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溫暖的日子散文
餐桌上有一碗毛豆,拿起來嘗嘗,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記憶銀行里,有老院子的味道,毛豆就是其中一種。
我還在很小時,院子里會有好多農作物,毛豆是夾帶種在玉米地里的,這東西不挑地,撒在王米間隙里,就長成了。收割回來,就堆在院子里暴曬,小豆豆就自已跳出來了,家中三個女人齊上陣,奶奶整天地忙院子里的毛豆,媽媽上工回來也是忙,我就在里面翻跟頭,為玩而忙得不亦樂乎。她們摘豆,我也摘,她們干啥,我都會湊熱鬧,沒人顧上管這個瘋丫頭。奶奶愛我,總護著,媽媽也愛,沒時間管,一家老小的'活計,都要干出來。
那年代能吃飽,就相當不錯了,廚房里有個籃子,總是高高的掛在房梁上,每次看見它高高在上,我就絞盡腦汁,想把它拿下來,可我個子小,站在板凳上也拿不著,那里面有好吃的——白面饃饃。家里平時大多吃黃面饃,高粱面饃,黑面饃。有時好點吃金裹銀——白面一層黑面一層的那種。純白面饃太少見了,那是留給爺爺吃的——家里最有權威的人。當然了,我最小,也能在奶奶那里蹭上一點,至于哥哥們,肯定奶奶也給,她永遠愛孫輩們,她自己舍不得吃這,也舍不得吃那。也就奇怪了,她一生無大病,活到了九十歲。從來沒見她閑著,眼里全是活,心里全是家人,就這么一個神奇的老太太。
老爸要上班,老媽要上工,三個哥哥們上學去了,我也想去,可是太小,我就黏著媽媽,一個勁地要上學,媽媽只好讓三哥帶我一塊去,坐在哥哥和同桌的中間,別提多神氣了。那時老師很負責任,也很寬容,大帶小很常見。每天跟著小哥上學,是最開心的事,也許,只有那個年代才有這風景。
爺爺是家里的長者,爺爺干的活,方圓幾里沒人會干,他會織麻袋,他有一個織麻袋的木頭紡車,每次要放線時,我跑得最快,他用手搖櫨子,把粗線織成二尺寬的厚布塊,大概有三米長,一對折兩邊用大針一縫,就好了,有時會織成彩條,還挺好看的。這些麻袋最終去了哪,至今對我是個謎,過去如果賣東西,會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家中八口人,糧食太欠缺了。
最有創意的是老爸,他在那個年代,給自己組裝了一輛摩托車,油箱像大西爪那么大,跑起來馬力很足。有一年村里發大水,摩托車讓淤泥埋沒了,救援部隊發現它時,已在半里外,弄出來這么個大家伙,可把他們樂壞了,圍著它津津有味地評論著,好奇心爆棚了。
記憶的銀行里存的,全是大人的辛苦,和童年的歡樂,一生取之不完的精神財富,要好好地存著,時不時,拿出來細細品味其中的味道,夯實自已的生活方向。
【那些溫暖的日子散文】相關文章:
那些年我走過的日子散文05-03
那些日子里心情日記01-25
那些逝去的日子高二作文08-06
沒有你的日子散文11-21
那些希冀的等待散文04-29
閑日子散文欣賞05-02
無夢的日子短文散文11-05
等待回憶的日子散文欣賞04-30
紀念那些重蹈覆轍的日子勵志文章06-20
溫暖的雪散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