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老屋的根抒情散文
其實老屋并不老,剛滿30歲。
1975年,姐姐帶領我們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工程。當時,父親在數千公里之外的江南工作,奶奶年邁,母親病弱,姐姐風雨一肩擔主政家事,帶領并不強壯的我和未成年的弟弟,扒掉了不堪風雨的老屋——現在鄉下已經絕跡的柳條編墻土廂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蓋起了3間土坯房,房頂上苫了稻草又加蓋了瓦片,這是鄉下流行的建筑款式。
雖說土坯房很快落伍,但它畢竟為我們一家人提供了可心的安身之處。遺憾的是,姐姐沒來得及住上自己張羅蓋的新房子便出嫁了。三年以后,我告別了鄉下昏黃的燈光,成了高考制度改革后的首批師范學員;緊接著弟弟放下了手里的鋤頭,接父親的班當上了電焊工。幾年后,妹妹也告別了老屋的小炕桌,考入了地區商業學校。老屋見證了我們的成長,也分擔了生活的酸辛。后來奶奶去世了,再后來母親積勞成疾雙目失明,不得不告別習慣了的鄉下生活進城跟我們住在一起。
父親一個人堅守田園。他喜歡那樣散淡無拘無束的生活,他離不開老屋那樣的生活環境。梁上的燕子飛去又飛回,園子里的櫻桃花開又花落,嫩生生的韭菜一茬接一茬。老屋讓父親滿足,也讓我們欣慰,讓我們牽掛,老屋演繹了我們田園夢最充實最生動的細節。
如果不是因為五月初那場意外事件,父親是斷然不會離開老屋的。
那天早上,我心急火燎打的趕回40公里之外的故鄉,老屋已經燒成斷壁殘垣。“都怨我做飯不加小心”,父親臉上帶著燒傷,一邊收拾殘局,一邊痛苦地自責。
破家值萬貫。父親賴以生存的老屋,連同他心愛的工具和各式收藏。頃刻間或化為灰燼或變成廢品。父親吃土豆都舍不得去皮惜物如金,此刻該是怎樣的痛心?
我示意妹妹把父親帶離火災現場,以免年逾八旬的老人睹物傷情,可他就是不肯走,并且情緒更加激動,聲音里充斥著惱怒:“不用你們管我!”但這次沒有下一句:我一個人在這兒挺好的!
父親固執得出名,此刻更奈何他不得,我感到了”善后”的沉重。不經意間,我看到老屋周圍的榆樹都安然無恙,不由得舒了一口氣。在我的提示下,父親的注意力也從廢墟轉移到那顆老榆樹上,我看到他的眼睛一亮。
那幾棵榆樹,是父親退休后親手培植的,經歷了20多年的`風雨已經成材。在我的故鄉像老屋綠蔭簇擁的風景已日漸其少。父親對他的那些樹珍愛有加,連淘小子們都不敢去擼榆樹錢。鎮里木材加工廠要買他的樹,出了高價,父親死活不肯:你們成天伐樹,總不栽樹,樹林子都砍光了,又來打我這幾棵樹的主意!低壓線路改造,屯長試探著動員父親伐樹:“就一棵行不?”照樣是碰了一鼻子灰,村支書出面打圓場:就當老楊頭兒的樹是文物了,原地保護吧!
老屋不在了,這些樹還在,父親多少得到了一點安慰。
老屋不在了,他無法守著那些樹了,我們動員父親進城有了充足的理由。
傍晚,告別鄉鄰,告別故鄉,告別老屋周圍的榆樹。那一幕,令我終生難以忘懷:父親幾步一回頭,嘴角抽動著、哽咽著,是那樣的依依不舍!
“先讓它們長著吧!”我再一次叮囑鄰居們。
我相信老屋也同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樹一樣,是有“根“的,留住了那些樹,便是留住了老屋的根。老屋的氣息已經被父親帶進城里,融入我們未來的生活。
【留住老屋的根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老屋的散文12-08
留住時光的散文11-29
老屋高二作文08-23
記憶里的老屋作文08-19
留住明天散文11-03
我要留住的日子作文03-29
老屋一本寧靜的書散文11-03
魔鬼的三根金發01-22
根_600字02-15
留住那縷幽香作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