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散文
江南小城的雨,就這么一直下呀下,總也不肯放晴。在我被這細雨連綿模糊了時間概念,誤以為春季才剛開始,又誤以為雨季沒來便已經結束了的時候,卻發現這一段春去,木已成舟。
路邊的花朵從新春過后就趕趟兒似得,你方唱罷我登場。那些清瘦的梅花沉淀了誰的心魂?桃花又是誰 遺落了灼灼的華彩?明媚的杏花是否追上了海棠的鮮艷?或許那些花兒也和人一樣,總是容易忽略了日常,忽略了身邊最真實的日子。轉眼,那熱鬧便次第飄落在泥濘里,來不及問,便已成為時光里的浮沫。
我踩著季末的荒蕪去公園里看春天。是啊,看春天。心中藏著一朵春云,等安靜的心事都葳蕤盛開,就要飄來,賴在衣襟上,哪兒還管它周身是春夏還是秋冬?樹蔭下的小路被雨潤濕后,腳下有細微的涼意漸次新生。心里歡喜著,聽湖水把風吹過的閑話講得綠意幽幽。
周末的公園,總難尋僻靜處。三五成群的容顏,是一扇小小的門窗,一眼望去,各有表情,各有故事。聽風起了、花開了,信步就走到春意最濃處。本季新培的月季開的像牡丹一樣,層層疊疊有了雍容之姿。四處看遍,還是被那花間人吸引。
那是一位看上去有四五十歲的攝影人士,輪椅上坐著自己的白發老父親。他說人老了,面部僵硬,表情比較少也容易不自然。平時陪老人時間比較少,周末特意帶他來公園散心,曬曬太陽看看花,給他拍一組生活照片。說到攝影,他調整一下脖子上掛著的相機,很認真地說,年輕時候總喜歡研究各種拍攝技巧,總想把辛苦拍出來的照片發出去,想讓人認可,想獲得贊許。他曾做過天涯攝影版塊的版主,覺得也算是證明了自己吧。但在生活的道路上經歷的越多,慢慢發現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作品本身的內容。攝影其實就是告訴別人一件事,把這個故事講清楚,自己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他的妻子雖也是四五十歲的年紀,卻遮不住青春的風采。伸手不經意搭在攝影師的肩膀上,從后面繞過來。他淺笑,說妻是“快樂的天使。”湖面風來,老人咧開嘴,缺了牙的笑容有種穿透歲月的美感。
不知不覺已近中午,選一處綠意盎然的湖邊看臺去賞魚。卻聞一段溫潤的板胡聲,從看臺拐角的樹叢下飄出。一位老人正在拉豫劇《朝陽溝》選段,神情專注。我隨意地悄然安坐一旁。一曲終了,老人從那板胡中收回心神,笑著問我:“能唱一段不?”和藹可親,竟是鄉音。我慚愧嗓音不好,對音樂和戲曲更是毫無造詣。他鼓勵我學幾句,說自己已經鼓動大家族的男女老少一起學戲學樂器了。我想起年少時,跟著喜歡聽戲的父母僥幸看過幾場。偌大的戲臺下,只覺那戲詞美,那身段美,那咿咿呀呀的旋律更是驚艷。
《花木蘭》替父從軍選段響起時,有風吹來,落葉簌簌。你來我往的'人群熙攘,都向后模糊。只剩下一位目光如炬的老人、一個懷有癡心的我、和一個藏在板胡聲聲里的悠長故事。至今想來,都覺得那一刻,想必是與一段清詞擦肩了。
歸來的路上,有種穿林靜滿衣的錯覺,似是每一步都暗生了青苔,舉手投足都有看得見的安寧。忽然感慨“通幽”又何須“曲徑”呢?那幽,就在這“清泉石上流”的日常里。那日常就在這與一朵花的相遇,與一盞茶的攀談里。那日常,還在生活給予的一切小歡愉里。青煙裊裊,清麗婉轉,不必修籬種菊,處處皆可自在。
人生不會賜予我們太多良辰或太多時間去賞美景,若有心,每日涓滴,亦可匯成汪洋。有朝一日,光陰老去,或獨坐幽篁,或子孫相陪,憶那泛黃褶皺的波光蕩漾,心里便生出蓮花的靜香來。若是有懂的人一起,那便是錦上添花。此生的日常若能如此,又何懼夕陽紅時近黃昏?
【日常的散文】相關文章:
日常物品的好詞好句10-11
日常使用評語02-24
日常趣味的歇后語01-18
初中生的日常日記12-09
日常生活日志03-04
工作日常日志02-24
卑微的散文11-15
清晨的散文11-15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