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蛹西瓜夏的夜散文
民國時期,我國有個省份,叫“熱河”,望文生義吧,定是很熱的,到底是夏天熱還是冬天熱呢?沒去考證,但熱河省承德避暑山莊是在夏天有涼意的,所以就成了京城官宦商賈修身養性必去之地,小老百姓沒那么多盤纏和時間,就呆在家里和日光相抗衡和汗水共患難,在這斗爭的過程中還有些樂趣來。
夜間,凱旋得勝的太陽回山里睡覺去了,汗水在水龍頭的沖洗下也告別了額頭臉龐胸膛和脊背,人們就懷著更大勝利的心情穿上大褲衩和拖鞋和家人一同去樹林里捉蟬蛹。為什么要趨之若鶩捉蟬蛹呢?止津慰舌犒賞胃腸故也。
蟬蛹在我們當地被稱作“爬叉”,為何有此稱呼,看來還需請教博學多才的先生,可家鄉的人都沒誰有閑暇去獲取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大家都忙著去捉它。蟬蛹是爬行動物,絕大多數在夜間從土地里鉆出,然后開始在地面上在樹干上緩慢爬行,尋找合適的樹枝樹葉開始蛻變,靜止一個小時或許半個小時,蟬蛹身體開始膨脹,后背開裂,蟬的'頭擠出它原有堅硬的殼,定是太累了,它將自己的身子倒掛在自己所蛻的外殼上,身體和翅膀都白白的嫩嫩的,柔軟的尾部在蟬完成由爬到飛之前,一直堅持和蛹殼在一起,脫殼后的蟬倒掛兩個小時三個小時的過程中身體和翅膀逐漸發黑發硬,在不經意的一剎那,它猛一抽尾部,身體完全從殼里解脫出來,在往地面跌落的瞬間,迅速舞動起翅膀高傲的飛了起來,它回首望望停留在枝頭的自己的殼,孤零零地紋絲不動地呆在那里,它想什么?多像走出校門踏進社會的興奮青年——多情了。反正在會飛的剎那間可聽到蟬高聲鳴叫的,是那么鏗鏘嘹亮,特別在夜間能讓無限羨慕的人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黑而渺茫的蒼穹。蟬蛹能光榮順利地將自己拖運的蟬由地下帶到樹梢,是它的驕傲,但有一部分卻中途遭受不測,當遭遇蛇狗,總所周知,蟬蛹味道鮮美手足無縛小蟲之力,就會成為對方腹中之物,即使長得很難看的癩蛤蟆,也絕不會放過享受美餐的機會,萬靈之長的人呢?如我,在陽光退去余熱在淋雨洗去汗水之后,拿著瓶罐拿著竹竿長棍和手電筒開始了專項任務:一心一意捉蟬蛹。在地面,在樹干,在樹枝,在草叢,我在燈光的幫助下,可發現金黃色的蟬蛹在不同的部位為同一目的努力。妻子、兒子不停地喊:“這兒有個。”讓我驚喜不斷。盛蟬蛹的瓶子也逐漸沉重,伴身左右的小狗,汪汪叫,它吠聲針對長滿尖刺的刺猬,那刺猬很驚恐地對付著敵人,如女屏友待不懷好意的對方。無意踩踏到的野草將露水濺到膝蓋腳踝,涼涼的,愜意至極。
更愜意至極的是在捉蟬蛹獲取碩果之后,迎著如意的晚風,來到西瓜地里,找西瓜解渴。捉蟬蛹的時節正趕上西瓜的成熟,夜間用手電筒一照,在瓜秧中凸顯的西瓜個個都惹口水的,看看瓜須(瓜蒂附近類似胡須的蔓,根據它的顏色可判斷瓜的成熟度),摸摸瓜皮,挑揀一個掰開,幾個人蹲在瓜田瓜秧間,低頭猛啃,哧溜哧溜,驚得瓜秧草叢間的蟋蟀蟲兒屏氣斂聲,專注眼前的吃客們,在瓶子里的蟬蛹們相互疊壓著,努力地往上攀登企圖擺脫牢籠,可一次次徒勞,飛天夢也就無法實現,只能眼睜睜看著吃客腮邊殘留的鮮紅瓜瓤和黝黑的瓜子并很無奈地聽著吃客打出的嗝……
【蟬蛹西瓜夏的夜散文】相關文章:
幽幽的夏村散文11-03
遠方的夜散文11-16
夜的訣別散文11-08
夜散文欣賞11-18
春夜散文11-17
晨夜散文11-03
永不終止的夜散文04-30
夜近黃昏散文11-13
春夜短文散文11-11
獨享寂寞夜散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