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母親優秀散文
1994年,我調到了廣東恩平市教師進修學校任教,每年只能利用寒暑假回去看望父母親。其余的時間,只有通過寫信或者打電話問候。
父親退休之后,最初的幾年,自己養了幾頭豬,過年的時候,別人家有年豬殺,我們家也有,一是圖熱鬧,二是可以做臘肉,夠吃大半年;后來不養豬了,就一直養雞;父親還買了一架電子琴,清閑的時候,就彈奏一兩曲,我們回去過年,聽到他彈琴,是最開心的;后來,他又和他的退了休好朋友,步行到縣城的周邊,或高山、或荒野、或森林,去尋找什么蠻王金庫,據他說,明朝的時候,有四個瑤族部落的頭領被官軍從湖南、廣東追趕下來,到了凌云城周邊住下,稱為“東、西、南、北”蠻王,他們是帶著金子來的,后來被打敗了就埋藏了起來。父親他們曾帶著粽子去尋找了一天一夜,后來我問他找到什么的時候,他只說,找到了蠻王的遺址。我說,明初至今,已經將近八百年,能夠找到遺址,戰果已經很輝煌了。再后來,他不去找金庫了,就自己精心制作了鳥籠子,專心養畫眉鳥。養畫眉,應該是他的最愛了,早上起來,洗漱完畢,吃過早餐,就提著一個鳥籠走去中山紀念堂遛鳥,那里有他一幫邊遛鳥邊聊天的老友,一直聊到吃中午飯的時候才回來。這樣的遛鳥,他已經堅持了十多年,而且風雨不改,除非雨下得比黃豆還大。
母親則是整天忙著家務,買菜做飯,洗洗刷刷,整理東西。除了到市場買東西,她一天到晚就在家里的一樓和二樓忙上忙下,見她整天忙,也不知道忙出個什么名堂。家里的過道上,常常有一些臉盆、提桶、籃子擋路,她把這些東西往后挪,前進了幾步,回轉身的時候,又把這些東西挪回了原位。我告訴她,這些東西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路就寬敞了,而且示范給她看,但是,這些東西放了沒幾天,又原模原樣回到過道中間。我想,有了這些東西,真的夠她忙的,活動活動筋骨,對她來說并不是壞事。
父母親生活一直都很簡樸。尤其是父親,退休以后基本上就沒怎么添過新衣服,母親的衣服基本上也是自己車的,我們給他倆買毛衣毛褲,他們還嫌我們浪費錢。他們比較滿意的,是我女兒給他們各自買了兩雙厚厚的襪子,在冬天穿,腳就暖和很多。一臺14吋的彩電用了十幾年,一直到1998年我給他們買一臺25吋的彩電,他們還是不肯用大彩電。熱水器也是我硬要裝上去的,想給他們買一個洗衣機,他們就是一口回絕。母親說,家里離河邊那么近,洗幾件衣服,用得了洗衣機嗎?電冰箱是早就想給他們買的,思想動員工作做了很多年,父親總是認為電冰箱沒有多大的用處,白白浪費電。今年暑假,我女兒說,還是我給爺爺奶奶買吧。二話沒說,就從商店拉了一臺回來,他們用了之后,母親說,想不到電冰箱那么好用,我不用天天買菜了。
老人的觀念是不容易改變的.,一旦改變,他們接受新鮮事物也是挺快的。當然,父母親沒有進過高檔的酒店,也沒有進過舞吧、網吧和酒吧,更不知道MP3、MP4為何物。但是,他們知道國際油價飆升,知道翟志剛成為我國行走太空的第一人,知道嫦娥二號已經發射成功,知道自己身邊發生的變化,還知道如何去應對目前的高消費和高物價,這就足夠了。
母親在河邊開墾了一小塊荒地,胡亂撒一些菜籽和南瓜種子,沒怎么施肥,竟然也有收獲。今年暑假,我跟她去摘南瓜苗,要走到河的對岸去,她叫我在這邊等,因為河里石頭多,會滑倒的。我覺得好笑,我已經50多歲了,她還把我當做5歲多的小孩一樣看待。可是,我的笑是含著淚水的,一個人,無論多大年紀,在父母親的眼里,你永遠是孩子!在父母親的心里,你永遠是他們保護的對象!
南宋文人安子順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沒想到我也陷入了這樣的困境,想盡忠,卻不能盡孝;想盡孝,卻不能盡忠。每次打電話的時候,父母親總是說,先把工作搞好,得空的時候,打個電話來就行了。我知道他們深明大義,可是,我心里總感到內疚,我想通過什么方式來報答他們,可我怎么能夠報答得了呢?
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父親已經退休整整20年了,他們已經年近8旬,想到他們的牙齒已經脫落,咀嚼飯菜不是咬而是磨的時候,想到父親提著鳥籠子步履蹣跚地去遛鳥的時候,想到母親還駝著背,在樓層間奔波勞碌,或者小心翼翼地到河對岸去摘南瓜苗的時候,我的淚水就奪眶而出:這一對老人——我的父親母親,這一輩子就這么艱難地生活著,頑強地生活著!
(后記:寫完本文是在2011年11月19日,當時我父親還活著,我把此文寄給他看,他說,看完文章后,他淚流滿面,很多事情他都歷歷在目。如今,父親離開我們已經三年多了。在父親節來臨之際,謹以此文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我的父親母親優秀散文】相關文章:
鄒韜奮《我的母親》優秀說課稿05-20
朱德《回憶我的母親》優秀教案07-18
散文鑒賞:父親的味道11-20
關于父親的愛的散文11-20
散文:父親已老了11-20
寫父親的散文8篇12-07
父親寫的散文詩詩歌01-26
我的想念散文11-05
我的她散文05-01
我喜歡的散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