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花事的抒情散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開到最后是荼蘼。
荼蘼位列二十四番花信倒數第二,開在牡丹之后,而比牡丹尤勝。蘇東坡贊它:“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不妝艷已絕,無風香自遠。”花開時,一朵一朵細小的白色香花攀在架子上,盤旋而上,花莖有極細的鉤刺,葉子呈羽毛狀,每有風來,便翩然欲飛,陣陣幽香浮泛在夜色中,是殷切的叮嚀:“春光苦短,珍惜哦!”
傳說荼蘼是所有花里開得最晚的一種,等到荼蘼花開的時候,別的花也就都謝了,所有的花事也都該結束,所有的愛情,也都該水落石出。
荼蘼花并不是女孩最后的愛情,恰恰相反,是她心中最難忘的那一段初戀。
當一段至真至純的'情感結束,即使可以更新,卻不能重來。沒有人可以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更沒有人能夠經歷兩回初戀。
第一次的愛情完了,少女最初和最純的感情也就完了,也許下一次會更美好,更成熟,更理智,但卻再也不可能回頭,不可能經歷初戀同樣的情懷,開到荼蘼花事了,以后的花開花謝,都屬夏日,不是春光了。
但是男人通常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總是在得到少女的初戀時不肯珍惜,又總是為了錯過少女的花期而耿耿于懷,看到花開便急于采摘,待到花謝又掉頭便去,從一而終的愛情越來越不被人們認同,他們總是期望得到的更多,更豐富,卻忘記了,在這個“得到”的過程中,其實“失去”了很多,很多。在他們轉身之際,那朵初戀的荼蘼悄然萎謝,獨自凋零,他誤了她,錯過了她,從而也就永遠地錯過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瓣芬芳。
張愛玲對胡蘭成說:“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便是這樣的一種荼蘼心情。她在人生最好的春光里遇見他,愛上他,為他開放,為他燃燒,卻也為他凋零。
他以為自己會是她愛情最初的荼蘼,不料她卻成了他人生最亮的煙花。此后五十年里,她不曾在文字里提過他片言只語,而他,卻在多年之后念念不忘,寫下《今生今世》來追憶她的一段情,成就她的最后精彩。兩個人對于愛情的態度與境界判若云壤,而那一段荼蘼的戀情,到了這時候也終于落幕,留與后人說。
【荼蘼花事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閩中花事散文12-15
納蘭性德《酒泉子·謝卻荼蘼》鑒賞及譯文12-15
芬芳的美麗抒情散文02-05
春抒情散文08-23
抒情散文:隨記01-24
高一抒情散文01-11
語文初一抒情散文01-10
你在,幸福在抒情散文02-02
從唐詩宋詞里走來的鄱陽湖抒情散文06-28
田園詩人酷酷拽老頭抒情散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