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垂老的故鄉抒情散文
年前回鄉,從村東到村西,我沒有遇見一個人。陪伴我的是妹妹家的大黃狗虎子。這家伙勇猛剛烈,去年初秋,一群野豬在村里晃悠,它曾孤身迎戰。我剛到村口,它就一溜煙似的奔了過來,立起身子,前爪搭在我的肩上,那溫軟的舌頭,在我身上亂舔。
幾乎所有的人家都是鐵將軍把門。有的門鎖已是銹跡斑斑,門前的曬衣篙是空蕩蕩的,豬圈敞開著,庭院里雜草叢生,看來主人已離開多時。當然,大多數人家的門前是曬著衣服的。或白或黑,或灰不溜秋的一兩件褲褂,在風中微微搖晃,只是不見亮麗的色彩。我多想看到裙子啊,有了裙子,就有年輕的女人、姑娘或女孩,小山村就有那脆朗朗的笑聲,就有甜絲絲的歌聲。可是,我居然尋不著一件裙。
從村東到村西,看不到那抖著紅紅雞冠打鳴的大公雞,看不到那搖搖晃晃的鴨呆子,看不到那伸長脖子、啞著嗓子叫喚的大白鵝,更看不到由雞婆領著嘰嘰喳喳的小雞……我只看到兩只老鷹僵硬著翅膀,在低空中盤旋又盤旋,最后失落地飛遠……
從村東到村西,我看到了一頭牛。是頭老牛,在自個兒吃草。它那搖晃的尾巴,那“嗞咯嗞咯”的吃草聲,讓我感到莫名
親切。
撂荒的田野里,滿是芭茅、絲茅草、貓耳刺,都在五月的陽光下瘋長。我在發呆,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人在叫喚我的乳名,回頭一看,滿面喜色的堂叔正朝我走來。堂叔忙著去犁田,他告訴我,那老牛是從鄰村租來的,沒有時間陪我。他執拗地把鑰匙塞給我,讓我去他家歇息。他說,晚上我們叔侄倆痛痛快快地喝幾盅。
晚餐很豐盛,堂叔幾杯酒下肚,話匣子打開了:“都走啦,都到城里揀金子去了,先是男人們去了,后來女人們也跟著去了,現在連孩子們也去城里讀書了。村子空了,學校也空啦,我們村子,原先有兩百多人啊,只剩下不上40個男老女老在家看窩啦。去就去了唄,還都不想回來了。”說到這兒,堂叔一仰脖子,滿滿的一盞酒喝個精光。
堂叔嘆息、搖頭,我勸他也去城里住,他說:“離不開啊,我那胞衣罐還埋這塊土地里呢!”故鄉有個習俗,毛孩的胎盤都要用瓦罐裝著,埋進地里的。堂叔所說的“胞衣罐”,就是一個人的根啊!
“我們老了,不中用了,起早貪黑,沒能把祖宗留下的這塊地侍弄好,栽樹的栽樹,撂荒的.撂荒……我們老了,村莊也老了。”他忽然哭了起來,“城里干嗎要做那么多房子呢?能當飯吃嗎?都去做生意,做誰的生意呀?”
堂叔的話音含混不清,但字字句句我都聽得分明。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他在大城市打工發跡,買房落戶了。他說,住在那摩天大樓上并無喜悅,而且心里越來越不踏實,一想起家鄉荒蕪的田地,就覺得大樓在搖晃哦。是啊,離開土地的農民,自然是飄在空中的風箏柳絮了,心里怎么會踏實呢?
夜并不深,山村卻早早地睡去了,就像一個沉睡中的老人,沒有一點兒聲息。從村西到村東,我只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和大黃狗的喘息聲。那充天塞地的蛙聲呢?那“螢火蟲,低低飛”的童謠呢?那“五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鋪滿塘”的山歌呢?都哪里去了?
好美的山村,好寂靜的山村。美得讓我心疼,靜得讓我害怕。空村,荒村,我那垂老的故鄉啊!
(選自《南京日報》)
【賞析】
當今浩浩蕩蕩的農民大軍紛紛涌進城市打工,土地荒蕪了,山村寂靜了。“堂叔”喝悶酒、嘆息、搖頭、哭泣,默默地堅守著土地。“堂叔”到底能支撐多久呢?那些靠打工發跡的農民朋友像斷線的風箏、飄飛的柳絮一樣,他們的根在哪里呢?作者高瞻遠矚,知微見著,為社會繁榮的背后存在的這一嚴重問題而殷憂,也為世人敲響了一記警鐘。文章結尾直抒胸臆,發人深思,照應文題,撼人心魄。
【我那垂老的故鄉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我心中的那道陽光12-17
我的故鄉作文05-09
我愛那銀色的秋霜作文04-11
我的故鄉初三作文02-15
初中我故鄉的元宵作文04-25
我的故鄉作文14篇04-22
我努力讀懂那傘下的愛作文03-01
我的故鄉作文(精選5篇)04-13
我那遙不可及的夢現代詩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