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煙下的小木屋抒情散文
在踏上那高高的吊橋之前,我就已經看到,那坐落在山中的別墅群了。白墻,青瓦,點綴在斑斕的山林間,倒影在青綠的柔波之上,美的像一幅畫。
吃過午飯,我們就入住在其中的一棟。8868,拿到房卡,我和梅便沿著青磚石階向山上走去,山路蜿蜒,有些陡峭,不一會兒,我們氣喘吁吁。路兩邊林木葳蕤,不時見到有樵夫在砍伐灌木,幾柴刀下去,茂盛的灌木叢,便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樁了,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草香。山道上,迎面走來一個女人,大約四十不到吧,挽著發髻,一捆青翠的竹子,被她輕松地扛在肩頭,我目送她走下石階,穿過石子甬道,一直走向那高高的吊橋,在搖晃的吊橋上,她依然身姿優美,苗條的身影,隨著肩上的竹捆一路起伏有致,漸行漸遠。
別墅的`設計別具匠心,推開“咿呀”作響的沉重木門,仿佛回到了那遙遠的年代,明清之風撲面而來。大門是厚重的原木制成,門上鑲有黑色的鐵環,大廳里設有田園風味的木藤搖椅和精美古雅的雕花臥榻,還有按摩椅,電腦,健身器,傳統和現代在這里融為一體。順著木樓梯上去,打開房門,才發現,真是名副其實的木屋別墅啊,木地板,藤椅,木墻板壁,走在地板上,足音跫然,更覺沉靜而幽玄。房間里彌漫著濃濃的懷舊氣息,象山嵐,又像晨霧,帶著融融的暖意,從歲月深處漸漸彌散開來。冬日的陽光,正透過窗戶,溫柔地灑在床上地板上藤椅上。坐在這樣的陽光下,唯有兀自歡喜,想說什么,可什么也說不出來。
透過玻璃窗看外邊,蜿蜒的石道旁,有青石壘成的溫泉浴池,一棵不知名的樹,高高擎著幾片黃葉,倚在嶙峋的青石旁邊。就在這個下午,在這座小木屋里,我們和仰慕已久的師者促膝而談,她親切又淺顯的言語,包含了對生活和文字最深邃的理解,令人獲益匪淺,至今回想起來,猶在耳畔。
傍晚散步,意外發現,一縷炊煙從山腳下裊裊升起,先以為是有人在燃火,再看,原來真的是炊煙!在我們生活中消失已久的炊煙,就這樣無比詩意地升起在秋浦漁村的上空。粉墻黑瓦的房舍,高高的煙囪,衣著素樸的燒飯女子,從我們身邊敏捷地來去,不想再問,也無須再進屋探個究竟。看著她們寫在臉上的恬淡,專注于炊事的認真,我們的腳步也漸漸慢了下來。走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上,像走在我們童年的村莊。
晚上,天上有月。同行的人說了聲:今天是古歷十五啊!再抬頭,果然,圓圓的清冷的月亮,遙遙掛在天上。小木屋,會不會也像這枚月亮一樣,在以后的夜晚,圓成一片扁扁的思念呢。
我在第二天清晨醒來時,聽到淅淅瀝瀝的水聲,先以為是流水聲,開窗才發現,是下起了小雨。行在煙雨迷蒙的山道上,更覺山色襲人,空靈無比。
離開的時候,我又一次轉身回望這外觀華美內在拙樸的建筑,心中充滿了無言的感動。林間小木屋,誰的心里不曾向往過?人至中年,俯視自身,誰不是心旌襤褸,滿面風霜?但總有某些時刻,我們會打開心的羽翼,離開生活的繁縟細節,來觸摸生活最真實的本質。習慣了便利快捷的生活節奏的現代人,再回到從前的農耕時代,已經不太可能,那個一直潛藏在內心深處的遙遠夢想,就在這一刻,被悄然喚醒。無論時光如何變遷,人們對自然和純真的追求永遠不會改變,這山中別墅———不,山中木屋,我寧愿這樣稱呼她,用她那質樸無言的寬廣胸襟,無比包容地接納了四面八方前來投奔的人們。
【炊煙下的小木屋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炊煙的現代詩歌02-06
小木屋散文11-09
關于炊煙的散文(精選23篇)11-10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600字09-13
芬芳的美麗抒情散文02-05
春抒情散文08-23
抒情散文:隨記01-24
高一抒情散文01-11
語文初一抒情散文01-10
你在,幸福在抒情散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