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又到五谷掛果時抒情散文

時間:2021-03-10 19:40:40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又到五谷掛果時抒情散文

  小滿過后,建湖幾處景區內五谷樹又是一番景象:枝葉間似雪的繁花開始凋謝,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串稻谷狀的果實,預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于是,人們總是駐足流連于五谷樹下,盡情觀賞,以一睹“五谷”掛果奇觀為快。

又到五谷掛果時抒情散文

  五谷樹是奇樹,甚至可以說奇甲天下。這種木犀科雪柳屬的落葉灌木,春天開花,夏天結果,深秋落葉。奇就奇在每年結出的果實形狀各異,有時像水稻,有時像高粱,有時如玉米,有時則又仿佛小麥、小米之類的谷物,“五谷樹”便由此得名。在特殊年份,結出的果實還有像魚、蝦或綠豆的。更為奇特的是,五谷樹對生態環境特別敏感,具有預報當地年成豐歉的功能,當年的'果實形似稻谷,則水作物豐收;形似高梁,則旱谷豐收;若果實呈魚、蝦形,則當年水勢必大;呈綠豆狀,則大旱。多少年來基本應驗。比如1940年,此樹結的果實像綠豆,當年夏秋應了大旱,百日無雨,境內河底干涸能走人。1991年結出的果實似小魚,這一年果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近幾年結的都是稻谷狀的果實,農作物年年獲得大豐收。五谷樹全身都是寶,其“嫩葉可代茶;枝條可編筐;莖皮可制人造棉;亦栽培作綠籬”。難怪人們視五谷樹為“建湖一絕”。

  五谷樹久負盛名。明清兩代文人雅士題詩撰文的頗多。明隆慶間,趙善政所著《賓退錄》云:“胡維庸(洪武時宰相)家有一樹,名‘五谷’,夏月其實若稻麥者,則其年大有,若為魚形,則其年大水”。萬歷間,南京學者周暉的《金陵瑣事》里寫到當時南京有兩株,“不但結子如五谷,亦有似魚蟹之形者”。上世紀八十年代,建湖籍明史專家、學者王春瑜先生,曾撰文向海外推介故鄉的五谷樹,吸引了不少文化人前來探奇攬勝。

  五谷樹亦與佛教有緣。我國當代著名高僧茗山法師生前曾告訴筆者,五谷樹素潔、淡雅,且有靈氣,與蓮花一樣,是佛教的象征。抗戰前,鹽城西北鄉(今建湖縣境)多數廟宇都有五谷樹。每年五谷樹開花、掛果時節,僧徒們都要凈手采摘其花果供奉佛爺。在民間,人們把五谷樹奉為神靈,舊時做“加苗會”,也少不了拜祭五谷樹,求樹神保佑地方五谷豐登。當地農民在種莊稼前,都要到五谷樹下,焚香祈禱,看樹上結什么果實,就種什么莊稼。直至今天,仍有少數信男信女,到五谷樹下磕頭燒香,求樹神降福消災,這顯然是一種迷信,但足見五谷樹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五谷樹生來并非中國元素,我們建湖則是它的第二故鄉。《建湖縣志·古樹木欄》云,五谷樹乃明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從域外帶進中國,以后國內始有種植。據明顧起元《客座贅語》記述,明萬歷末,南京已不見此樹蹤影了,然而清光緒版《鹽城縣志》卻有五谷樹的記載。古建湖五谷樹從何而來,傳說有二:一說最先是由明英宗女隆慶公主和附馬游泰(建陽鎮交睦村人)從京城帶回鹽城西北鄉,距今已有500多年;另一說是古收成莊(今屬九龍口鎮)一漁民出資從南京移植過來的,經過多少代人的改良、培育,不斷地被注入本土民俗內容,不斷地被融進建湖人的文化與生活之中,才使這舶來品在水鄉扎根,并形成頗富東方情調的五谷樹文化。五谷樹是建湖一寶,是建湖的驕傲。我曾聽到一個久居意大利經商的同鄉說,在那里見到了一種“氣象樹”,不由想起故鄉五谷樹,前年五谷樹掛果時節,特托同行從建湖捎去幾串果實,因為五谷樹就是他夢中的家鄉。

  如今,建湖不少地方都有五谷樹。“五谷樹”已成為建湖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九龍口鎮有個以五谷樹命名的五谷村,村里有株五谷樹,樹高10米,粗可合抱,樹齡已有200多年,是出神話故事最多的地方。該鎮九龍口風景區和收成老街,均有幾株五谷樹,并享譽一方。在建陽陸秀夫紀念館和南林寺大院內也有幾株,鎮郊瓦瓷村還有幾株,都有8米多高。尤其是陸秀夫紀念館景區那株五谷樹,不知是何緣故,這幾年繁衍特別快,在樹木周圍滋生了不少新枝,現有一人多高。目前該館正在規劃林地,打算在館內建座“五谷園”,凸顯五谷樹文化,把五谷樹這張建湖的文化名片做靚做美。

【又到五谷掛果時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又到高考時勵志文章09-07

又到秋葉飄零時高二作文09-04

又到清明作文03-21

又到原點散文欣賞11-12

神農傳五谷的神話故事06-20

又到清明作文(集錦14篇)04-08

又到清明作文精選14篇04-08

春抒情散文08-23

抒情散文:隨記01-24

高一抒情散文01-1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亚洲精品在线911 | 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色一情一乱一交一区 |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