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命中遇到的你們散文
一
打開心簾讓陽光進來,突然想起這句話,記憶地閘門一幕幕出現在眼前。“縱然煙霧繚繞總會有出路”,看見這幾個字的時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雖說這事在生活中是微不足道司空見慣的,可還是在我的記憶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那是十幾年前的一天,天空灰蒙蒙的,就如我自己的心情。那時我身體特差,經歷了幾年的煎熬,病情一直不見好轉,看著日益頹廢的自己,心情無法平靜,也無法面對一些事。為了暫時擺脫生活及身體帶來的煩惱,想找個僻靜的地方讓自己靜下來,索性來了一次出行,雖然時間很短,只有一天時間,但它是我最初的溫暖。也是這次出行,使我懂得了溫暖與生活的關聯,是它給我帶來了很多生活的氣息,讓我想開看開了一些事,受用終身。
冬天的季節在我們北方很冷,漫天的荒涼,貧瘠。就如我的心靈一樣,空曠中的荒涼、貧瘠,茫茫枯草一片雜亂,不知什么時候才能長出嫩綠色的枝牙。那時真想踩一片枯草,就此別過生養自己的土地和親人,無奈一份責任緊緊地控綁內心深處的情感,使自己不能灑脫離別。而今天我得感謝自己的這份責任,是它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疲憊不堪的腳步漫無目標地瑟瑟向前走,只是想尋覓一個屬于自己的安靜地方,讓心平靜一點,可世界如此之大,哪有屬于我的地方。不覺已悄然來到黃河邊,我喜歡心情不好的時候在河邊坐坐。我們家離黃河很近,而我這次停留的地方卻離家有些距離了。
冬天的早晨很冷,冷得有點不近人情。北風呼呼地夾雜著漫天的荒涼呼嘯而來,撲打在我蒼白的臉上,虛弱的身體上,寒風無情地從河的這頭吹向不知名的去處。一眼望去,除了自己孤寂的身影,岸邊沒有一個人。空曠蒼涼的天空偶爾有幾只不知名的鳥兒飛過,遠處的晨曦剛剛坦露出沒有溫度的光,將河邊的枯草,卵石遮蔽在它的羽翼下。暗紅色的光在河面映著我無奈的心情,還好,在不遠處有幾只野鴨在河水里覓食。不知它們是放不下北方的冬天,還是本就喜歡在這里生存,還是因為別的原因,沒舍得離開北方去南方尋覓那里的溫暖。無論怎么的,有它們相陪,至少讓我不感覺到太絕望。想想也是,這么冷的天誰又不傻,干嘛大清早的在黃河邊溜達。走了很久,自己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苦笑笑找了一塊大石頭,拉了拉衣服坐了下來。是呀!累了,不想走就不再繼續走吧。
冬天的黃河水很清,和夏天的不一樣。夏天我從沒見過它如此清澈,也許它知道我此刻的心情,才收斂了往日的狂躁與跋橫,靜靜地陪伴在我身邊,如母親的雙手,輕輕撫平我內心的孤獨與無奈。此刻的我特想自己的母親,一種壓抑已久的傷感從心靈深處肆意地生長,淚毫無忌憚奔流了下來。
我不知這里的河水來自哪里,也將流向何方,眼迷離而漫無目地的望著河面。任它肆意地蔓延,再蔓延。孤獨無靠的我右手無力地撐起腦袋,左手就讓它隨意地懶散著,眼前一片茫然,腦子一片空白。沒有思緒,沒有目的,沒有感覺到陽光的溫暖,更沒有感覺到遠處有一雙眼睛看著我。就那樣一直發一個人的呆,遠處荒涼的枯草靜靜地和我偶爾對視一下,不語也不答。
風依然吹著,吹得人心透涼,我不知道自己離開河面該去哪里?人生能有幾次重新來過,或者是選擇。我知道我無力抉擇,也沒辦法去選擇,只能拖著病弱的軀體行走自己的路,在歲月深處垂死掙扎。河邊干枯的垂柳一聲不言,靜靜地懶散著,細細的干枝隨風慢慢晃蕩。我更不知道它們在這里靜靜地站了多少年,目睹了多少云起云落。它就那樣靜靜地一聲不語,默默地在我身邊注視發呆木訥的我。我想春天來的時候,它們一定是個婀娜多姿的少女,把自己委屈了整個冬的情緒盡情地散放出來,
