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家的時候
散文:想家的時候1
近段時間,每晚不用加班,周末還雙休。晚上,姐妹們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約好去逛街、跳舞、溜冰,空蕩蕩的宿舍里就丟下孤零零的春燕。她30來歲,進廠才半個月。她老公在老家一邊種莊稼一邊帶小孩。春燕丟不下4歲的兒子,一點都不想出門打工,可村里不少人家在修新房。為了圓修新房的夢,她含淚別夫離子,來到舉目無親的城市打工。
從進廠那天起,春燕巴不得每晚都加班,越晚越好,那可以多掙些錢。再說日子過得忙亂,才沒空想家。可沒班加,思念像野草,在春燕心底瘋長。她取出兒子的相片,看著、摸著、親著,淚花很不爭氣地在眼眶里打轉……
一部雜牌手機,一兩百快,春燕舍不得買,可她多想聽聽兒子甜甜地叫一聲媽媽喲!工廠附近有幾處電話亭,她很少打電話回家。不是不想,而是村里就一部電話,白天打回去,男人在田間地頭干活;晚上村里人睡得早,人家才懶得幫你喊人接聽電話哩。
想家的時候,春燕漫無目的地在工廠前面的水泥路上走著,昏暗的燈光把她那瘦弱的身影拉得老長,她面朝老家的方向,一次次淚流滿面……她流著淚不知不覺來到廣場上,那里小孩真多:有溜冰的,有跑跳的,有牙牙學語的,坐在學步車上歡快地往前滑,還有的依偎在母親那溫暖的懷里撒嬌。廣場四周修有水泥椅子,春燕找個空位坐下,癡癡地望著這些可愛的寶寶,沉睡已久的母愛被喚醒了,她加倍想起了自己的兒子,仿佛聽到寶寶在叫媽媽媽媽……
有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在學走路,搖搖晃晃的,不小心摔倒在春燕的面前,委屈地哭喊起來。春燕生怕寶寶摔壞了,慌忙把小家伙抱在懷里,輕柔地拍著身上的塵土,輕聲地哄了起來。小胖子的媽媽跑過來,一邊說謝謝一邊抱走了孩子。春燕多想多想再抱抱孩子,那是多么地幸福、甜蜜呀!
時間往后推移,大人們領著小孩漸漸散去,可春燕還是舍不得離去。在這個流淌著濃濃母愛的廣場上,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體會到了做母親的幸福,沉浸在無邊的滿足與快樂中!那是她在艱辛與無奈的打工歲月中,從未有過的情愫!
異鄉的天空,月亮露出了迷人的笑臉,春燕乘著滿街月色戀戀不舍地回廠,腳步是那樣地輕快!她邊走邊想:今晚,一定會睡得香甜而踏實!
那以后,想家時,春燕就去廣場……
散文:想家的時候2
想家,就是想父母。想父母,我心里就會生出無限的惆悵。像有一根無形的絲線,牽動了我心底那根最敏感的神經。一絲疼痛,一股酸澀,一縷掛念,伴著洶涌而至的鄉愁,它幾乎淹沒我冷清孤寂的心房,讓我在一條無形的天河邊徘徊。不知道是應該回到父母身邊,還是應該繼續在外打拼。但是最終,心里的天平都是傾向了自己的利益,而讓父母受委屈。是的,我為了自己的小家,把對父母的孝心放置在一邊,自欺欺人地告訴自己,父母自己還能勞動,暫時還不需要人侍奉……
但是,我最清楚,父母每天都在受罪。人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我這件小棉襖,沒有給父母遮風保暖,但是,我卻一直貼在父母的心窩上。我知道他們身體所承受的痛苦,感受著他們的勞累,咀嚼著他們的病痛,體會到他們孤寂中的無奈,聽得到他們心底一聲聲對兒女的的呼喚……
我的心在流淚,流淚……
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流了多少淚水,只是覺得,我仿佛淹沒在無窮的憂患里。常常,我會擔心家里打來電話,我希望日子就這樣在我的擔憂和牽掛中過去,不要有任何消息。我恐懼到,怕聽到任何一點不好的音信,我相信,沒有音信,也許就是最好的消息。
我很少給弟弟妹妹們通電話,因為大家都在忙著掙錢,除了忙碌還是忙碌。但是,從他們那里知道父母很好。我知道,他們向來把父母身上的病痛視為習以為常,無法消減,也就聽之任之了。是的,我理解,即使我在家,不也是,僅僅的聽母親訴訴心里的話語嗎?無能又窮困潦倒的我,根本就無力減輕母親身上的痛苦,只能聽聽,在母親面前唉聲嘆氣一番。母親總會說,不用擔心,她的病就這樣了,人老了都是這樣的。
可是我知道,并不是人老了都是這樣的。在北京,我所看到的老人,他們都在享受著國家的福利,不僅衣食無憂,而且看病無憂,沒有一個人是像我們農村的老人那樣,到老了,就要苦苦地忍受一輩子勞累所造成的病痛的,兒女們為了掙錢養家,誰也無法陪伴在父母的身邊照顧。看著我身邊的老人悠哉悠哉的遛彎,坐在樹蔭下乘涼,嘮嗑,我就想起了我那八旬的老父親和直不起腰來的'老母親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的情景,我的心便會裂傷,流血。我恨自己無能,恨自己不能讓父母安享晚年,恨自己年輕時候的任性和頑劣,以至于今天必須這樣置父母于不顧才能讓自己的小家正常運轉。我的父親,今年都八十了,母親也是七十多歲,我的公公婆婆,也都是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們都還在種地,自食其力地干著最繁重的農活。而且,他們用不上農業機械,因為他們不會開車,只能用最簡單最原始的運輸工具,一點點地,一次次地,來往于家與田地之間,彎著腰,低著頭,一路咳嗽,一路幾次歇息……
這就是我的父母,他們就這樣的生活著,他們像老牛一樣。不,老牛尚有主人的疼惜,他們為了不給兒女添加負擔,噢,是為了給兒女減少負擔,他們才這樣苦著累著自己。可是,有幾個兒女體諒他們?有人認為父母不給自己增加負擔是理所應當的,有人認為父母給自己減少負擔是應該的。我想問:那些聰明的兒女們,當你們在父母的懷里哇哇啼哭時,父母想過減輕自己的負擔嗎?你們生病的時候,父母恨不能把自己的血賣完,把自己的家業賣完,債臺高筑為你們治病,看到你們痛苦,父母的心在流血。可是,看到父母的病痛,為什么,你們卻習以為常了呢?
