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母親散文
等到我驚醒過來,母親的身影已然從我的夢中消失,雖然是那么的短暫,但一份悠悠的溫暖依然在胸間回蕩。
兩年了,盡管人事的艱難讓我疲于應付,但時常會憶起母親離去時的那一幕,心中的那份痛便徹入骨髓,不是經歷了人世最慘痛事情的人,是無法體會到的。
是我忽視了母親一生的苦難,抑或忘記了母親無以回報的無私付出嗎?為什么兩年來我很少夢到母親?今夜,我分明看到了母親慈祥的面容上所顯露出來的,一絲不易察覺的慍色!
一種深深的愧疚,促使我要為歷經了一世苦難的母親,寫下些略帶沉重的文字,以示永遠的紀念。
打從我略能記事起,便從母親的口中知道了她許多的經歷。
母親出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她童年的經歷便是中華民族苦難的縮影。母親一生下來就遭受了太多的冷眼,因為家中子女多,難以養活,她六歲就做了童養媳。來到我家后,她的命運并未改變多少 。
我爺爺——他在我出世前多年便已去世,是一個苦命的人,身體殘疾,飽受家族地主的欺凌,唯一的女兒幾歲就被逼賣掉,妻子(我的奶奶)被逼改嫁,導致他脾氣暴躁。母親在我家,八歲就要煮飯。那時的她矮小瘦弱,因為夠不著飯甑,煮起飯來只好搬凳子把飯從鍋里撈到甑子里,因此常常把飯弄到地上,為此沒少挨打挨罵。有時還會從凳子上摔下來,跌個鼻青臉腫。除此之外,她還要做許多事:洗衣、砍柴、下地干活、侍奉殘疾的公公……
童年的經歷,使母親養成了勤勞、獨立、好強的性格,縱使到了古稀之年,也依然如故。
母親和父親成家時,家中僅半邊老屋,晚上睡在里面可以看見大半個天空;幾只舊碗,有的缺口斑斑;一口舊鍋,早已缺掉小半邊。
那時候父親在大隊里當干部,常常不在家。母親獨自帶著幾個孩子,艱難地操持著整個家,她天不亮起床,忙完家中的所有事情,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一口,就跟著生產隊其他人出工。
母親很能干。為了多賺工分,母親干起活來就像是一個拼命三郎。當時在生產隊,成年男勞力每天的工分是八分,婦女的是六分,全生產隊只有母親的工分跟男勞力一樣——八分。
若是到暑假的雙搶——早稻的搶收和晚稻的搶插,母親就更加的忙碌。那時為了加快勞動進度,生產隊里常常會把稻田的收割與插秧以每畝多少工分承包給個人,名叫“放衛星”。為了多賺些工分,母親常常半夜就起來下田收割、插秧,有時實在忙不過來,會把哥哥姐姐也叫去幫忙。
傍晚的時候,我常常坐在老屋的大門口,等候母親收工回家,比我大四歲的姐姐便在屋里給妹妹洗澡。我眼巴巴地看著夕陽緩緩沉沒在山的另一邊。就在那時,我開始朦朧地品味到孤獨,那種滋味,深入骨髓,并伴隨著我成長。直到夜色深深,母親才回來,零亂的頭發、沉重的步子,拖著滿是疲憊的身影。回到家,她又開始忙碌起來:摘菜、弄飯、剁豬草、煮豬潲、喂豬……直到我們飯后開始睡覺,她才開始洗衣服。那段歲月,我們常常伴著母親有節奏的洗衣聲進入夢鄉。
因為人口多勞力少,我家的'生活一直過得很艱難。母親一直不舍得為自己添件衣服,給子女添的衣服,也總是大的穿了再給小的穿。逢年過節,難得置辦些葷菜,母親也總是舍不得吃。
我從小就比較調皮,但在母親的影響下,依然養成了勤勞與節儉的習慣,并伴隨著我的一生。
后來,哥哥姐姐都相繼成家,我也師范畢業,離家參加了工作,兩個妹妹遠赴廣東打工,家中只剩下父親和母親。1994年10月父親突然去世,母親悲痛欲絕,一下子顯得蒼老了許多。
父親的去世,使原本就身體不好的母親,變得更加的體弱多病。原本好強的性格,因時事的滄桑及年齡的關系,逐漸趨于平淡,脾氣也變得更加溫和。但她仍然一個人在家種著幾畝地,我們只在農忙時回家幫幫。
1998年,我結婚成家,總算了卻了母親的一個心愿。婚后,每隔一個月,我和妻子都會回到幾十里外的老家,去看望仍堅守在土地上的母親,給孤寂的母親一絲慰藉,直到兒子的出生,也依然如故。
上世紀末,經人介紹,母親信上了當時民間流行的一種信奉基督的宗教(有許多迷信的成分,與基督教有很大區別),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做功課(跪著禱告),有時還要到別的地方去做功。幾年下來,母親心態更加趨于淡然,身體也竟然奇跡般的變得硬朗起來,做事、走路顯得非常輕快。當時,我為母親的健康感到由衷的高興。
20xx年下半年起我在縣城私立高中一年,兒子也隨我進城讀書,為了便于照料兒子,我接母親來住,可她很不情愿。勉強住了也不安心,心中總是時時牽掛著鄉下的老房子和菜園,每每一到周五,吃完早飯就急著要走。老人對鄉下老家的依戀,那不是年輕人能完全理解的。所以母親住在城里時,常因為閑而感到渾身不自在,她常會唉聲嘆氣,或者就整天的默不做聲,一副寂寞與無奈的表情。為此,我常捫心自問:這是在讓母親享福還是遭罪?可一回到鄉下老家,母親就恢復了那分自在與鮮活,與在城里判若兩人。
如今母親已經離開了我們,這份痛一直深入骨髓!并且將永遠的伴隨我。
母親活著時,我常常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并沒能真正地盡盡孝,總想著以后自己有能力了再來盡孝。可是,沒想到健朗的母親終究未能等到這一天!這份無法彌補的孝,將成為一根無情的鞭子,抽打著我的靈魂。
附:《母親》
一抹殘陽,在塵埃中翻閱往事,
母親,站在村口眺望的是您嗎?
禾苗青青又一年,您的思念也跟著茂盛,
我一直以羞愧之心,懷想您十月懷胎之苦,
可是 傳統的母親,您的沉默與孤獨,
一如村口的千年古樹,今夜,又有誰比我更痛心,
一支廉價的香煙,點燃所有的懺悔,
讓我在晶瑩的淚光中,望見母親滄桑的眼神,
母親啊,繁華在一炷殘香中落盡,
鄉村的風景線,正泊著您的憔悴,緩緩下沉。
【永遠的母親散文】相關文章:
永遠的母親現代詩04-20
散文:永遠到底有多遠12-14
愛若有呼喚,幸福便永遠都在散文12-05
讀《永遠的琥珀》有感10-26
永遠的同學700字04-14
永遠的同學心情日記03-07
努力永遠不晚的勵志文章06-27
永遠的唐詩宋詞范文05-24
永遠的文明黑板報內容03-02
永遠的身影現代詩歌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