“姑娘、姑娘!”幾聲清脆的喊叫聲打破了我沉悶的思緒,不知道這個聲音在喊誰,當一個身影和河水相遇的時候,我才明白這人原來是叫我。她年齡大不了我多少,穿得很厚,和我一樣棉衣下面還有毛衣。右手提著一個黑色的塑料袋,好像裝了不少東西,左手拿一個風箏,奧原來她是賣風箏的。我正納悶她叫我干嘛。“姑娘,這么冷的天一個人呆在這里會感冒的,給你一個風箏去放。”我勉強地笑笑說:“我不要,你去別的地方賣吧。”“這是送給你的,不要錢,去放吧,你一直坐在這里不好。”邊說邊把左手的東西夾到胳膊下面,用右手拿著風箏給我遞過來放在河邊,然后搓了搓凍紅的雙手。“謝謝,我不要你的,去忙吧。”“我話多你也不要介意,再說現在冷,一天也賣不了幾個,沒事就出來了,賣幾個算幾個吧。到是你,我看你坐這兒好長時間了,可不要想不開,這么冷的天不要把自己弄生病。”我強打精神勉強地笑了一下:“謝謝你,沒事的,只是想一個人坐坐,你放心吧,我不會做傻事的”。她沒有理睬我對她的不友好,邊說邊坐在靠我近的一塊大石頭上。
從她嘴里我了解了她的生活,她丈夫幾年前出車禍癱瘓了,家里有兩個孩子都在上學,還有兩個年齡大的老人。自從她丈夫出車禍,他們全家的生活只有她一人抗起,碰她丈夫的車主也跑了,她別的做不了,還要照顧老小,沒辦法只能賣點小東西貼補養家。冬天什么東西都不好賣,她只好早點提點風箏來試試。我靜靜地聽她講自己的經歷,眼睛看著依然靜靜流淌的河水,萬般的感慨在心頭涌動。是呀!誰又不曾有過自己的生活,幸福與痛苦誰又不曾經歷過。一段經歷,一種過程。每個人都不可能一生一帆風順,總有些許的別人未知的經歷。過程固然重要,因為這就是生活。而我們只能做到在自己的經歷中感受一種力量的存在,懂得活著的意義,懂得在逆風中學會成長,懂得在生活中真正的成長起來。
在河邊我們聊了很多,因為是冬天,還沒到放風箏的季節,所以人很少,更不要說是買風箏的。我索性站起來:“姐,反正也沒幾個人買風箏,你心情不好,我也一樣,我們兩個一起放風箏吧。”“好是好,可你身體能成嗎?”“沒事的,早已經習慣了,你放心吧,不會有事,如果真是那樣,倒解脫了。”我邊說邊調皮地做了個姿勢,她快樂地站起來和我一起放風箏。
一根線在我的手中,風箏隨著微風慢慢地在姐姐手中飄向空中,我們都抬頭看著慢慢升起的風箏,心情瞬間開朗了。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放風箏,姐姐雖說是賣風箏的,可她從來也沒有放過一次,我也一樣從沒放過。人生一次就足夠,在我們分別的時候,我向這位姐姐要她的聯系方式。“還是算了吧,緣來是緣,緣去也是緣,如果我們還有緣,以后還會再見面的,不必刻意的去做停留,隨緣吧。記得我們都要好好的活著,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要活著。”也是,緣來緣去皆是緣,留一顆初心,潔凈自己的靈魂。留一份淡然,瀟灑渡人生的旅程。留一片美好,描繪最初的愛戀。用一顆真摯的情感,掛記祝福所有給予自己溫暖記憶的人,如此甚好。
二
品摩詰一首詩,賞佛前一朵蓮,寂然,靜默,讓心靈入禪。外面的天很冷,春天不是已經來了嗎?天怎么還這樣冷,絲毫不給春留情。想想也是,來來去去皆是緣,誰又能說得清呢。不想說話,也不想看電視,圈縮在屬于自己的黑夜里。就如此吧,隨手打開音樂,就這樣把自己安放在黑夜深處,讓一曲輕音樂陪伴我。一個人、一杯茶,一首音樂。
黑夜漫長而深沉,這樣的夜晚最讓人入迷。沒必要理清世俗中的框框條條,任思緒放縱,任音樂飄飛,任茶香漫舞。閉眼、將自己融進去,一個人、又或一知己,靜坐。無語、無問、也無答,靜靜對立而坐,聽音樂、聞茶香、品塵世。在空靈中凈化自己的靈魂,洗苕殘留在身上的濁氣,將自己赤裸裸置身在空曠的黑夜之中,讓靈魂隨意游蕩,讓心緒肆意生長,讓心就樣沉寂下去。
