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愛散文
我家的小狗叫“小可愛”。
鄰居有天撿到一只小狗,問我要不要,我有幾分猶豫。因為兒子特別喜歡狗,見狗不挪窩。我是怕他玩弄死小狗或者被小狗咬傷。沒事找事。
再看看小狗,只有我手掌般大小,一身濃密的黃褐色卷曲的毛,瑟瑟發抖。小黑豆似的眼睛,楚楚可憐。它太小了,此刻,它應該蜷伏在媽媽身邊,吃奶撒嬌。
我不喜歡小動物。緣自于我的童年。童年時代,本來是很喜歡小動物的。家里喂過小雞。還記得用破瓦罐,鋪上厚厚幾層麥秸,把漲紅了臉抱窩的母雞放進去,挑選好受精蛋,整整齊齊碼好。我觀察過,母雞特別聰明,抱窩的母雞更聰明。它會用爪子把雞蛋翻均勻,使每個雞蛋感受到翅膀和腹部的溫暖。暖雞蛋時,母雞是不允許靠近它的瓦罐的。小雞出殼更是美妙。“啪”,殼裂開。有時能聽到啄殼聲。剛出來的小雞很難看,濕漉漉的趔趔趄趄,站都站不穩。數分鐘之后,羽毛變干,腳下有力,開始東張西望啄食,并且發出“嘰嘰”之聲,或嫩黃或烏黑或褐紅,可愛至極!那年的小雞,有二十一只。母雞帶著小雞在院中游蕩,煞是壯觀。可是,有一天我放學回家,抓把小米要喂它們。剛剛活蹦亂跳啄食。轉眼間,倒地,暴斃。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我眼前,瞬間消失,尸橫小院。我除了哭泣,別無他法。那一次,至今我還牢牢記著,留給我更多的是恐懼。小雞們死于雞瘟。深深嘆息生命的脆弱。從此,不再飼養小動物。傷不起!
然而,家里種著十幾畝田,養了一頭牛,用來耕田搬運。那是一頭年齡不大的黃牛。但是,對我來說,就象魯迅說的,牛,是高等動物。大人們忙,我就肩負起喂牛的職責。軋好的棒子秸,拇指長短,和玉米面,摻水,倒在石槽中,用木棒攪和均勻。其實,喂牛也要技術。牛,愛吃玉米面。等不到攪勻就下嘴。所以,喂牛時要快準狠。“快”,是所有動作一氣呵成,不給牛可乘之機;“準”,各種飼料準確把握量,使攪拌好進行;“狠”,還要時不時狠狠打擊一下牛頭,以懲戒它的貪嘴。即使如此,還是有一次,牛把我氣到了。那天放學回家,牛掙開韁繩,自個把腦袋伸到盛玉米面的紅瓦缸里。牛頭大,缸口小,它進去了,卻出不來,撅著屁股,翹著尾巴,四蹄亂踢踏,地上已經有深深的劃痕。我哭笑不得。從此,特別厭煩動物。
時隔這么多年,孩子也長大點了。從心底來說,并不排斥小動物。和家人商量,留下小狗。女兒給它起名叫“小可愛”。“小可愛”,初到我家時,它一直都是瑟縮著。吃東西,吃的是米粉。火腿腸都吃不了。看來它的確太小了。
算起來,這一個多月,“小可愛”帶給家人的`更多是歡樂。我們已經把它當作家里必不可缺的一員了,想必“小可愛”也把我們當作一家人了吧。前兩天,老公把“小可愛”關到大門外,它就一直在門口趴著,狂吠。鄰居說想把它趕到她家,可小狗就是不走。抓不住。趕急了,繞個圈,又回到門口。一直等到我們下班回家。小狗搖著尾巴來回跑,很興奮。
那天,老公說,咱家小狗特聰明。我懶得看它。老公就招呼孩子們。我跟出去一看。真沒有想到。一個多月的小狗,這么聰明。原來吃完晚飯,小狗啃了兩塊肉骨頭。大家怕它餓著,又喂了一根火腿腸,小狗把一根火腿腸撕成三節。一節藏在柿子樹下。一節埋在兒子的沙堆里。沙堆,是特意在院子里留給孩子們玩兒的。一節藏在葡萄架下。哈哈!小狗比人還會過日子,吃不了,藏起來。只聽說過狡兔三窟,沒聽說狡狗三藏。老公說要逗逗小狗。就用兒子的沙灘鏟挖沙子里的火腿腸。小狗急了。用爪子抓小鏟子,用嘴咬老公的褲腳。來回打轉轉,鬧騰。老公本來是逗小狗的,看小狗那急急的樣子,只得作罷。
兒子女兒,只要一放學,進門第一句話“小可愛在哪兒?”然后就是抱著小狗,給小狗洗澡,用吹風機吹干它那卷曲黃褐色的毛,用梳子疏通。現在我覺的小狗小伙伴真好。對孩子們來說,不用看電視費眼。更有愛心,可以和小狗和諧共處。可以積累快樂童年和寫作素材。
感謝“小可愛”!
【小可愛散文】相關文章: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初戀散文11-18
水巷散文11-17
陽臺散文11-17
閑言碎語散文11-16
想你散文11-15
花期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