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南流水村抒情散文
窗外,雨一直下,可卻突然溫柔了起來,偶爾有幾滴頑皮的雨點,躥入窗縫,落在桌上攤開的書頁上。我急忙移開這本我最鐘愛的書——《文化苦旅》,書頁正翻至《江南小鎮》一文。這……似乎想起了什么……
窗外,雨似乎還戀戀不舍地徘徊于天地之間,打開窗,清新的風徐徐而來,突然明白古人為何要用雨水泡茶——雨水,是大自然的恩惠。想起茶,不由便想起烏鎮老街上的茶館,想起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
去年夏天,我和幾位好友一同游江南。我們幾人的行李不多,但都不約而同地帶著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是否是巧合,我尤其欣賞該書中寫江南水鄉的篇目,因為我本是水鄉人,我喜愛江南人那種淡泊而安定的生活。
旅途中經過我故鄉,千年古鎮——烏鎮。
烏鎮以其茶館而出名。茶館多是建在河邊,從岸邊延伸至河心,用木樁支撐著。站在木條鋪成的地板往下看,縫隙中隱約可見流動的河水。傍河而坐,呷一口綠茶,人生百味盡在其中,苦而不澀,清而不淡,香而不膩。泡茶的自然是那河中之水,蕩漾了幾千年的河水,在你口中再一次循環它的使命,淡淡地向你講述古鎮的故事。
正如余秋雨所形容的,“古鎮的歷史路程和現實風貌都顯得平實而耐久,狹窄而悠久”,就像源源不斷的河水,流淌了千百年,卻永遠滋潤。
喝茶的茶錢都是隨意給的,店主從不與你計較,早起的鄉民聚在茶館里,操著吳儂軟語,聊著瑣事,那氛圍淳樸自然。離開茶館,沿岸漫步,卻見一群穿著背心的村民聚在路旁一個暗房里,老的少的,都是爺們,走近一看,才知他們在看錄像。頓時,我覺得烏鎮變了,想起了《江南小鎮》中的一段話:
“如果說我們今天的江南小鎮比過去缺了點什么,在我看來,缺了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點隱潛在河邊小巷間的安適書齋,缺了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
人們常說“江南文化”柔婉,可我看用“江南生活”更貼切,因為如今的江南古鎮似乎并不崇尚“文化”。他們還停泊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岸邊,無聲地構建屬于自己的封閉世界。
走出老街時,聽說烏鎮要重修了,許多茶館都將重建來吸引更多的游客。也許是江南人再也不甘于清苦平淡的生活,也許是江南流水更向往放縱奔流的浩蕩。重建后的烏鎮,可能會打開她古老的大門,但涌入這門的究竟會是人事喧嚷,滔滔名利,爾虞我詐;還是現代文化,先進科技,知識經濟?我不知道,我能做的,僅是祝福,以一個故鄉人的身份為之祝福。
那時離開烏鎮坐的是船,當船倘佯在密集的河道上時,我翻開了《文化苦旅》中的`《夜航船》。漠然回首,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絲悲涼,不知怎么回事。我拋開一切愁緒,回神于文章。我邊讀邊想,想象著周作人筆下的烏篷船在深夜航行,載著不甘平凡的鄉民駛向遠方,船身劃過的水痕卻把圓月分成兩半……
但我卻沒想到,很快我就見到了真正的烏篷船且乘了一回,但卻是在白天。那是在蘭亭的東湖,我們見到了腳劃烏篷船。正當我興奮地走進船身時,卻傳來一聲大喊:“付錢,五塊一人。”我們遲疑了一下,最終付錢踏上了烏篷船。掌舵的是位瘦瘦的老人,皮膚黝黑,他腳踏著船槳,熟練地帶我們穿過一個又一個山洞,還操著方言給我們講東湖的歷史(聽說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人工湖)。我當時不禁為老人的熱情好客而感動,興奮地與他攀談起來。不久,船已靠近碼頭,我們正要上岸,老人卻向我們伸出了手:“給點小費吧!”我驚呆了。“給點小費吧!”我把錢給他便匆匆離開了。
老人謀生計,我能理解,但暢游東湖,如此意境怎可用金錢來交換?江南何以走到如此局促的境地呢?
曾經,夜航船載著青年的熱情去冒險,為的是沖擊封閉的世界。而如今,烏篷船卻在東湖周而復始地行駛著,只為求得別人的施舍。
也許這烏篷船也曾是夜航船,老人年輕時也曾是船老大……但如今他什么都忘了,記得的只是錢。
時代的發展不能使江南水鄉永遠地成為中國的后院,封閉的世外桃源。江南要繁榮,村民要富裕,這是不能阻礙的。但是究竟怎么發展呢?站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交點上,江南人茫然了。余秋雨寫道:“但愿有一天能讓飄蕩在都市喧囂間的惆悵鄉愁收伏在無數清雅的鎮邑間,而一座座江南小鎮又重新在文化意義上走向現實。只有這樣,中國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實現雙向自立。”在我看來,江南要發展,就要拓寬自己的視野,培養海納百川的勇氣,但萬萬不能的就是丟棄了自己的傳統,尤其是淳樸的民風,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流水潺潺,涌向沈萬山的貨船碼頭,淌過退思園的假石山,蕩漾在茶香滿溢的茶壺里,轉眼卻突然轉了個彎,穿過擁擠的周莊的石拱橋,流過烏鎮新建的老街,盤旋在停泊著烏篷船的東湖……
我不知道這水流向何方,但愿流水永遠清澈,在每一個江南小鎮輕輕蕩漾。
【人在江南流水村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高山流水造句01-17
江南古詩07-22
莫讓情深付流水散文05-01
走在江南散文11-10
祈福江南散文11-03
故鄉江南散文04-30
江南教學反思12-22
成語高山流水的典故12-17
用高山流水如何造句12-17
《小橋流水人家》閱讀習題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