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斷春光是桃花抒情散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碧一ㄗ鳛榇禾斓氖拐呤钱斨疅o愧的,每年開春時節,她都早早開放,給我們捎來了春信。習習春風中,面對熱力四射、青春洋溢的灼灼桃花,我們精神為之振奮。看一樹一樹桃花,仿佛不是一個春天迎面而來,而是無數個春天蜂擁而至。唐朝詩人白敏中有詩:“千朵秾芳倚樹斜,一枝枝綴亂云霞。憑君莫厭臨風看,占斷春光是此花!笔㈤_的桃花似霞如錦,迎風搖曳,楚楚動人,你會覺得明媚的春光都被她獨占了。
古往今來,贊頌桃花的詩句不計其數,《詩經》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語,唐宋詩詞中有“夾岸桃花錦浪生”、“滿樹如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桃間淺紅”、“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等。而將桃花與黃鶯作對入詩則顯得更生動、更有文采,比如“夭桃晨暮發,春鶯旦夕喧”、“桃花枝上,啼鶯言語,不肯放人歸”、“曉來枝上千般語,應與桃花說舊心”等。
桃花如美人,美人似桃花,桃花與愛情相連。唐朝詩人崔護的七言絕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边@首記述愛情故事的詩,恐怕最膾炙人口了!叭嗣嫣一ā笔嵌嗝疵赖男蜗,怎能不讓年輕人怦然心動?桃花依舊,人面不再,又是多么令人悵然若失。在路邊河畔,亦可見到白桃花,一身淡妝,像臨風佇立的女子,頗能使人引發“恰似文君新寡后,素妝猶未嫁相如”的旖旎遐思。據說,有人曾因不忍見白桃花為風雨所摧而失聲痛哭,并削發為僧。細細想來,讓這人痛哭流涕、觸景生情的應當不僅僅是白桃花吧?
相傳,開元天寶年間,唐明皇與楊貴妃在御花園歡宴,唐明皇親折桃花插在楊貴妃頭上,喜形于色地贊道:“此花尤能助嬌態也!”皇帝老兒一個“嬌”字,把桃花的魅力全都說盡了。然而,美麗的東西不一定走好運!吧n天忌才”、“紅顏薄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個傾城傾國的絕色大美人,最后不也只能在馬嵬坡落得個香消玉殞、命歸西天的可悲下場?
不知從何時候起,桃花被看成輕佻、妖艷、浮蕩的象征,“輕薄桃花逐水流”像一盆污水似的潑向桃花。其實,掉進水里什么花不逐水而流呢?近代作家胡蘭成說:“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它靜。”此話如若桃花有知,一定會感動得流淚,會有遭遇知己之感。是的,一樹一樹桃花開得燦爛,表面看起來相當的熱烈、奔放,但如果你仔細看單朵的桃花,你一定會感覺到其文靜、高雅的氣韻。如果你真有一顆愛純潔的美之心,面對本分的桃花,能不發出由衷的贊嘆?
古人是十分看重桃花的。桃符、桃人、桃木劍等,都是用來避邪驅怪的東西。而在“投桃報李”的典故中,桃子更是被當作了貴重的禮品。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一次次偷吃蟠桃,吳承恩筆下為什么是桃子而不是別的東西,由此可見桃的彌足珍貴。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寫道:“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此后,“世外桃源”一直是世代文人所向往的凈土。唐代詩人王維的“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之語,流露出苦尋“世外桃源”而不得的無限惆悵之情。桃花源,永遠是中國文人走不出的理想家園。
【占斷春光是桃花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春抒情散文08-23
夢到佛光是什么意思06-01
斷翅散文11-04
夢見夜晚有月光是什么象征11-05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 春夜宴桃李園序原文、注釋及賞析10-19
高二語文《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教案04-02
周公解夢夢到陽光是什么意03-29
人家光是活著就已竭盡全力勵志文章06-22
決獄斷刑成語解釋05-13
馬占山江橋抗戰的故事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