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麻雀散文
小學時候,看了電影《茶館》,那時也看不出啥名堂,就稀罕電影里的鳥籠子和斗蟋蟀。第二天,在學校里,話題最多的就是電影里的人把鳥養在籠子里,還到處提著轉悠,于是,小伙伴們開始商量,咱們也抓上幾只玩玩,麻雀理所當然地成了獵取的對象,因為麻雀比其他鳥多,到處都是,而且看起來很笨。
那時候已經是八十年代了,麻雀作為四害之一的冤案早已昭雪,但是,在農民眼里,仍然不待見這個小東西,因為經常偷吃糧食。因此上,我們準備捉麻雀之舉估計不會收到大人阻攔,可就是有一個討厭的傳說令小伙伴們有點小煩惱,據說,小朋友的手抓過鳥后,就不會寫字了,好在有一位發小曾經摸過麻雀,仍然會寫字,大家便寧可信其無了。為了不因為抓鳥受到老師的批斗,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偷偷摸摸中進行的。
怎么抓?經過商量,一致認為閏土就是師傅,閏土法最合適。到了周六,下午就不用去學校了,強子家院子大,爸媽下地后家里就沒人了,地點就定在了強子家。鳥籠子是我提前從二爺爺家偷來的,經過文革的洗禮,鳥籠子已經很稀罕了,二爺爺是藏在地窖里,把地窖的口封了十幾年,才保存下來的,我趁他睡午覺時偷了出來,藏在強子家的柴房里。捕鳥的“工具”都是強子家的。人到齊后,關上大門,用一根半尺長的木棍把竹篩子的一邊支起來,木棍上綁上長長的`繩子,一直拉到房子里,我們埋伏在房子里,放下門簾,篩子下邊放了半把小麥。成十只眼睛從門簾的縫隙里緊盯著外邊,幾只麻雀飛來了,看到麥粒后,并沒有鉆進去吃,而是在觀察,等了好長時間,我們的脖子已經發酸時,只有兩只膽大妄為者成了我們的獵物,正所謂“鳥為食亡”!
關進籠子,麻雀不像電影里籠中的鳥兒那么安靜、坦然,一放進去就在籠子里面橫沖直闖,撞來撞去,后來無果,便漸漸安靜了,我們給里邊放了些麥粒,小杯子里倒了些水,掛在柴房里,便玩去了。第二天,再去看時,發現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水和麥粒竟然沒動,兩只麻雀耷拉著腦袋,沒精打采,四只絕望的眼睛毫無表情地看著我們,卻沒有一點乞求的意思。大家正在納悶時,白發蒼蒼的二爺爺矗立在了大家身后!昂呛呛呛恰,連續四個四聲的呵,間隔不大不小,顯然,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未能逃脫他的法眼,怪不得人們把他叫“半仙”。
“廉者不食嗟來之食,說的就是麻雀。你們偷籠子,抓麻雀,我都知道,放了吧,這家伙雖然吃住都不講究,也飛不了多高,沒有鴻鵠之志,但是它們很有氣節,養不了的,它們寧肯餓死也不會開口吃食的,我見過多少人都試圖和你們一樣,沒有一個成功的,好多麻雀一開始就會撞在籠子里邊!倍敔斵壑┌椎暮,說得我們目瞪口呆!白惨埠茫^食也好,它們是為了自由。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呵呵呵呵!”
我們懷著歉意打開籠子,兩只小小的雀子好似來了精神,倏地一下就飛了出去,我們瞅著它們,它們越飛越遠,變成了兩個小黑點,消失在自由自在之中。
【自由的麻雀散文】相關文章:
麻雀說課稿04-28
小麻雀的故事01-19
麻雀模仿蒼鷹的故事01-19
謎底是麻雀的謎語05-09
狗和麻雀01-26
小麻雀的自述作文04-08
鳳凰和麻雀的神話故事09-02
糊涂麻雀媽媽的寓言故事11-07
《麻雀》語文教學反思11-03
《小麻雀》相關教學資料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