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里的武俠散文
當歷史結束了那種殘酷的刀光劍影,結束了那種刀刀見肉、劍劍穿心冷兵器時代的血腥。我覺得,其實這世界就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已經結束了那種真正殘酷血腥冷血無情的爭斗。對于古代那種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我不得不肅然起敬,五體投地的佩服!
“武”應該同“舞”。
中國的尚武,最終的目的卻是停止爭斗,呼喚和平。如同舞,那樣的展示著婷婷的婀娜,散發著脈脈溫暖柔情。
劍器舞到一心,斬斷情深愛深;
半溪流水自綠,萬里長空晚晴。
--海燈法師贈李連杰
一個終生的武者,送給武術家李連杰的詩。將武比作是一場輕松灑脫自然的舞蹈,那是一種怎樣的飄逸的心性境界。
當然許多人也把武術當做一種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也把武術當做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舞蹈。這就是我們對于它的認知。因為,現在已是熱兵器時代,你的武技再是超人卓越,也經不起一顆子彈的射殺。但它卻是做為一種傳統的體育項目被沒襲傳承。
傳奇武影:
那是幾棵碗口粗的真正的石樁。久經風雨蠶蝕卻是堅實地屹立在那里,只見一位年老武者,身體婉若嬌龍一樣行云流水一般穿梭于石樁間隙,閃展騰挪施展著肢體做著各部位的技擊的動作。突然騰空而起,飛身幾腳,將那一根根粗壯堅實的石樁攔腰踹斷。老者從空里落下靜寂無聲,只見老者神色泰然,心靜如水、安詳若佛。
民國時期,這位身懷絕技的老者曾在北京開設鏢局,曾在濟南府開設武館。一位曾將俄國大力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的武術大師冀人王子平曾是他的愛徒。這位老者被譽為“民國十大武術家”之一。
這是一位少年。
在酒店后面的停車場上,正在演練著一趟《孫臏拳》。這是一種地方古老的拳種,由戰國時代的孫臏所創,整合了百家拳之精華,動作樸實無華,技擊性很強。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自如、能進能退、游刃有余。
這位少年,赤手空拳將一個高他幾頭,年長他幾十歲的痞子一拳KO。
前段時間,回到了闊別很長時間,久違的故鄉。去探訪這位曾經的少年武者。沒曾想,他卻也是在深圳,這個我也呆了幾年的城市。
據說:他畢業后就只身來到深圳。我不知道他現在已經變成什么模樣?!我想他也許只是這些普通打工者中的一員,也許他正創造著輝煌生命業績。
昨天,欣賞優酷視頻中關于《孫臏拳》的教學錄像。演練者先介紹了孫臏的傳奇故事,再敘說了關于這種拳種的傳承。說到他的恩師楊廷修老人。也就是那位傳奇武影中腿斷石樁的老者。不禁令我思緒連綿、感慨萬千。
我的古鎮阿城,正宗阿膠的發源地。不僅阿膠暢銷馳名海內外,孫臏的故鄉也在阿城鎮。史載:孫臏,魯陽谷阿邑人。(阿邑:阿城)
地方人都尚武。記得兒時,每逢夜校下課都跑到那寬敞的麥子場院上,在一盞亮如太陽的汽燈下,孩子們象做廣播體操似的整齊地列隊演練著武術的套路:洪拳、埋伏拳、地趟拳、少林拳等等,還有那各式的古樸陳舊的兵器,刀光劍影卻也是格外顯明。老拳師在一旁指點著、觀摩著。按照輩份,那都是爺爺、祖爺爺級別的。當然他們的師父卻是鎮上的楊廷修老人。
他的家就在鎮上的校門口處,一次去卻見一位老者癱躺在床上。據說是年青時練功過度導致。他的后人也在這所學校里讀書,同為校友,卻是在一個酒店里工作時真正認識。
當我這次回鄉,準備探訪時,才得知這位友人卻也在深圳和自己一樣呆了許多年的城市里。那種感慨異常地沉重。一個真正武者的后人,竟也淪落與此。在這個都市,或許就在你的身邊!
生活總是這樣:讓人多些慨嘆,歲月滄桑悄無聲息地變幻;讓人多些感慨,峰回路轉愁腸千結日光流年地變遷。
愿他:安好!
祝他:如意!
2011/12/30
作于雅思閣
【我生命里的武俠散文】相關文章:
圍墻里的狗散文11-10
網絡里的別樣愉悅散文05-02
融入秋的情境里散文11-19
櫥窗里的鐵皮玩偶散文11-12
我將枕著烏蘇里江的濤聲入眠散文11-05
映山紅里杜鵑啼散文11-12
情迷賽里木散文11-04
在生命的輪回里找到你全文11-07
家游錦里溝散文11-03
在回憶里感謝你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