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德云社提點意見的散文
我曾屢次聽到有人說某演員臨上臺換節目,換成自己熟悉的節目,名字我就不提了,我覺得這反應了演員技術不全面的問題。
郭德綱曾提出過有內部考核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在進行。
建立獎勵制度,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每個人都是有罩門的,比如高峰不會唱等。所以如有演員磨合出了新段子,而且是屬于自己不擅長的那種方面的段子,理所應當受到獎勵。獎勵可分以下幾種:說了自己從未說過的新段子,特別是自己不擅長的那種。說了所有人都沒說過的新段子,尤其是能把冷段子炒熱的人。
既然有獎勵制度,當然也應該有懲罰制度。一定時間內沒有創新、或者是有退步的人理所應當受到懲罰。在臺上忘詞、笑場的人也應該受到懲罰。但是能把忘詞處理好的演員卻應該受到獎勵。要對于所有演員,制定逗哏、捧哏專用的考核標準,分別考核他們不同的方面。
應該有一個好的老師來統管五個隊,雖然郭德綱說高峰是總教習,但是高峰自己都搞不好呢,怎么來教別人啊,而且他這么忙,自己演出排節目都忙不過來,還怎么看著別人,他又不能分身,就算管,也只能管好一隊吧。而且,他年紀又輕,里頭還有和他同輩的,大輩的,就算是云鶴的,也有和他差不多年紀的,他又面皮薄,估計說不了什么。不如請個更好的'比如某演員提到過的那個劉文亮,有些演員就是欠他來罵。比如某次青年隊的演出,“貨聲”這么差,他們還好意思腆著臉要掌聲,最后返場時候唱的那叫什么啊,笑作一團,一點也不嚴肅。不要以為年輕沒有經驗就可以有借口了,觀眾也是花了錢來看你們的演出的,你們對得起票錢嗎?
另外,曾聽演員說過,他們說評書都是不收錢的,因為評書館是賠錢的。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德云社隨便在哪里省點下來,也夠支付他們的了吧。沒有理由讓他們白干。搞得書館像是演員們表忠心的地方一樣。而且有的隊,書的質量真差,這不是我說的,我看其他帖子說的,我覺得他們說得對。是不是不收錢,趕場子就可以敷衍應付了呢,觀眾可都是付了錢進來的啊。對于認真對待書館的人應該受到獎勵,比如一隊眾人郭鶴鳴、高峰、李云杰、劉源都是一貫保持高水平,其他的如姬鶴武(原成員)、翟國強等如果和其他隊的比,也都屬于好的了。其他隊能夠說得上的就只有李云天了,他是太認真了,一輪說四次,開三檔書,(據說他又要開《笑傲江湖》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希望不要再爛尾,他也夠能挖坑的了)。一隊之前還有過代替三隊表演的經歷,李云天好像也有過代替一隊表演的經歷,這些都是應該受到獎勵的。說起三隊,順便再提一下,孔云龍的問題,我看其他文章也提過,他是唯一沒去過書場的云字。欒云平好像也沒說過書,不過至少說過單口不止一次,如《毛大福》等,也算是敢于嘗試了一下,那么孔云龍呢,連嘗試一下的勇氣都沒有嗎,孔云龍可是逗哏演員,欒云平還是捧哏的呢。孔云龍的口齒不清的確是阻礙了他說書,不過我覺得這不是主要原因,懶,才是主要原因。
對于郭德綱脫離小劇場、許諾皆不實現的問題
對于這個我完全沒有辦法,郭德綱還年輕,誰不想趁著還火的時候多掙錢呢,這個無可非議,小劇場賣多少張票啊,北展賣多少啊。雖然郭德綱老是說自己商業場不掙錢,但是如果真的不掙錢,他也不會去演商業場了,不是嗎?
他這樣到處接活,的確是沒有時間,不僅要商演,還要主持若干綜藝節目,拍攝影視劇作品,為自己的影視劇作品做宣傳,順便還要罵罵狗仔,批批同行……但是我相信只要郭德綱肯演,時間總還是抽得出來的。希望他不要被某些人言中,等到大家看膩了他了,等到他不再是明星了的時候,再回到小劇場,安心編他的原創相聲,說他的單口吧。
所以,自然也沒有解決方法。
以上算是我給看上去依然火爆的德云社潑點冷水,加點冰塊吧。說到底,其實只有一句話,就是建立完善的選活系統和獎懲機制。
在我心目中,德云社的鼎盛時期,永遠都是05、06年的時候,能不能再創造奇跡,就看郭德綱和德云社打算怎么做了。
以上的話算是我的囈語吧,不喜歡的人看了請一笑置之,拋諸腦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愛作秀。
【給德云社提點意見的散文】相關文章:
留份美麗給自己散文12-14
給心靈一個停靠點散文02-03
一場雨把夜給濕了散文11-14
分一點愛給“他們”初中散文04-30
城市房屋拆遷估價的指導意見01-17
文秘撰寫公文擬辦意見的技巧11-10
卑微的散文11-15
清晨的散文11-15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