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雖然,處暑前后我國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貴陽一線以東及以南的廣大地區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區日平均氣溫仍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處于夏季,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就是說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到此為止了。處暑以后,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干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處暑吃什么?
生活常識告訴我們,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8月的22日或23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那么,處暑吃什么好呢?跟著小編的文章往下看就知道了。
健康養生專家說,從處暑開始就正式告別夏季了。并且氣溫也會日漸下降,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處暑吃什么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呢?
1、注意滋陰潤燥。養生小常識指出,處暑后的天氣多半以干燥為主,因此這個時候就應該多吃一些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除此之外飲食還應該以清淡為主,隨著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梨、葡萄、西瓜之類的水果,以此來滋陰潤燥。
2、多吃有酸味的食物。進入秋季后肺經當值,中醫養生專家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因此在秋季應該適量的多吃些酸性食物。過一段時間后,橘子和山楂將要成熟,這個時候不妨多吃這兩種食物,以此來達到保肝護肺的功效。參考: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3、補充維生素。秋季必須要多吃些含有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西紅柿、鮮辣椒、茄子、馬鈴薯等,這些食物能補充人體營養從而避免受到燥邪的侵害。同樣還需要多攝取些堿性食物,比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的蔬菜等,這類食物同時還含有豐富的水分,是秋季里必不可少的食物。
4、適量攝入優質蛋白質。秋季養生小常識認為,蛋白是我們人體的生命基礎,因此不管是夏季還是秋季,都應該保證優質蛋白的充分攝取。比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及豆制品等,秋季是一個增液養津的特殊時段,因此適量的增加一些蛋白質可提高免疫力。
5、注重加溫食補。秋天怎樣養生?到了秋季食補是最重要的一種養生方法,特別是對于一些老有慢性病等特殊人群。在秋季可以適量的吃一些屬溫熱性的食物,比如鮮辣椒、雞肉等,如果有喝酒習慣的話不妨適量的少喝一些酒,其中白酒、黃酒是最適合的選擇。
6、拒絕燒烤。秋季氣候變化大,而且還干燥,而辛辣燒烤類食物大部分都燥熱傷津液,這些食物會嚴重影響到人體健康。因此在秋季對于這些辛辣類食物一定要拒絕,比如辣椒、生姜、花椒、蔥、桂皮、酒等,同時也不要吃得太油膩。
處暑吃什么固然重要,但怎么吃也要提高重視,只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