前幾天我一友友在群里發了一張圖片,是他拍的'文竹,也是他自己養的,讓眾友友看圖寫文。我特喜歡那張照片,可惜自己無才寫不出那樣的意境。每次碼字總是偏離了最初的意愿。可一份獨愛卻一直根植在骨子里,既然喜歡就隨性而安吧。雖然有太多遺憾,想想也不錯,能有一份情趣融入自己的生命里,也是一種幸福。人生如此足以,我本是一個無欲無求的人,一直隨遇而安,也就如此了。
說起我這友友,他讓我想起我在網絡中認識的小梁老師,他的名字叫梁衛忠。我喜歡沒事瞎遛空間,喜歡把自己放在文字里。雖然不懂文字,可還是喜歡閱讀文字時,帶給我的那種愉悅愜意地感覺。小梁具體的工作是什么,我從沒問過,只知道他在我們縣的文化館工作。我們就這樣在網絡認識了。是他給了我人生字典里的一份溫暖,讓我更加地懂得什么是文字的魅力,感恩生活中遇到的朋友們。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生生不息地行走在我們的生命里。
在歲月地一頭,在心地一端,在生命的命脈里,一份溫暖,一份感覺一直溫暖如初。因為小梁我認識了幾位鐵塔一樣的漢子,和幾位如水一樣柔順的女子。人生是在前行中學會成長,在成長中學會感恩,在感恩中領悟人生的真諦。
故土,一個溫暖樸實的名字。誕生在2015年高考前的一天,它是被一個叫李國的農民,用自己炙熱的情感升起。他帶領幾位鐵塔般的漢子,用熱血感染生命的力量,用執著支撐起一個點的動力。都喜歡美麗后的燦爛,可誰又能真正體會到孤寂艱難中的諸多委屈與不甘。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可僅僅只是因為喜歡文字,才犧牲了很多時間,為喜歡文字的人撐起了一片天空。這也是我們縣唯一一個民辦刊物,唯一一個農民辦的刊物,是我們農民的驕傲,他就是天之驕子。李國故土的脊梁,文人心中的神。
前幾天在故土群里看見了一張照片,被照片上幾位專注校稿的漢子給打動。夜很深很深,一盞孤燈挑亮,幾位漢子專注地校對每一篇文。他們或在沙發上端坐、或傾斜、或在床邊上斜跨、或坐。可無論姿勢怎樣,絲毫不影響他們校對文的認真。難道他們不喜歡陪在妻子兒女身旁嗎?陪伴在年高的父母身邊嗎?特別是黃維珍老師,他妻子生病,他除了白天上班,回家還要做家務給妻子熬藥,也只能在夜里做這些事。默默地奉獻是這幾位漢子最細膩的柔情,誰說男兒沒有細膩的柔情?從他們忘我的神態中,可以看出一個男人細如水的情感。他們是我心中那盞永不退色的燈光。用一顆無畏的靈魂,執著的信仰撐起心靈的希冀,用炙熱的情感回報生養他們的土地。人生誰無夢想,他們在屬于自己的天堂里遨游。用一顆滾燙的心描繪心中的藍天白云,用執著譜寫一頁頁章篇。
文字是喜歡文字人的靈魂,是精神的寄托和向往。董國彥老師的一篇長跪,替天下的兒子跪了天下所有的母親。樸素簡單是文字,深厚的母子情感在歲月深處被拉扯成一到獨特、無法忘記的風景線。人生誰能沒有如此的情懷,誰能沒有那顆遺憾孤寂的心靈。他做到了,做到了以一份情懷感悟生活的真諦。因為他知道,她母親最大的希望,就是看見他的小兒子能快樂幸福地生活。是的,我們快樂的生活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報答。
細雨江南,煙雨迷離,青石板小路走來一位撐著花紙傘的女子,她的名字叫程勝鳳。我不了解她,我們是在一次學習中認識的,我們說的話很少。她沒我話多,可要是談論到文字,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學習深思。偶爾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她也不說話,只是靜靜地坐在椅子上微笑著聽我們亂說。她是從大別山深處走來的一位素衣女子,她的人生還有一段傳奇呢!
