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讀后感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題記
這是看完這部電影后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Chris Gardner的兒子喜歡籃球,Chris Gardner總是有時間就陪他打籃球。Chris Gardner開玩笑的告訴兒子你以后打不好籃球的就想我一樣泯然眾人。。他的孩子不開心了,于是Chris Gardner用這句話告訴兒子:“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they manna tell you you can”t do it.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Period.”
這部電影是朋友推薦看的,他告訴我“每次懷著不同的心態看時,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我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的。。。因為總是覺得自己會是世界上眾多不幸福人當中的一個,越長大可能就越不開心啊,抓不住命運,把握不住自己。。。
動人的名字:“當幸福來敲門”,卻沿著荒涼與悲戚的路線走著。一個黑人的主人公,只是有簡單的簡歷:“別人的簡歷很長,我的只有三行,因為我只能寫到高中畢業。”
我生活的這一部分叫做搭公車”——故事開始。
“我生活的這一部分叫做冒傻氣”——發現在自己面試時幫自己照看掃描儀的嘻哈女孩帶著儀器跑開而將其追回。
“我生活的這部分現在的這一部分叫做疲于奔命”“幸福自己會來敲門 生活也能得到解脫”。
“我就是這樣一種人——你向我提問,如果我答不上來我就會告訴你‘我不知道’,但我保證我清楚該怎樣找到答案,我會找到答案的”。面試官說“假設有個人不穿著正裝就跑過來面試然后我卻錄用了他,你會怎么評價?”“那他的褲子一定很考究”——面試時的機智回答。
“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父子在籃球場。“你有夢想的話你就得去捍衛它”。“那些自己沒有成材的人會說你也不能成材”。
“我生命中的這個階段這個很短的階段叫做幸福”——成為了經紀人。
Thomas Jefferson mentions happiness a couple times i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May seem like a strange word to be in that document, but he was sort of… He was an artist. 托馬斯·杰斐遜在“獨立宣言”中幾次提到“幸福”這個詞,這個詞出現在“獨立宣言”中似乎有些怪異,但是他似乎是個……是個藝術家。主人公一直在追求幸福,妻子因為他的窮困離開他,差點把孩子帶走。他最在乎的就是孩子,但是他沒有錢。。當他費勁千辛萬苦得到了對他來說意味這幸福的工作時,命運跟他開玩笑,原來有六個月的試用期,他真的很難撐過去。。為了付得起房租,他選擇了一邊做一個試用生,一邊繼續他的可憐的推銷。。。當他驚喜的賣出了幾臺儀器的時候他感覺到幸福來敲門的時候,命運再一次欺騙了他———毫無預兆的這一次他僅有的幾乎所有的積蓄都被當作稅突然收走了。。此時的他,什么都沒有,盼望著用賣儀器的錢付房租給孩子買禮物熬過這段時間的他發現自己似乎走上了絕路。。。There is an I in "happiness",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It”s an I 。是的他或許會這么問自己:“ 幸福的幸里面是一個“幸”,不是一個“辛”。或者理解成,Y=Why=為什么,I=我。幸福里面沒有為什么,只有我。 ”他被趕出去了,兒子還很小哭著說不離開。。。。克里斯·加德納和兒子亦因為極度的貧窮而失去了自己的住所,過著東奔西跑的生活,他一邊賣骨密度掃描儀,一邊作實習生,后來還必須去教堂排隊,爭取得到教堂救濟的住房。樂觀的他還是等到了幸福來敲門。幸福不只是只能追求,它會來敲門。
