  那時,我尚年幼,不曉得這普通話語里的要義,只是覺得那場景是適合于講故事的,朦朦朧朧的,一切的光怪陸離的愛恨情仇都可以在這情境中營造出來,激越的聚、凄厲的別最是適合在若暗若明的語境中展現它的迷幻。時至今日,我都為這兒時的想法而有些得意,古時的青燈下,有過多少留存于黃卷的經典之作由后人吟誦,或孜孜不倦,或恣情縱意而樂不可支,而如今明晃晃的燈光里,生硬的鍵盤上,總也難得見到詩情畫意舞蹈的足音,那鵝黃燈暈的讓渡里,現代化所孵化的是滿眼的時尚和忙不迭的跟風起哄,古樸、雅致以及溫文爾雅,如同那古老的燈盞,在浮塵中舔嘗的是曠世的寂寞。

  土陶的燈盞需要點撥才能夠持續的亮著,每隔半個時辰就要用細溜溜的什物把燈芯上移一截,不然,燈火就會自動熄滅。這點撥的什物叫“撥燈棒”,并非特別的制作,牙簽、鐵絲、發卡都是可以用的。經由“撥燈棒”一撥,燈芯的火頭便會像再次微笑的面龐,重新紅火起來。因此,“撥燈棒”由此而有了新的含義。我的家鄉人喜歡用“撥燈棒”來形容那些沒有能動性、主動性的懶惰人,非得指點一樁事才會做一樁事,絲毫不懂得做事做人的機巧。這比喻雖是妥帖,但喻體和主體卻是錯位的,燈芯是否燃燒,除了油料是否充足,全賴于“撥燈棒”的及時提攜和點撥,撥一截,燈芯才燒一截。所以,若說惰性,全在于燈芯不能能動的進取,是萬萬怪不得“撥燈棒”的。這替人背黑鍋的事體是燈盞演繹出來的,類似的事,并不因為燈盞掩埋于世塵而銷聲匿跡,它還常見于庸常的生活中。

  如今,林林總總的燈具讓我享受著現代化的便捷,但我依舊懷念那古樸、溫厚的燈盞。燈盞里裝著文化的脈理和人生的氣息,它的光暈是含蓄的,就像古詩詞里的意境,給你一份明媚后,還滿含嬌羞地掖著藏著,讓你揣著一腔尋美的心思,探究明媚背后的深邃和悠遠,不像高能的電燈光射過來,看似流光溢彩,卻又一覽無余,宛如報章的社論,全然沒了欲說非說的意趣。

  人們一直熱衷于為街市上成排的路燈唱贊歌,的確,那份奢華和明麗也是值得稱道的,因為光明總是比黑暗好許多,但相比于古時的燈盞,我寧愿舍棄這份奢華的消受,也要不管不顧地感懷于燈盞的寧靜和豁達。我以為,燦爛的街燈固然磊落如晝,卻又猶如世故、奸猾的人類,明里口吐蓮花,身后也許就別著黑幽幽的暗器。街燈挺立于市井,比著往高處升,互相照耀著,打著光燦燦的笑臉,但它們并不是沒有暗影,只是被彼此的強光遮掩了,遮掩成了一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易,互惠互利罷了。而燈盞卻有著敦厚的心性,不怕忽略,不怕孤獨、不仰視、不攀比、不取寵,甚至不入流,天色翳暗時分,它在夜幕四合中,用燃燒的生命殺出重圍,就是為了給行走的腳步照亮行程,哪怕就只是一程山、一程水。

  去年回鄉,見堂兄家的雜物間里有一個燈盞,銅質的,燈盞的四周似鏈接在一起的桔瓣,極像晚清遺老頭上的瓜皮帽,它就躺在一堆破瓦罐中,安之若素。我拂了它身上的塵土,不規則的銅斑星星點點,如褐色的痂疤,記錄著歲月的滄桑,那成色一如我老父親,刻板、持重而又親切;丶液,我把它供奉在書柜的隔板上,它的身后是古香古韻的線裝唐詩宋詞讀本,這經典的文化典籍是我的文祖在一盞青燈的豆火中書寫的。因此,我所迷戀的燈盞該是找到了一絲文化親緣,不再寂寞了。此刻,盡管它的懷抱里沒有了陪伴的燈芯,我卻是感到它依然是亮著的。

【亮在歲月深處的燈盞散文】相關文章:

回憶在江南的歲月散文04-29

庭院深處散文04-30

夢里深處散文12-14

歲月靜散文04-29

內心深處的憂傷散文05-03

深的深處不能遺忘散文04-30

經年歲月散文11-17

歲月舊曾諳的散文11-13

清幽歲月,淺淺行的散文05-02

歲月長流散文欣賞11-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 | 亚州国产精品一线北 | 精品国产经典三级在线看 | 亚洲欧洲日本韩国精品 | 日韩艳情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乱子伦一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