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飄過故鄉的云散文
居住城市久了,慢慢你會發現碌碌的生活讓我們很少再去關注自己頭頂的那片天空。我們更關注的可能是天氣預報,了解明天會是什么樣的天氣,我們需要穿什么衣服或是否出門前備上雨具。如今我們更有了智能手機,人們的生活開始步入移動互聯時代,縱使我們在路上行走或是等車的間隙,也會低著頭看我們的手機,瀏覽網頁、上微信、發微博、玩游戲,甚至有些時候連身邊發生了什么事基本都不再會留意和關注了,更別說會用愉悅的心情欣賞路邊的風景,至于頭頂的那片天空就更不會有人再去留心關注了。每天都這樣匆匆而過,雖然不停忙碌,卻總感覺內心象少些什么。于是忽然便開始懷念以前那段在生產基地的日子。
2001年4月份我被支隊分配到生產基地當司務長。知道那是搞后勤生產的單位,雖然有些不太喜歡,但還是要服從安排,帶了行李,上了去生產基地的客貨車。到那里后慢慢開始適應和習慣那種沒有規律和軍號的生活。因為是生產單位,不象原來部隊那樣需要操課、訓練,忙完自己的業務本職,組織一下生產活動,相對來說業余時間就比較多,我便可以自己自由在附近活動。于是在那些有閑暇的傍晚我常會到附近的魚塘及稻田邊散步,拿上隨身聽,放上一曲《高山流水》,邊漫步邊聽讓自己的內心隨樂曲起伏。夕陽西下,紅霞滿天,那一輪如血殘陽倒映在并不十分寬大的魚塘里倒也不失是一幅美景。我佇立塘邊,或遠眺殘陽如血,或俯視塘中那十幾尾游動的野魚。天空偶有一兩只灰鶴飛過,在仰望與凝視中,那一刻竟忽然就明白了古人所說的閑云野鶴那種悠遠意境。上看有高天流云,俯瞰有塘中游魚,遠觀有殘陽如血,近聞有蛙鳴陣陣,這是怎樣一種清靜悠然之意境?于是常常把自己沉醉在這樣的景致里,一襲綠軍衣,或立或坐或漫步,我在這樣的景致里看風景,同時又用自己的身影裝飾了這風景。那段悠閑時光成了我在生產基地的最美好記憶。我雖沒有古人閑云野鶴的那份悠遠,卻可以于夕陽西下時坐看云起云落,享受那份置身世外的超然。那時我尚且單身,于是在那樣悠然的日子里我度過了屬于自己青春的四五個夏秋。及至后來我結了婚,有了家庭和自己的孩子,在生活的碌碌中慢慢就遠離了那樣可以放松悠閑的日子。
西北的天高,相對于那些過早開發且工農業相對發達的中東部城市來說,這里的空氣污染相對還較少,所以天尚藍,對于那些飽受霧霾之苦的人們來說,這里倒不失是一方樂土。美中不足的便是云少,尤其是那種白色的流云。于是這藍便多少給人感覺有些單調。外出帶孩子散步偶逢有少許的幾朵如云霧般升騰或是飄浮而過的云彩時,總不免會提示他多看幾眼,讓他看那云的形狀和變幻。他總高興地看,然后形容這兒象奔馬,那個象只羊諸如此類,我們邊走邊看,僅僅是這些許的云彩,就能讓他興奮地觀看半天。每每這時我總會不自禁地懷念兒時故鄉的那片藍天,懷念那高高的麥秸垛,那麥秸垛上躺著無憂無慮看天上流云的少年。那時的天真藍啊,云彩真低,仿佛在那高高的麥秸垛上支上一架梯子我就可上去伸手摘下那棉花團般飄浮的云朵。然而我不會想動手去這樣干,我要躺在那柔軟干凈散發著濃郁麥草味道的麥秸上,靜靜的看那滿天云朵,在那一刻只屬于我自己的世界里,讓靈魂隨那不同幻化的白云一起飛翔。我最喜歡那種象剛犁過的田地的那種白云,有起有伏,連一壟一塹都那么明顯,肥沃厚實地鋪蓋了半邊西天。在這樣的場景里總是讓人不由得想起自家的那一大片農田,因為我家沒有在耕牛,秋天收完玉米后便會找人來犁田,父親請了那些南鄉來的犁田農人來犁地。談好價錢和犁田日期,他們便如約帶了自己的.耕牛和犁耙到來,來到地里收拾好耕牛和犁具便犁起來。那時我喜歡坐在田邊,看那農人扶犁趕著耕牛慢慢悠悠地走動著,于這悠然中他們身后的那片土地便慢慢翻滾起來,一壟一塹,于緩慢往復中慢慢就連成了一片。那已經犁的,和尚未翻過的農田,以及那悠然走動著的農人和耕牛,于無聲息間便把全家人來年豐收的希望播撒于天地之間。現在想來那時倘有相機能用黑白膠片將這一刻定格,又該是怎樣一種田園畫卷?
當然我不能只停留在那一刻,因為天上的云總是在不斷的行走與變幻的,它們不僅會象犁耕過的農田,有時又會從別處飄來一朵白云,象神話故事書上仙人所踩乘的祥云那般好看;有時也會變出這樣或是那樣的幾匹小獸,象元宵節那種叫走馬燈上不斷轉動著的圖案一樣轉動或者不見。但更多時候它們是一直在自由幻化著的,或許什么都不是,但總會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在它們的不斷幻化和自己的不斷聯想中,那云朵一點點飄浮、走遠。在那一刻,自己仿佛躺的不再是一垛麥秸,而是一團白云,讓自己幼小稚嫩的思緒隨那云朵一起飄蕩飛揚。那是怎樣一種無憂無慮啊!那份悠然地躺在麥秸垛上看藍天白云的童真,該是如今這些在城市中長大的孩子們永遠都不可能體會得到的。
于是,當我每每抬眼望著西北這片尚藍的高天的時候,總會有一絲的期盼,期盼這天空能飄來故鄉的云將這城市的天空裝扮,給生活在這樣天空下的孩子們一份天真想象的空間。可惜這樣的想象過于美好,縱使這天空當真飄來了那壟壟塹塹如牛耕過的農田,他們又怎么可能聯想得到這是犁耕過的農田?雖然他們知道所吃的糧食原本是從地里種出來的,卻并沒有見過怎么耕種農田,也從未用自己的雙腳踏進用雙手觸摸過生養自己的那片土地、農田!于這樣的茫然中,我仿佛看見從天的南邊漂過一片來自故鄉的云,象兒時麥秸垛上我看到的云一樣,從天的這邊幻化著,幻化著……慢慢,慢慢……飄向天的那一邊,直到不見……
這一刻我忽然想起年輕時曾讀過的徐志摩的那首叫《再別康橋》的詩,依稀記得那詩意仿佛也是與故鄉有關的,只不過他的故鄉是南方水鄉,而我的故鄉則是北方小鎮。那詩中仿佛也是提到過云彩的,于是我把它從網上搜了來,復制粘貼到這篇小文的結尾,讓我們一起在詩人用詩所創造的意境里回味兒時的故鄉吧!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天邊飄過故鄉的云散文】相關文章:
人生就像飄過的云勵志文章06-17
天邊那片淡淡的云散文11-12
故鄉江南散文04-30
陌生的故鄉散文欣賞11-13
風的寂寞,云知道散文11-15
云在夢里停泊散文11-05
故鄉的老瓜瓢散文12-15
豫北名山云臺行散文11-19
故鄉,蕭條是你的含義散文12-01
云逸荷心,月照花影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