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韻抒情散文
詩詞歌賦多給人"風花雪月"之感,而實際上"風花雪月"其實最早是指自然美景的迤邐,而不關乎情情愛愛的追求或者華麗辭藻的堆砌。所以,詩詞歌賦便常常用最平常樸實的具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愫。寓情于景之中讓后人揣摩回味不一樣的真性情。
說起"風",你想到了什么?沙塵暴?!如果是這樣,你的內心還真糾結呢。呵呵。古人不少寫到風,當然大風小風都有,也難怪,詩人必是性情中人,于是風時大時小也就不足為奇了。
帝王將相必有的風骨在他們的詩歌中是很明顯的。那樣的霸氣常常使人欲罷不能。劉邦的"大風起兮云飛揚"便是代表。這首《大風歌》之所以沒有工整的對仗,這是當年劉邦得志之時難耐心中激蕩的情懷而隨心吟唱出的歌。如若能夠用歌詠一般的節奏吟誦出"好男兒志在四方"的心胸和氣魄來,詩便也無師自通八九了。想象一下,站在山巔的劉邦俯瞰自己打下的江山,心中將會涌起何等的豪情。而獵獵的風在吹動衣襟吹起額頭的發一絲時,迎著"大風"看隨風而動的云卷云舒,風呼嘯過山巔云層,也呼嘯過面頰,只有如此的風才能懂得一朝天子的雄韜偉略,也只有這風的凜冽才能直抒胸臆,讓人暢快表達。誰道自然無言。如此的偎貼此時也只有這如千軍萬馬呼嘯而過的風才能懂得罷。
同樣是一朝天子,他的詩情比起劉邦的豪邁來,可是遜色了一大截,但他的才情卻幾乎無人能及。沒錯的下一個粉墨登場的便是南唐后主李煜。有人天生便是要成就一番偉業的,而有人卻注定應該不問政事,只做歸隱山林的文人騷客。于是在他痛定思痛之后,才情才終得以有一瀉千里的路徑。那么傷懷卻真摯的詩詞流傳千古而不衰。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他一首《虞美人》打動了多少心懷大悲憫,柔軟的靈魂。當然也因此,李煜而終結了自己的一生。一個人生來的氣質是既定的,有些人傾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相較而言,"千古詞帝"還是幸運的。"小樓昨夜又東風"這陣風不大,也不烈,卻足以吹醒李煜歌舞升平的浮華夢境。回首往事,不堪。于是便有道也道不盡的愁緒。這不關乎兒女情長,而是國破山河在的追悔和絕望。于是這"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便有了最沉重的滔滔奔涌。
依然是"風",高鼎的《村居》便活潑了許多。"兒童散學歸來早"終于脫離學習的樊籠,小鳥一樣放飛心情,放飛快樂。此時"忙乘東風放紙鳶"的心情實在是再暢快不過的了。想象一下漫山遍野的'孩子用高飛的風箏顯示著自己過人的技術,更用風箏放走一天的疲憊。孩子的世界應該在戶外,誰說不是呢。這躍然紙上的歡樂便是最找的印證吧!
單純只寫"風"這一自然現象的,我自認為虞世南的《詠風》是格外傳神的。短短四行詩,用二十個字寫出了風的靈動之美。"逐舞飄輕袖,傳歌共繞梁",風不僅舞動出裊裊娜娜舞者的曼一妙身姿,更讓天籟般的余音繞梁三月而不散。這夸張的手法沒有一點嬌柔做作,寫出風的嫵媚和曲的婉轉,夸張也可以如此恰到好處。而"動枝生亂影"的具象會讓你想到什么呢?夜色下風吹樹枝,于是一枝的花便有了顏色,閃爍的花影襯托著淡淡的花香隨風飄得很遠很遠……好詩!!
同樣是"風",或者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惜春一情懷,也可以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喜悅表達;有"忽如一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塞北奇景的描寫,也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送別。"風"在不同的詩人眼中有各種各樣的性狀,而這個中的情懷卻是詩人,留下彼時心情,與后人細細分享的珍寶了。
【風之韻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冬之韻作文03-07
秋之韻散文02-03
秋之韻的初一作文04-13
月之韻天涯現代詩01-14
春之韻小學現代詩歌01-23
熊出沒之雪嶺熊風經典臺詞08-17
山韻散文11-09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杜甫唐詩鑒賞11-01
汝河釣韻散文11-07
溱湖水之韻作文600字5篇_四年級作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