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絮語散文
年,就這樣開始了,沒有預約,不知不覺。
今天已是大年初一頭一天,上午10時左右送走了來去匆匆的小叔子一家三口,原以為他們至少是吃了晚飯再走的,誰知走馬燈似的要走,說時間排不開,還得七姑八姨急著趕別的場子,也不知顛三倒四的我可是招待好了他們,好在都是一家人,沒說道吧,我就這么給自己打圓場。
他們走了,屋里就只剩了婆婆、他、我和看著電腦視頻眉開眼笑的女兒了。婆婆和他在看電視,我在收拾屋子。
當我旋風般收拾好滿屋子的錯亂之后,我有點累了,我想休息。我沒躺在床上,而是直挺挺地躺在臥室床沿下的地板上,象硬板床一樣,還有一層地熱的溫暖,真的好舒展,我之前怎么就沒有想到過呢,這是我有床以來頭一次做這樣的體驗,可見靈機一動或突發靈感是真有的事兒。這讓想起在娘家時睡硬板熱炕頭的好處來,可惜爹娘沒了,還哪里尋得那藏著爹娘溫暖的熱炕頭兒?只有那寒山崗上,黃土垅中孤冢一堆和兒女們生命不息的滾滾思念了……
過了除夕,過了初一,這年也就算大致過完了,于我如今這“年”的意義,怕也只剩除夕這道景兒了,之前所有準備,所有的熱情似都是為著年三十這一頓年夜飯的'熱鬧,之后便如“人走茶涼”一般恢復了往常。
不用細想,大家怕也有相同的感覺吧,如今這年愈發地平淡無味了,若不是有頓年夜飯跟著,有臺春晚支著,有漸次稀少的鞭炮聲撐著點氣氛,就沒什么味道了吧。只是從那游子盼歸鄉的匆匆步履里和思家心切的眼神中,還能讓人感受到,春節放假可以借此看望爸媽。沒了爸媽的我,可還用回家?家的一切感覺就是有爸有媽!春節屬于有爸和媽的孩子,屬于有孩子的爸和媽!于我有什么相干!
但到底是有一點相干的,他還有媽,他的媽也是我的媽,有媽就得有點過年樣兒;我還有孩兒,有孩兒也得有點過年的樣兒。生在俗世,都是俗人,過著俗生活,脫不了俗關系和俗氣兒。呵呵,俗著吧。
年,這是哪朝老祖宗留下的俗呢,真是自累又累人,此一層;但也感謝這“年”,否則于我們這樣上班族而言,哪有這長的“年”假呢?累的同時,也可休息,也可作過往的回憶和未來的思索,此二層。三一層,如今這年頭兒,都是人心隔了肚皮,平素里忙不完的忙東忙西,也沒什么閑功夫串親走朋的,借著這一檔子節期,倒是可以補一下親情、友情、愛情的溝通并藉此觀光南北東西的風景,這又是“年”的貢獻了。
這樣一想,利大于弊,無利不起早,感謝有年,讓我吃飽了還留下這“年的絮語”。
【年的絮語散文】相關文章:
年的況味散文欣賞11-19
十年的散文11-07
年味散文11-19
蹉跎五年散文11-18
那些年我走過的日子散文05-03
七年之后散文11-13
千年之戀散文11-13
那些年,你曾是我的紅顏散文11-14
又是一年春草綠的散文11-30
被淹沒的萬年橋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