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邊崖散文
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人們開始重視北方的水源的研究,說也難黃土高原上,什么難事都好說,但是最要人命的就是高原上的水。黃土高原上溝豁深大,干枯。要說水的來源就十分艱難和寶貴。
黃土高原的土地上不怕澇,只怕旱。只要有水河流的上游開始筑壩儲水,每個縣都有自己的幾個水庫建設。說起建設水庫大壩,那時真是群眾運動。各村各隊無論男女老青齊步上陣,人們也是沒有法子了,不管家里有多大困難、多么艱難,都要隨著生產隊的修庫大軍馬車、架子車隊,攜帶著掀、撅、鎬、鈀,籮筐、扁擔和自己的鋪蓋卷,就連自己的飯碗,喝水的缸子,洗臉的臉盆子,都得自己想著,帶著。筑壩大軍聲勢大,紅旗招展,在工地上遠遠望去,就像螞蟻爬山一樣,人海人山,慢慢地移動著,車子裝載著黃土飛奔在黃土大壩上。壩上沒有幾輛拖拉機、推土機在壩上行走,大壩建設主要靠人力、人工進行著填土、夯實、修整,人們一干就是一整個冬季,幾個月時間苦爭。農民們、鄉里、村里的領工的干部隊長,幾乎都住在溝豁兩側得到高坡上,兩側的黃土坎埝上,一個個被人們臨時挖掘出的土窯洞,一個接一個,層層相連,那些土窯洞又低又矮,現在那些窯洞的遺跡,仍舊留在那些半山坡上。晚上工地上一片漆黑,只有點點螢火蟲似的燈光時現時滅,在夜空中點綴著弱光。那時大部分土窯洞,也只能點上土油燈給人們晚上照明,可人們還是早早酣睡在疲勞之中。人們來到水庫工地,也就是能吃上白饃和面條就算來的合算的了,那時大灶吃飯時不可辟免的。幾年、近十年的人們冬季大軍會戰,筑起了雄偉的水庫大壩。水儲了,水渠也建成了,人們該澆灌自己的黃土良田的時候,水就是難到自家門口,也難到自己隊里的良田。水是寶貴的,就是能用上水的田里,自己還得自付用水錢。后來近些年水渠幾乎用不上了,大部分水渠干枯了,水渠也塌陷了。自然農家的田地也在不能澆上水庫的水了。水庫也就成了旅游盛地,水庫的效益和未來,人們只能盼盼望望。人們幾乎忘記了建設的辛苦和汗水,他們汗水不知被誰拿走了,人們幾乎沒有用水的權利,照樣水源尋覓還得再靠自己,再“發現”大陸吧。
個個水庫的湖面蕩漾在峽谷中,湖面上的小船、游輪在湖面上游戈,可收入不知歸了誰,水庫的魚蝦在晚霞照耀下,魚兒飛面越耀,清波粼粼漣漪蕩漾,一派好景詩情的好地方。也是在夏日的傍晚,乘涼戲水最好地地方,就是那個浩大的水庫了。可惜,不見昔日的勞作,只見今日的風光。
水庫邊崖的農莊里,住著一戶馬大姐,馬大姐的丈夫就是在修水庫的時間因工傷走了,家里剩下兩個孩子,大的才五歲,小的正在懷里吃奶。可馬大姐一個人支撐著這個家,也再沒有找人再婚。如今孩子的孩子們也長大了,大孫子也已成婚,有了重孫。可大孫子都是現代人,思想和老人難得合一,早就搬出老院另行蓋起房子過活,現代的年輕人總想有些錢財,過富裕的生活,也和城里一樣。慢慢地學做城里人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到城市里打工,看看城市里熱鬧人世,聽聽現代化的音樂,愛呀親呀不地在自己嘴里哼唧,身體還不停地搖晃,咋看起來就是城市里的旺仔。也不知什么原因就和自己的媳婦離婚了,新的女友又進了自己炕頭。兩個形影不離,離開農村,到了城市里混搭。除了給人打工也沒有自己的天地。外租套房子小兩就是那樣的“磨合”著,現在人喜歡“磨合”,和城市里的'同居幾乎一個樣,都是順著感情走的“家庭”。誰知那一天不高興了,就各自另尋“磨合”者。可剩下的重孫就是馬大姐的累贅了,馬大姐慢慢地手足不靈活了,管理孩子就困難多了,這些無爸無媽的孩子哪天才是老人的解脫。
邊崖莊這些年也開始了變化,村莊里有不少變更的家園。每個村莊里總有些先富起來的家園,先富的家園里就是另一片天地了。先富起來就在村里起個帶頭的作用。土培屋墻變成紅色磚墻,水泥平頂代替了三角的木瓦房,平房變成了樓房。即就是庭院里也種上和城市一樣的花卉、香草,肉質花也擺在窗臺上,各種花草時而也會開放美麗的花朵,室內的環境十分優雅,沙發、彈簧床、茶幾、室內洗手間、大立柜都會集合在新式家庭內。特別新婚家里這幾年的陪嫁東西也翻了幾番,電視機要液晶的,音箱不要了變成電腦了,可老式的洗衣機、冰箱還得足好,可想新婚的多少錢財,結婚不如“磨合”。
可就是同莊就有不同的家園,破舊的瓦房早就該翻新了,瓦間房尖瘋長著耐旱的房上草,它不但長得旺盛而且還開起花來了,不但有花也有子孫后代,還在傳宗接代。也由于房上這些不該有的花,也使得房子露滲雨水,室內不住的下起小雨來了。老一代到了年紀上點的時候,沒有了力氣,可下代人就會瞎折騰,哪怕找妻娶媳婦的事,就算是大事吧,可就是任著性子來,結得快,離得也快,結婚就像小兒過家家似的,說上幾句不合的話就離了,也弄得老輩沒有說話的時間和機會,眨眼間就折騰得不見人了。也不知為了啥事,都在瞞著,辟著,老人真是“丈二的和尚沒不住頭腦”。現在的農莊也不管是富家、窮家的小子、女子都犯也個通病,叫人難以接受,就是到三十幾歲了還在鬧事,苦就苦在下代孩子們的頭上,單親的孩子麻煩事就多了起來,即就是長大了,事情還沒有了結。
時代進步看城市,國家富強看鄉村,一個國家和城市、鄉村不能分離,特別是鄉村的富窮也標志國家的強衰。人群中占多數的還是鄉村的百姓,百姓富裕了國家自然就富裕強盛。人們多么盼望生活的自睿些,可就是的看起簡單的課題,祖祖輩輩費盡了代代英血。人們的渴望著富裕自由,還得代代拼搏,世世流汗。
【水庫邊崖散文】相關文章:
宋元崖山海戰03-25
中國崖山海戰的故事04-10
張世杰死守崖山01-09
《無端崖之辭》詩文翻譯03-23
高中語文《無端崖之辭》ppt05-06
百丈崖游記-初一-日記01-12
一邊一邊來造句04-01
一邊和一邊造句06-04
一邊一邊造句 11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