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此時.我在同里抒情散文
江南多古鎮。遇見同里是個偶然,思考了幾分鐘便決定端午來這里小憩。
江南園林都十分的內斂,在街上走著,或許會遇到一處不大的門頭,但是卻有和其他民居不一樣的氣質,這估計就是某位豪門大戶的府邸了。耕樂堂、崇本堂、嘉蔭堂、退思園……每一所都是極盡精致的私家園林,一榭、一亭、一閣、半畝方塘,都有著造園者的心思,盤根錯節,宛如畫意。“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退思園中,游人如織,眠云亭上歇坐聽雨,眼前鬧紅一舸,仿佛行云流水卻又巍然不動,水中錦鯉悠然自得,這動靜之間宛若天成。
初到同里,古鎮門庭若市,官方端午節活動大招牌聳立在小廣場上。不過,只要緊走兩步,轉個彎,鎮口的紛亂就被甩在了身后,只剩了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放下行李就急著與好友奔向街上,三天小假第一天早上,游人并不算多。正是六月中下旬,已進入梅雨季節,小鎮涼風習習頗為舒適。江南水鄉去過幾處,在別處或許只是過客,而在同里卻很想留下來。閑來無事,坐在橋邊,清風徐徐,水波粼粼,石板路上三輪車吱呀吱呀的路過,水上老人搖著烏篷小船驚起幾只魚鷹。曾幾何時,只有夢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吧。鎮上多有沿河的農家茶館或歇腳用餐的小店,架設遮陽傘和桌椅,累了就歇下,來碗酸梅湯,酸酸爽爽十分過癮,遇上好時候,還能聽到評彈,賞足了這姑蘇風韻。
午飯過后,微微飄起小雨。江南的雨果真不同北方,絲絲綿綿,意濃繾綣,打濕著青石板路,鋪散在屋檐墻角,把這千年的小鎮如水墨畫般的暈染開來。拿起相機,隨意的踱步一處偏僻的小巷,這里又像是古鎮的另一處避世所在,更加幽靜。一戶民居,木門半掩,一只小貓趴在門檻上,懶懶的望著天空,停留片刻,只見門內一位十來歲混血兒面龐的小姑娘赤腳跑到門口看了看我,又跑回一個外國女子身邊。同里確是一處吸引人的地方,不知是哪國女子不遠千里來這里或度假或定居,都是極有眼光的。
這雨下的纏綿。
不知不覺走到了穿心弄,細細長長蜿蜒曲折,窄處僅容一人通過。初次聽聞穿心弄,總覺這名字太過犀利,只有走在了弄里,才知所言不虛,斑駁的粉墻黛瓦近在眼前,長滿青苔的石條踏上去“空空”作響,墻上每塊青磚都嵌著光陰,漫天飄灑的細雨打在臉上恍如隔世。這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有緣人,從這里相遇,從這里擦肩而過,那一瞬你微微一笑,我淡淡回眸,一眼千年,轉身相忘江湖。那時光,是否也有這樣的煙雨。
走過魚行街,走過富觀街,走過上元街……細數著老墻,也不曾記得已經翻過幾座橋,穿過幾條巷,抬頭一望,已進了明清街。隨意在一家慢遞小店,正翻弄物件,忽聽一曲悠揚的笛聲,竟是《故鄉的原風景》。心下一笑,不知哪家店面放的音樂。本就極愛這首曲子,出了慢遞小店便隨音樂尋了去。追著笛聲,原來是家陶笛坊,并不是放的音樂,而是由店里一個年齡相若的男孩用陶笛吹奏的。陶笛音色比竹笛低沉,比洞簫悠揚,男孩吹得幾乎可以媲美原版。驚喜的望著各式各樣的陶笛還有瓷笛頗為動心,便詢問起來。男孩很耐心的講解,一談之下,他居然和我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的校友,還在山東工作過,只因家在江南這邊,后來便回來工作。世界說大不大,神奇的同里,一首曲子,一個校友,看年紀,學校中或許照過面也未可知。游客漸多,包好挑選的一支陶笛,和店主淡淡的一句道別,男孩答聲好,又繼續我的水鄉尋夢。
枕水人家的早晨,自然是從水邊開始。清晨的同里,安詳而恬淡,阿婆在這邊浣著衣,大叔在那邊涮著鍋子,梳洗已畢的人家,更是端了茶,在河邊放把藤條椅,悠閑的品著,有喜好的,還放個收音機,小小盒子里傳出婉轉的戲曲聲。
不知什么時候,人兒開始多了起來,拉麥芽糖的大叔開始高歌,一邊拉糖一邊沖顧客歡快的唱著。古鎮門前的大戲臺也開始依依呀呀哼唱起來,大爺大娘搬個凳圍在戲臺前,亦如古時戲班開唱,聽得津津有味。端午的同里,家家戶戶要綁艾葉菖蒲,戲臺旁有大嬸綁好了送給游人,這節日的氣氛一下子便濃了起來。同好友走在街上,自然不能忘記尋覓美食,碰巧路過一位阿婆的小食攤,兩個人立刻被熱騰騰的粽子吸引住了,赤豆蜜棗粽香糯甜軟,比外邊店面里賣的還要好吃。同里人質樸善良,這是我兩天的感覺,不管是客棧的老板、陶笛坊的小伙、賣芡實粥的奶奶、賣粽子的阿婆、咖啡店的妹子,還是教我包粽子的阿姨,以及被我問路的路人甲乙丙丁……,他們都在同里給我一份溫暖,讓我更加鐘愛這個小鎮。
烏篷船前,遇到了另外兩對愿與我們同舟的旅人,七人一舟蕩蕩飄飄的離開了碼頭,穿過熱鬧的街道,穿過橋洞,兩岸蒼翠茂密的枝葉在頭頂纏繞,搭成了長長的.綠棚,風一吹,樹葉上的水滴簌簌的落下,打濕了搖櫓阿姨的衣衫。雨也漸漸淅瀝瀝的大了一些,看著阿姨笑著戴上斗笠繼續搖櫓,我不知怎么竟生出“何妨吟嘯且徐行”和“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氣來。把手伸出烏篷外,小雨涼涼的打在袖子上,看天上的水和地上的水交織在一起,整個河道顯得更加通透,而青瓦灰墻石板路,也顯得越發的濃重,這一透一濃之間,讓古鎮變得更加有韻味。街上的三輪車,河中的烏篷船相映成趣,雨天絲毫沒有影響游人的興致,有的干脆收了傘,讓細雨打在臉上身上,清清涼涼。
離開同里,仿佛就像是平常出門一樣,吃一碗家門前阿婆的芡實粥,背上包袱,出鎮逛逛,等日頭西下了,回到敬儀堂,桌上依然盛放著老板的好菜,然后聽老板吆喝一句“開飯咯!”。
那天,我做了一個夢,我又坐在橋頭,看橋上過往的人兒,看橋下穿梭的船兒,只不過那時候,客棧老板家藤架上的葡萄,已經熟了……
【今年.此時.我在同里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此時此刻我在懷念你短文散文04-29
你在,幸福在抒情散文02-02
在鴨場里01-19
在困難的日子里作文05-11
在回憶里感謝你散文05-02
今年我上初二了作文04-11
我今年十九歲勵志故事11-12
封緘在時光里的愛作文03-19
在時光里蔚然成風散文12-15
在思想的樹林里流浪詩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