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的天空抒情散文
很多時候,我們的世界只有看到的那么大,即便有網絡有圖書,你的所見所聞就是井底天空那么大。
同學曖華被安排去西藏支教,原初她有點兒功利的意思,政途上的支教猶如淘金,積累的資本直接有用。半年支教期間,她瘋狂地在朋友圈發帖子,要小孩子能穿的衣服鞋襪,要圖書,各式各樣的。帖子先是征集,后來是跪求。如果不是朋友圈發的,如今類似的帖子泛濫,真的沒幾個人當回事。衣服圖書一包包郵走,換來了曖華的淚水飆升。
換了環境,也就換了思想。曖華支教結束后,一反過去投親友問仕途的“嗜好”,而是潛心教學,得空就搞慈善募集,她說西邊云彩落下的地方,有一群孩子在期盼著她的消息。大俗轉為大善,改變她的,是她心底長存的善良,環境是催化劑。
曖華說,我,從來不知饑餓的一個人,突然看到了這樣一群孩子,因沒有襪子穿腳上長著凍瘡,結痂的地方磨破了流著血水;拿一支平日里司空見慣的帶彈簧的原珠筆作為學生的小獎品,學生卻因從未見過而打不開;有一個學生將僅有的一塊頭巾送給我,怕我凍壞,是僅有的一塊原本狹窄的世界突然洞開,心跟著大起來,大到能裝得下貧窮、饑餓、疾病,能裝得下世界,其他的都是浮云。
另一個同學第二個孩子過十歲生日,宴請親朋。一個在農村工作多年的同學參加聚會時,看到堆滿餐桌的魚蝦肉蟹,孩子們開心地追逐打鬧著,對席面上的大餐熟視無睹,他惋惜地說,我工作的那個地方的孩子,從來沒見過這些食物,他們是一群留守兒童,父母在內蒙古開礦,多年不曾回家。我們提議他把整盤未動的食物帶些給孩子們。他說,不必了,沒看過就不會有得不到的痛苦,看過了就會去想,徒增煩惱。
說起留守兒童,我想起女兒冰曾經參加過的一個交流活動。他們學校組織一個年級的學生乘車穿過一座城,翻過一座山,那兒有一個學校,全校學生加起來沒有冰學校的一個年級的學生多。交流的其中一項是體驗農家飯。冰和另外兩名同學跟一個孩子走了一個小時到她家,飯不夠吃,冰沒敢吃飽,菜只有一個,清水燒冬瓜,一盤。
冰回家后立即收拾東西,將一些不常用的文具、玩具收拾進紙盒,郵寄到那個曾留下她腳印的那個地址。后來冰跟那個女孩經常互相通信,告訴她自己學校的概況,相約將來一起考同一座中學,那是全市最好的`學校。那個孩子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寫信是有限的聯系方式之一。
在北京上了一年學的外甥女放假回家后,一改以前愛逛街的習慣,帶著冰逛本市的博物館、展覽館以及各類文化中心,還到省城去看畫展聽音樂會。冰跟著表姐參觀完省城的城市規劃館之后,再說起省城來,有近期有遠景,宛如省長一樣如數家珍。她的心愿是將來到表姐就讀的大學去,出來立刻變得有文化。
當冰看到曖華在微信里展出她在西藏的學生圖片時,滿臉黯然。她說,我有個理想,是在這個小學建一所最好的圖書館。我笑話冰不諳世事,圖書館固然好,對于那些孩子來說,未必是最好的。但冰相信,圖書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她說的時候滿臉虔誠。
很多時候,我們的世界只有看到的那么大,即便有網絡有圖書,你的所見所聞就是井底天空那么大。但是,我們所能想到的給別人帶去的便捷,可以無界無垠。
【井底的天空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井底之蛙造句01-17
井底之蛙成語典故10-14
童話故事之跳出井底的青蛙12-11
蒲公英的天空07-30
井底之蛙的成語故事(通用15篇)03-15
描寫天空的成語03-21
天空的優美句子11-27
詩人的天空詩歌09-03
芬芳的美麗抒情散文02-05
井底之蛙寓言故事(精選9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