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老家抒情散文
走上一段斜坡,經過一座廢舊的瓦窯,再繞過一片不大的芭蕉林,老家就遠遠映入我的眼簾了。
老家坐落在一個小山村里,青灰色的瓦,人字形的屋頂,黃色的土墻,石砌墻在屋前圍出一個小庭院來,房子兩側有成片的竹林和幾大棚葡萄。
老家很老。5間土屋正中的那間堂屋,印象當中總有一張四方高桌,上面堆滿了雜物,只有逢年過節才被收拾一新,擺上供奉先人的貢品。旁邊各兩間才叫“房”,可以養雞,可以堆放些柴草雜糧稻谷。在每個房間的墻根,往往一溜兒排著大大小小的瓦甕,里面或裝酒或裝咸菜或裝黃豆,也有空著仍舍不得丟棄的,這些瓦甕幾乎成了所有農家的特色。因為老家的樸實與隨意,我從小害怕到鎮上作客,望著人家考究而藝術的擺設,我往往變得木訥寡言,拘謹無措。
12歲那年,我外出求學,直到畢業留城工作,其間極少回家。15年的'光陰彈指間就過去了,當年的小姑娘已經是一個女孩的母親了。老家卻依然靜默著,目睹著家庭人事的變遷:祖父祖母相繼去世,姐姐已出嫁,哥哥也成了家,之后又為父母添了孫兒女,然后便像長大的鳥兒,經不住外面世界的誘惑外出打工了;只有年邁的父母,像兩只不離巢的鳥,始終守著護著老家。
小時候與老家朝夕相處,覺得她太熟悉了,熟悉得如同一個形影相隨的好朋友,我們對她高矮胖瘦黑白美丑早已不在意,只有分別后才逐一逐一清晰地回憶起來。因此,我常常思念老家,常常夢見老家的人和事。老家早就不是兩個字或者一個簡單的概念了。她不只是一座房子,也不只是美麗的山山水水。老家是平日的牽掛,是殷切的思念,是與同鄉談起故土時的滔滔不絕與感慨,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不眠的夜……
如今,我終于走在歸家的路上了,終于可以望見日思夜想的老家了。趟過那條小溪,踏上混著青草、稻谷與泥土氣息的田埂,老家就在眼前了。我可看到魚鱗似的瓦片,看到圍墻上的青苔,看到架上的葡萄將熟未熟……忽然一陣嘰喳聲,哥嫂的兩個孩子喊著“小姑小姑”飛跑過來了;而年邁的父母正推開圍墻的木柵欄門,不敢相信地喃喃:“是小女回來了?”
少小離家,鄉音無改。我攏著小侄,幾步趕到父母跟前,用純正的土話說:“我回來了。”
【又見老家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又見新綠作文12-03
回老家散文11-03
史鐵生老家全文11-04
學子遠去又見歸來字謎11-23
初三又見春天作文04-23
又見桃花初三作文09-04
農村老家現代詩06-16
又見枝頭吐新芽初三作文12-23
高一又見花開作文10-28
春抒情散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