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刨石散文
我從事建設工作許多年了,對天然花崗巖、大理石、人造石的性能與適用范圍略懂一些,對機刨石的機理是頭一次聽說,以前一無所知。
單位的會堂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建設的,今年上級部門撥付專款予以大修,裝修設計單位送來了詳細的設計方案。從效果圖上看,會堂的內墻窗臺下均設計貼暗紅色的石頭,設計師李工極力推薦設計創意,并列舉機刨石具有吸音,防碰撞,樸拙穩重的裝修效果。我以前從沒聽說過機刨石,究竟機刨石貼出后能否達到效果,我對設計師天花亂墜的推薦心存疑慮。
研究設計方案的會議上,設計師進一步鼓吹機刨石的優點,可我的疑慮沒有消除。在設計師的帶領下,我組織一幫人專程去溫泉的商務會館察看現場成品機刨石。
會館的大廳設計得富麗堂皇,在大廳東側的墻面上,設計師指著一塊約三平方米的暗紅色石頭對我說:
“這就是機刨石。”
耳畔有淙淙的溪水從機刨石前流淌,我俯下身去,仔細端詳著眼前的石頭。只見石頭的顏色灰不溜秋,灰暗中點綴些紅色的斑點,石頭表面被機器鋒利的滾刀刻劃出許多深陷的條形凹槽,槽中積滿了灰塵,石頭凹陷不平,顯得傷痕累累。機刨石像蓬頭垢面的漢子,顯得既土氣又落伍,與周圍優雅的環境極不協調。
“李工,怎么能這樣設計呢?能起到吸音裝飾效果嗎?你不是開玩笑吧。”我皺眉質問設計師李工。
李工并沒有回答,可我心頭的疑慮像濃霧一樣深重,內心已初步否定了他的創意設計。
考察回來后我將否定機刨石的理念向領導作了匯報,建議并沒有得到認可,設計方案暫且被耽擱著。裝修施工緊鑼密鼓地進行,到了決策是否用機刨石的階段。
一暖洋洋的午后,我正在上網尋找資料,辦公室門突然被推開,設計師李工懷抱一堆資料,氣喘吁吁地進了辦公室,將資料擺放在我面前說道:
“趙警官,機刨石本地沒有貨,山東才有貨,恐怕貼出來也沒有什么效果,不如調換成生態木,請看看生態木的質檢報告。”(注:生態木是一種高檔吸音材料)
一聽設計師李工的`話,我特別光火,帶著質疑的口氣訓斥道:
“極力推薦機刨石的人是你,提出調換機刨石的人還是你,你這人做事真是朝秦暮楚,不負責任,叫我怎么向上級交代。我電話已經咨詢過了,市興隆石材裝飾城就有機刨石,請你們嚴格按照最初的設計方案與圖紙施工,我個人無權更改。”
李工啞口無言,嘟噥著離開了我的辦公室。
節氣小雪后緊接著大雪來臨,天氣越來越冷,室外氣溫已零下,進入了數九寒冬。會堂大修工程也已進入掃尾階段,我焦急如焚地期盼著機刨石到貨。
星期六的早晨,接到材料員龔工機刨石到貨的電話。我喜出望外,顧不上吃早飯,徑直開車來到工地。只見一貨車的后擋板已被打開,一塊塊石頭被瓦楞板嚴密地包裹著,整齊地堆放在車廂里,手抱肩扛的工人們忙碌著卸貨,室內的工人用鐵鏟在石頭背面抹上了一層厚厚的灰膏,一絲不茍地在墻面做著找平、埋設掛件、拼縫、打膠、貼石的工序。
靠地面與墻面的支撐,機刨石穩當地立于墻的垂面上。細看成品的墻面,每塊機刨石表面均刻有凹陷的約4-5毫米的豎條凹槽,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凹槽,將會場不同方向傳來的聲波漫反射,從而起到一種吸音效果。在光彩照人的人造吸音板、木絲板、鋁塑板的映襯下,機刨石略顯得有些土氣,像與奢華的世界格格不入,但機刨石仍不失有一種傳統樸素的美,樸拙穩重,無任何奢華的成分。
我對機刨石的吸音效果仍感到懷疑,走上主席臺,取來話筒,發出各種聲音,試測它的吸音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機刨石像忠誠的衛士,腳踏實地地完成吸音、裝飾、防碰撞的使命,吸音效果竟非常理想。
回想著自己對機刨石的偏見與誤解,我內心感到有些內疚,甚至有些慚愧。
多一份耐心,少一些偏見,才能對事物多一份認知與了解。假如戴有色眼鏡,只看事物外表,僅憑印象與感性去觀察,往往會被許多表象所迷惑,甚至得出相反的判斷,錯失許多美好的情緣。
認知一塊石頭尚且如此,何況去認知一個人。假如我們都有一顆公正無私的不帶雜念的心,有清澈如晶的胸懷,有敏銳的洞察力,就會把宇宙中許多事物的深邃與美好意義甄別出來。
【機刨石散文】相關文章:
三生石上散文11-08
懷舊的收錄機散文欣賞11-09
三生石上情緣幾世散文05-03
唐宋散文《祭石曼卿文》教案設計11-20
匡機07-09
花石綱01-09
陸機《文賦》05-23
東坡肉石06-01
《全宋詞》李石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