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溶溶夜抒情散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我是多么想和親人團圓啊!但由于身體的虛弱,經不住汽車的顛簸折騰,不能如愿,真遺憾!
中秋。
夜幕降臨了。吃了月餅,我迎著徐徐吹來的清風漫步在百花斗妍的校園。田中蛙聲的音律和樹上蟬聲的清脆呢喃伴隨著縱穿校園的小橋流水的鏗鏘韻響而紛紛把心事詮釋。我思親的心也被這意境挑起來了。這時,月亮從東方升起,像有幾分羞澀似的,半掩在樹梢中。初升的月亮特別大、特別亮。寧遠河那邊時常傳來孩子們拍手唱著的“八月十五月兒圓”的婉轉童聲……
夜涼如水,月光下跳蕩著溫馨的音符。我漫無目的的走著。一剎那我的心被那從高樓傳來的笛聲攫住了。這是一首清新的,有著韻律的《思鄉曲》。微風吹來,笛聲時而清晰可辨,時而飄飄渺渺,我的心仿佛也隨著浮上來,沉下去……本來是潛在胸中的感情,現在變得那樣的鮮明強烈。啊,“此夜曲中聽折柳,誰人不起故園情。”中秋佳節,我怎能不思念百里之外撫育我成長的故鄉?怎能不思念帶著泥土氣息,滿身散發稻花香的妻子和給我帶來歡樂、光彩、笑聲的孩子呢?
月亮升出了樹梢,掛在空中,可是不如剛才那么大,那么亮了。月亮的周圍罩上了一層淡色的暈圈。
我無心欣賞眼前的月景了。腦海里浮現出了一幅對于我更有魅力的圖畫——鏡湖的月夜。我想,中秋夜月,淳樸敦厚的鄉民必定會拿出月餅在碧波蕩漾的湖濱品賞著,在金風的吹拂下,三五成群暢談著一天的收獲、希冀抑或是難以排遣的牢騷……
故鄉——鏡湖,你的字眼多么富有詩意。清朝咸豐時的.本鄉舉人吉大文以他的華麗詩章謳歌過你。讀過《崖州志》的人,誰不記得“四面皆臨水,山青水也青”的詩句。你那小橋下面流水的鏗鏘韻律,碧草莘莘的湖面曾經畫入我童年的心胸。記得每當月亮圓的時候,我們三三五五的孩子在湖邊淺水灘中嬉笑追歡的情景,那些早出晚歸的慈母在湖中搗衣裳的夜景圖至今還記憶猶新。
此時此刻,在這中秋月夜,我想我心愛的妻子在哄誘孩子入眠后,也一定會披著清輝,拿著孩子骯臟的尿布到湖濱去搗洗,帶著思夫的濃情伴隨著有節奏的浣衣聲傳向遠方;或可是在浣洗我前星期回去換下的臟衣服,在水中撩了撩、嗅了嗅,打撈起那濕漉漉的相思寄托在這虛清的月夜……
月亮有情,游子思親。一個極想念家鄉的人,總會不知不覺地將一些理想化的形象添進去填補那些記憶的空白的。
故鄉——鏡湖,是古崖州時的八景之一。五六十年代他還是山青水秀,而今,他卻遭到了人為的破壞,生態環境在惡化。本鄉已作古的吉進喜老先生曾賦詞表達他的遺憾:“鏡湖名勝地,今日少人游。兩岸山已禿,三沖水斷流。林疏無島宿,湖淺小魚游。只有秋來月,名登‘州志’留。”老先生的感嘆,不僅是一個滄桑老人無奈的心聲,而且是整個具有良知不泯的鄉民內心滴血的寫照。
月亮高高地懸在空中,此時“寧遠穿巖趨大海,葵花背日飽瑤餐”,天已經很晚了。
明月啊!你沐浴著百里之外的游子,但你能理解我“月色溶溶夜,思親情悠悠”的心情嗎?
【月色溶溶夜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荷塘月色》說課稿10-26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11-29
《荷塘月色》教學實錄11-27
《荷塘月色》優秀說課稿11-26
人教版《荷塘月色》說課稿10-27
《荷塘月色》導學案07-31
朱自清《荷塘月色》課文07-31
荷塘月色經典詩句04-14
荷塘月色優秀教案11-01
荷塘月色鄉愁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