也許我們的幸福就是在不斷的努力、不斷的追求的過程中悄悄的來到我們的門后,我們需要的是把這種夢想,信念堅持下去,我們追求的幸福也許不期而至的來敲我們的門。
當幸福來敲門觀后感1200字
這部電影在2010年的時候,我在合肥中建看過,給我的印象很深,當時是我在臺上作為代表發表演講的。兩年以后的我再次看這部電影,感受很深,很慚愧,兩年來我的路線走的不是我想要的,有過挑戰和失敗,但我都沒有很好的去迎接,也沒有深刻的去反思自己的失敗和不足,退步了很多。我是有很大責任的,對自己沒有負責,我內心覺得很丟人,很慚愧。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納我覺得他一直都是幸福的,雖然他是單身家庭,28歲才見到自己的親身父親,雖然在他困境的時候,他老婆離開了他,但是他兒子一路陪伴著他,兩個人一起賣醫療儀器,一起擠公交坐地鐵,一起睡過地鐵和窮人救濟所,我覺得從這一點看,他是幸福的。我昨天跟我一個朋友聊天,我說,現在的我,表面上看去還不錯,其實哪里都不好,一個人,早上困的醒不過來,晚上十一點多騎個車回去,天又冷,還要弄吃的,還要洗澡,還要洗衣服,累的困的只想躺下趕快睡。每個月還要面對房租話費等各種費用,真的力不從心了。我跟朋友說,這個時候的我,是最困難,最無助,最孤獨的時候,也是我人生的灰暗時期,很多時候,好多事情我真的一個人扛不住,內心話都沒有地方說,好想身邊能有一個陪伴我的人,但我仍覺得我是幸福的。
這部電影里面是按照克里斯·加德納的口述來拍的,他經歷了五個階段,最終幸福終于來敲門了,而且他也正好在家。他的第一個階段是搭班車,每天擠公交去賣醫療器械,好幾個月都沒有賣出一個。第二個階段是冒傻氣,相信別人,最終丟失了一臺器械,房租交不起,車被拖走了,罰單交不起,被拘留了。第三個階段是追趕,我覺得他這里不僅僅追的是他丟失的醫療器械,更有他每天下班要去追趕公交,以免晚上沒地方住,怕窮人救濟所位置滿了,更有他要去追趕想要的工作和生活。第四個階段是實習,他追到了他的工作,面對六個月無任何工資的實習,面對六個月后實習二十人當中只要一個人,面對六個月當中每晚都沒地方住,他最終選擇了這份他想要的工作,并成功了。第五個階段是付稅,信用卡高額利息,房租好幾個月沒有,他最終全部解決了,迎來了他的第六個階段,幸福。
這部電影當中,他和他兒子的許多對話很值得深思。兒子就是他的最大動力,兒子跟著父親,沒有半句怨言,默默著守護。看著別人微笑,自己也微笑了,雖然自己沒有一絲快樂。當圣誕節的那天,他和兒子無家可歸的流落在車站,他用自己的幽默讓兒子得以度過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然后在廁所里相擁著度過他們最漫長的一夜。他在球場上對兒子說:“如果你有夢想,那么請保護好它。”是啊,有夢想我們就要保護好它,多好的一句話啊。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是我們保護的不夠好,實現的不夠堅持和成功。他對兒子說,別讓人家跟你說你成不了大器,不管是誰,我也不行。是啊,守護好夢想,努力去實現,堅持著,我覺得這一路都是幸福的。
幸福到底是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標準,我覺得你感覺你幸福,你就幸福了,幸福沒有什么標準。找一個愛的人,有一份滿意的工作,這也是幸福。我記得快要結局的時候,他兒子說了一個蠟筆小新的故事,說幸福來敲門的時候,開門的是梅仁。是啊,其實幸福一直都在我們身邊,我們也一直在追求著屬于自己的幸福,可是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我們卻不在家。
現在的我的狀態跟主人公有點類似,但比他好多了,他守護好了他的夢想,得到了幸福,我相信,當幸福來敲我門的時候,我在家,而不是等著,而是經歷著很多以后,它自然的來到了我身邊。年輕的時候困難與挫折是磨練,吃過苦,流過淚與汗,后面肯定是幸福的。現在的我,不希望再走兩年前的路,也不會走,我是最棒的,我相信我自己。人生難得起起落落,還是要堅強的度過,苦點累點又能算什么。
黃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