程勝鳳老師出生在湖北省麻城縣鹽田鄉新建村,她因家庭的關系只讀了四年級,就墜學幫媽媽看弟弟。那時大家都很貧困,不像現在各方面條件都好。她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從電臺廣播里聽了雷抒雁寫給張海迪的一首詩(第五根旋律的強音)時,深深地被這首詩歌給震撼,從此跌入文學的海洋,與文學結下來緣。她的詩歌發表在很多刊物上,百度上就可以找到她。
她是個柔弱文靜的女子,可因為自己的喜好,在八十年代初她做出了一個連自己也沒想到的事,更別說她的父母。她在一份刊物上認識了我們榆中縣的農民石正明老師,被他的文采和一種思想給感染、折服。經過書信交流,深深地喜歡上了這位西北漢子。她不顧父母強烈反對,十八歲那年,把自己嫁給了石正明老師。
在八十年代初,這可是一個非常嚴肅嚴厲的問題,她理所當然的就成了那時蘭州市文學圈里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當然也就成了她所在地方,熟悉這事的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人生能遇到一個和自己喜好相同,且又相愛的愛人。試問,什么是幸福?能如此和自己喜歡又興趣相投的愛人,相伴一生,誰能又說它不是一種幸福呢!今天我把程老師的一首小詩文竹,放進我文字,一是讓大家欣賞一下,二是讓程老師的文為我單薄的文字增添一份韻感,這就是上面我說的董國彥老師拍的文竹照片,讓群里的友友們看圖寫文,是程老師隨手寫的。
文竹
把山還給山
把水還給水
卻無法把你還給夢
你可以是云
可以是思念
可以是我走出大山的象征
就像我的前世
逃過風雨
卻逃不過五尺陽臺的宿命
心越高
離最初越遠
歸途
或許就是粉身碎骨
文竹
還是把你種在心里
任你春夏秋冬恣意地長
亦詩亦畫
只留筆墨在人間
感恩生活,感恩生活中遇到的你們。正是因為我在人生路上遇到了你們,才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明白了很多道理,讓我有了一種生活的勇氣,面對美好生活的心態。感恩生活中遇到的你們,讓一份情感溫暖歲月深處的每一道風景,讓愛依舊,讓你我的相遇開出朵朵純潔的花朵,讓人生就這樣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著。讓最初的純慢慢延續在我薄涼的世界里,愛依舊,情更真,意更濃。
【感恩,生命中遇到的你們散文】相關文章:
珍惜生命中最美麗的相遇散文11-21
我怕我會掉眼淚,失去你們的誰散文05-02
今生能夠遇到你便是幸福散文11-06
命中注定的造句05-18
我生命中的那些雨02-21
生命中的感動初一作文12-17
《尚書》商書·說命中06-19
寫感恩與敬業的記敘性散文11-04
學會感恩,懂得知足散文11-21
擁抱生命中的維也納現代詩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