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 推薦度:
- 寫景抒情散文 推薦度:
-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推薦度:
-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 推薦度:
-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楚歌嶺懷古遐想抒情散文
關(guān)于楚漢最后一次的決戰(zhàn),史家向來以太史公的《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為正史,說是漢軍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將楚軍徹底擊敗,最后,項羽南逃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東南)自刎。
在我的老家巢湖卻有一個民間深信不疑的傳說,說是當(dāng)年楚漢相爭時,楚軍在一個叫楚歌嶺(今安徽省巢湖市東南)的地方,被漢軍和諸侯軍圍困,夜間聽到大營四周皆是楚歌不斷,楚軍士兵聽到家鄉(xiāng)歌聲,皆生思鄉(xiāng)之情,紛紛偷偷逃走,最后楚軍皆散。霸王愛姬虞姬為了不給項羽拖后腿,假裝舞劍而自刎。項羽悲痛欲絕,不得已,跨上踢云烏騅馬,率領(lǐng)所剩不多的數(shù)十騎殺開一條血路向北突圍,被漢軍追至烏江。烏江亭長早已備下渡船,項羽完全有機會渡過烏江,重新整頓人馬與劉邦再戰(zhàn)的。但當(dāng)年跟隨他一起渡江征戰(zhàn)的八千江東子弟已沒有一人回來,他覺得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更何況他的愛姬虞姬已死,此時他萬念俱灰,唯有一死以謝江東父老、追隨虞姬而去,故最終選擇了自刎,給人們留下了永遠也無法忘卻的遺憾。
現(xiàn)在當(dāng)?shù)赜谐鑾X、散兵鎮(zhèn)、亞父鄉(xiāng)等地名。楚歌嶺即前文所述地方,散兵鎮(zhèn)在楚歌嶺西北面約兩公里,相傳那里就是當(dāng)年項羽中軍駐地;亞父鄉(xiāng)在楚歌嶺東北方約十公里的地方,相傳是亞父范增離開楚霸王后歸天的地方。
在楚歌嶺東南有座銀屏山,山上有個仙人洞,洞口上方懸崖峭壁上峭楞楞地生長著一顆白牡丹。民間傳說,那棵白牡丹是虞姬的化身,兩千多年了,一直在等著項羽的歸來,而且還會一直等下去,直到踢云烏騅帶著它的主人回來。 白牡丹每年谷雨前后開花,花朵都朝著西邊,那正是虞姬離別楚霸王的中軍大帳所在地,也就是現(xiàn)在的散兵鎮(zhèn)的方向!
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曾游覽銀屏仙人洞,看到那株白牡丹,聽到虞姬魂化白牡丹、盼望項羽歸來的美麗傳說,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其時,歐陽修被朝廷貶為滁州太守),不禁作《仙人洞看花》詩:
學(xué)書學(xué)劍未封侯,欲覓仙人作浪游。
野鶴倦飛為伴侶,巖花含笑足勾留。
饒他世態(tài)云千變,淡我塵心茶半甌。
此是南巢招隱地,勞勞誰見一官休。
詩中所說的“巖花”,就是長在懸?guī)r峭壁上的.白牡丹。南巢,是巢湖市的古名,夏朝最后一個君王桀就是被商湯流放于南巢的。
項羽死后,天帝憐他是個蓋世的英雄,不忍他墜入輪回,要招他到天庭供職。但項羽此時一心牽掛的只有虞姬了,所以,一縷英魂飄飄忽忽,不肯散去,想要找到虞姬的魂靈,與她在那世永伴,可是一直沒有找到。一千五百年過去了,虞姬還是在銀屏山仙人洞峭壁上盼望項羽歸來。此時,在仙人洞內(nèi)修煉的神仙是呂洞賓。他知道洞外懸崖上的白牡丹是虞姬,也知道項羽一直在找她。可是他不能點破,更不能幫助項羽和虞姬會面,因為那樣做的話,會損了他自己的道行,甚至有令他跌出仙家的可能。但呂洞賓還真是有道行的仙家,他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找個項氏后裔來銀屏安家,守護那株白牡丹,以后機緣到了的時候,再告訴項羽,讓他與虞姬重會。
于是,呂洞賓去了徽州休寧,托夢給項氏海陽派創(chuàng)始人項崇樸,令其派他的三兒子項昌世到銀屏定居,守護白牡丹。項昌世帶領(lǐng)他那一房的人到銀屏后,選擇了離仙人洞不遠的一個小山腳下定居下來,把那座小山命名為項家山。據(jù)巢縣縣志記載,項昌世定居項家山的時間大約在1228年元朝初年的時候,距今已有近900年了。
就這樣,在一代一代項氏后人的精心呵護下,峭壁上的白牡丹雖經(jīng)數(shù)千年風(fēng)霜,卻依然亭亭玉立在那里,盼望著踢云烏騅的出現(xiàn)!正是:
楚歌嶺下聽楚聲,項家莊上尋至親;
親人已乘烏騅去,霸王祠內(nèi)長明燈。
虞姬淚灑散兵營,一縷香魂上銀屏;
牡丹仙子翹首望,何日踢云載故人?
【楚歌嶺懷古遐想抒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水仙子·懷古12-13
賣花聲·懷古12-10
遐想怎么造句01-17
傅玄吳楚歌原文及賞析08-25
西江懷古唐詩賞析06-12
蟾宮曲·懷古賞析12-05
遐想高三作文06-01
四面楚歌成語故事12-09
關(guān)于四面楚歌的成語典故04-06
四面楚歌的成語故事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