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譜寫希望的贊歌散文
他,勤勤懇懇二十年如一日奔走在救死扶傷的道路上,用青春的汗水為生命譜寫出一首首希望的贊歌;他兢兢業業任憑光陰荏苒堅守在中醫理療的陣地上,用精湛的技藝 為患者解除病魔的折磨;他24小時以患者為中心,二十年里累計接診達十余萬人次,治愈率高達百分之八十,用行動詮釋“大醫精誠”的涵義。他就是修武縣中醫院針灸理療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中國針灸推拿協會會員——孫小紅。
筆者見到孫小紅時,始料未及的是43歲的孫小紅卻像林志穎一樣擁有著年輕時的容顏,記者問是否和從事中醫理療有關?孫小紅因夸獎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應該是吧。”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1994年6月,孫小紅畢業于焦作市中醫藥學校,懷揣著救死扶傷的理想,他踏上了工作崗位,剛剛參加工作就被單位派往焦作市160醫院(今解放軍第91中心醫院)進修學習了3年,學習的是骨外科。但最終他還是下定決心從事中醫針灸理療這份工作。當記者問起為何要下這個決心?孫小紅笑了笑說:“這還要緣于二十多年前的一場巧合。”
孫小紅說,“我家住在修武縣郇封鎮大位村,那時剛畢業沒多久,一天早上我去我們鄰居家里串門時,發現和我關系不錯的一個朋友在床上躺著,一問才知道他得了腰椎間盤突出,去了好多醫院都沒治好。我就隨口說了一句,我在學校學過中醫推拿,要不我給你試試吧。沒想到原本一句玩笑話被朋友當真了,于是我便嘗試著用在學校學到的技術給朋友試了一試。那天中午我正在家休息的時候,朋友的'家人跑過來拉著我非要再去給他推幾下,原來早上那一小會兒的推拿收到的效果卻出奇的好,就這樣為這位朋友推了將近一個多月,他病情逐漸痊愈了。那時的我對推拿并不是很精通,白天給這位朋友治療,晚上還要看書學習了解與他病情相關的中醫知識,基本上算是現學現賣。本來只是試試,卻未曾想能治好朋友,這正是這件事更加激發了我對中醫的興趣。”
這件事后,孫小紅逐漸對針灸理療有了濃濃的興趣,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他先是到各個地方拜訪觀摩,學習中醫理療方面的專業知識,開拓自己的思維,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穩定后,他又用自己平日辛苦積攢下來的積蓄,每年都要自費赴全國各地參加醫療新技術培訓班及高峰論壇,了解醫學發展前沿,引進臨床診療新技術。當筆者問到自費學習是否能夠承擔的起?中醫院不承擔一些費用嗎?孫小紅爽朗地笑了笑說:“怎么會承擔得起呢?那時候工資又低,即便是現在自費去學習也是一筆昂貴的費用,但家里人很支持,在經濟上對我有很大的支助,修武中醫院當然也希望自己的醫生能夠有更精湛的技術,但 修武中醫院那時候比較窮,即便是現在的修武中醫院也是相對其他醫院較為窮的。”
孫小紅為了減輕病人治療時的痛苦,他在學習每項針灸新技術時都先在自己身上練習,尤其在學習平衡針灸時為了體驗針感,自己在身上試針,一針下去他的踝關節疼了好幾天,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孫小紅告訴筆者:“中醫針灸最關鍵的在于針感,只有醫生本人有精確的針感,才能對病人使用,既是減輕病人的痛苦,也是作為中醫的基本醫德。雖然有時候在自己身上練習會疼上好幾天, 但一想到自己試過后,將來卻會為病人減去許多不必要的痛苦,這點痛就不算什么了。”
無論是孫小紅的醫德,還是他精湛的醫技,都征服了患者。 2013年臘月,一位雙下肢癱瘓的大貨車司機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修武中醫院,直接向接待人員問孫小紅醫生辦公室在哪,病人家屬見到孫小紅后向孫小紅說了病人的情況,孫小紅大致看過后對病人家屬說:“這是腰間盤突出壓迫脊椎引起的病,現在病情嚴重,我不能保證能治愈,還是送到市里的大醫院看吧!”病人家屬聽后忙說:“我們是聽家鄉人提起您的,說您對這方面疾病很精通,我們也知道他病得很重,大醫院我們不是沒去過,他們說要動手術,我們想反正動手術,不如先來您這治治,您不能因為病重就不管呀!”孫小紅最終接診了這位病人,孫小紅以針灸、理療、中藥三位并重的方法為這位病人細心治療,半個月后病人病情開始好轉,慢慢可以自己翻身。在臘月27日,病人已經可以回家過年了,現在病人病情已經大好,并且可以開車了。病人家屬對孫小紅很是感謝,因為在其他醫院已經對病人下了必須手術的判決書,卻未曾料到孫小紅竟然用中醫理療治好了。孫小紅在談到這個病人時說:“他也是我接診中最成功的病例,畢竟接診時他的病已經太重了。”
2009年,孫小紅在縣中醫院創辦了針灸理療科,當時中醫院無力為該科室的醫療設備投入資金,孫小紅就對當時的兩位同事說:“咱們自 費購買設備吧?”一位年齡較大的同事聽后擺了擺手沒有同意,而另一位較為年輕的同事贊同孫小紅的觀點,兩人各拿出五萬用于資購買設備支出。筆者問道:“當初為什么敢自費購買設備?不怕收不回來成本?”孫小紅憨厚地笑了笑說:“怎么能不怕呢?但總不能修武中醫院沒有針灸理療科室吧?總不能修武人來修武中醫院想做中醫理療卻沒有相關設備,還要跑到市里吧?其實對我們愛好中醫的來說,自己的利益遠沒有解除病人痛苦,發揚中醫文明來得重要。”
孫小紅以病人為中心的癡迷竟然達到了自己生病,剛做完手術還堅持為病人治病的程度。2009年冬天,他在為最后一位病人治療時疼痛再次發作,他強忍著病痛堅持到治療結束時已直不起腰來,無奈之下前去解放軍第91醫院住院治療,經多方位檢查被確診為“急性闌尾炎、腸梗阻、腸息室”,立即做了手術。出院當天回到家, 由于多天求診未見到孫小紅,幾位來自武陟縣的病人找到了孫小紅的家中,當他們看到孫小紅蒼白、疲憊的臉龐時,忙問怎么了?孫小紅微笑著說“沒事,抓緊治療吧”。在樓上忍著身體的疼痛為病人扎過針后,他扶著樓梯緩慢下樓后一彎身躺到了沙發上,連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最后還是愛人回家幫他取下了病人身上的針灸針。“你不要命了啊!”愛人流著淚抱怨他,他則笑著回答:“人家大老遠跑來,外面又刮著風,來一趟不容易呀”。
探訪感言:古人云:“由醫入道,道以醫顯。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此謂之醫道。心懷天下,悲憫蒼生,去人疾患者方可謂之醫。”在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當下社會,孫小紅醫生卻始終懷著一顆“醫之大者”的胸懷事事為病人著想,試問這樣的醫生怎能不被患者銘記?怎能不被患者口口相傳?孫小紅為當下的醫界樹立了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為生命譜寫希望的贊歌散文】相關文章:
生命的贊歌勵志文章(精選26篇)12-01
為夢想加油散文05-01
化蝶為伴散文04-30
以雨為意象的散文11-29
關于父愛為題的散文11-20
母愛贊歌作文08-23
宋詞愛情贊歌05-09
戰場上的草原贊歌01-18
隔閡為題目的散文11-15
夜雨為題目的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