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聲聲散文
那一聲聲嗩吶,嗚嗚咽咽,如泣如訴。
長長的送葬隊伍,一點點挪移,滿目皆是刺眼的白,孝衣、孝帽、孝條,在獵獵秋風中翻飛飄舞,把這種凄涼的景象飄逸的更為凄清。秋雨剛剛離去,麥田村莊到處都是濕潤潤的,風翻過一拃高的嫩綠的麥苗,一輪輪綠波翻涌滾動,空氣是清冽的。膝蓋跪在冰涼的柏油馬路上,那種冰涼從骨縫里深入骨髓。女人是不允許進入墳地的,馬路上白壓壓的一大片,我們跪在路上等待逝者入土為安。
嗩吶聲再次響起,嗚嗚咽咽,這一次是在下葬了,很快看到一鍬一鍬的土揚起來,男人們都站了起來,女人們也站起來,孝衣解開,孝條拆散,擦頭布丟掉。就這么一捧土一把灰一個人一輩子終結了。我又一位親人離我遠去了,愿逝者安息!
回去的路上我耳畔響起的仍然是那一聲聲凄凄切切的嗩吶聲。
很小的時候村子里沒有電視沒有文藝活動。看埋人似乎成了最大的全民性的活動了,為了看埋人甚至連飯都不吃,還記得當時能跟隨送葬的隊伍走幾條街一直趕到村口。一只條凳橫放在十字街口,上面放兩盒香煙,吹喇叭的那些“走事”的.民間藝人就要在簡單的二胡、嗩吶、銅鑼、喇叭、笙簫中開始咿咿呀呀的哼唱,我不知道他們唱的是何種曲目,只記得那些人唱到興致來的時候就會眉飛色舞,甚至站在條凳上吹唱。曾經很是納悶,幾片薄鐵幾個竹管就能打造出那么動聽的曲子,沒有多少文化活動的時代啊,連喪葬也成為一場盛宴,那個年代的精神生活是多么蒼白,然而這一切都是曾經了都隨風飄散了!那時對于生死沒有什么概念,就和看電視劇一樣平常稀松。
等我讀高中之后就對這種喪葬儀式失去了興趣,現在想起來那是因為我接觸到了更廣闊的外面的世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歲月的流逝,我不得不參與到這些活動,我愛著的長輩或者愛著我的長輩已經永遠的離開我了,一抔黃土就是他們的家了。
那一年,同學出差回來告訴我他發燒躺了幾天,我的心有一種刺痛的感覺,這么大的人了,都不知道好好照顧自己?那一年,當得知我的朋友生病時,我的心是一種絞痛的感覺,我們朝夕相處,你怎么會生病呢?是的,這幾年,尤其是人到中年,對于生老病死來說可以用“司空見慣”來修飾,然而總有一些不舍一些留戀,慢慢地才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吧,好好珍惜吧!
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任誰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曾經的困惑不解甚至于害怕恐懼現在變得那么地可以坦然接受了。所有的所有都變得輕輕的淡淡的,如煙云一般消散了。
但是不是所有的往事可以隨風飄散的,有些東西總是縈繞在心頭眼前,遠遠不是揮揮手可以別離擺擺衣袖可以灑脫那么簡單,那一份情感的煎熬不是誰都可以讀懂的!
收到彩文老師寄過來的書籍,翻開薄薄的紙頁,一股墨香撲面而來,那些熟悉的語言再一次呈現在面前。曾經的迷茫與任性是那么清晰地浮現了,我會把一些囑托和交流牢牢記在心間,我知道我一路前行,有多少人在默默關注,我的文字不出現你的名字,不是我忘記了,而是我印象太深刻了,牢牢印在我的腦海中無法抹去。有一個人可以影響或者改變一個人的精神狀貌,那種人只能被稱作“導師”,所以在我最無知最凄迷時我會找到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傾訴,“真可惜,太不幸!”是如此懂得!深夜發來的信息是無需回復的,但是暗夜之中給人的溫暖卻是別人體會不到的。
寫下些縹緲的文字,只有自己心中最清楚,所有的酸澀和痛苦都會過去的,一些難以排遣的不好的情緒也是如此。最為艱難的時刻是連唾液也是苦澀的,那種日子的苦楚是需要靜修的。我問佛:人為什么會有煩惱?佛說:世間無事,煩惱來自逞強。所求太多,心就無處安放,學會放下,心就向上。放下,就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所有文字是積極向上的,情緒也有低迷的時刻。在迷茫中宛如在暗黑的大海上行進一般,脫離陸地總有不踏實的感覺,風浪之中的顛簸和飄蕩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這一次,我雙手合十,靜默。深深思念在內心深處,心有千千結,情有絲絲縷,那些思緒我怎么可以理得清呢?惟愿一些情緒也可以隨風逝去,往事終究會如煙如風消散。
那些往事終究都會成為往事的,耳畔是那一聲聲的嗚咽,嗩吶聲聲,嗚嗚咽咽。
【嗩吶聲聲散文】相關文章:
聲聲慢03-13
《聲聲慢》原文03-13
《聲聲慢》賞析03-13
《聲聲慢》李清照03-13
李清照《聲聲慢》03-13
李清照《聲聲慢》鑒賞03-13
《聲聲慢》古詩鑒賞06-08
宋詞聲聲慢賞析05-17
李清照《聲聲慢》賞析03-14
語文《爆竹聲聲》教學設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