更可恨的是我,我讓自己埋在心淚里,不敢露出頭來,不敢接受事實。我比那些麻木的兒女們更加的不孝,因為,我離父母的距離遠不說,心,卻用一張不透明的布遮上了,我與父母被一條無形的天河隔開了。河的兩岸,我和父母都在為對方祈禱平安,我們的心,都在溫暖著彼此。
還有幾天,我就要見到父母了,不知怎的,我竟然有點害怕。我怕看到父母蒼老的模樣,我怕自己一直堵著的心淚會決堤。我想象著自己看到父母時的情景:我不說話,只是看著,從頭至腳,看看父母頭上的白發,看看父母臉上的皺紋,看看父母又矮下來的身體,看看父母陌生的背影……
我讓自己不哭,因為,父母是笑著的,那滄桑的笑!那高興的笑!那欣慰的笑啊!那是父母把幼小的我抱在懷里時的笑容啊,我感覺到了,我又一次看到了,我好像又一次被父母抱在了懷里,享受著那浩蕩的愛!
眼淚,請你不要迷糊了我的雙眸!我要寫下來,寫下我對父母的愧疚,寫下我對父母心靈的債。一直以來,總說自己要孝順父母,但是,自己卻是一個最不孝的人。做不到陪伴父母,做不到幫助父母,做不到為父母減輕一點的病痛,就連說話,都沒有做到,這可憐的要求,我對自己的要求,都沒有做到,沒有給父母經常打電話……
我知道,每當我的胃痛時,我知道母親的胃在時時刻刻的疼著,比我疼的更厲害;我知道,當我偶有風寒時,當我遭受病痛時,母親也在經受著大我幾倍的痛苦。我的病痛幾天就會消失,可是母親的病痛卻長久地折磨著母親羸弱的身體。
多少次,我拿起筆,想寫寫我的父母,但是,都沒有寫下來。因為我要說的太多,太多,太多,多到我用散文這根線都串不完那么多的語花,攏不完那么多的情思,訴不完那么多的愧疚,解不完那么多的心結,數不完那么多的愛……
我只有還像以前一樣,祈禱,祈禱,還是祈禱:愿上帝保佑我的父母,愿天下所有的神靈保佑我的父母:平安、健康、幸福,長壽!
散文:想家的時候3
家是一個巢,溢滿了溫馨和厚愛,離家的時候,心情猶如行李一樣沉重,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涌上了心頭,我一步三回頭,想在這暮然回首之際尋找一種真情。
遠離故鄉的偏僻與寧靜,來到繁華喧鬧的城市,想家的心情耐不住寂寞,于是三番兩次想回家。
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遙望窗外的星星,哪顆才是外婆的眼睛,我常常獨立高樓處,望斷天涯路,欲寄淺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我也常常靜坐在窗前發呆,讓思緒回憶故鄉的美麗與寧靜。回想外婆關心的話語和外婆關愛的眼神與親切的笑臉。品味那酸酸澀澀的滋味,多少月夜,多少思念,家沉甸甸的擱在心里揮之不去,常常刺痛我的心,望穿秋水,何時是歸期?人有悲觀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生或許是這樣聚聚散散,分分合合,古人早已為我們道出了人生的真諦,分離或許是為了下次更好的團聚,飛向空中的明月回到了母親的身邊和親人的懷抱,想家的心情是每個游子都會有的渴望和期盼,想家也是溫馨的,是心靈的寄托,想家也是故鄉人深情的感昭與呼喚,想家的時只有在深夜的時候躲在被子里讓心底的淚水盡情的流淌,抬頭望著窗外的星星,每顆都是高高的,心中的家是那么遙遠
想家的感覺如水中花,鏡中月一般,雖然浪漫也很凄涼,但依然很美。
散文:想家的時候4
小時候吃過的月餅品種單一,一般每包八塊,每塊里面都點綴著青紅絲,內加冰糖、花生仁等,但吃起來卻也香甜可口,回味無窮。不過一個人吃整個的月餅并沒有什么意思,把每個月餅平均切開,一家四口一人一塊,細嚼慢咽,偶爾相視一笑,那樣才有趣。我想,那也許是因為增添了與人分享的感覺,所以才有了那種沁人心脾的愉悅…… 想家的時候,最是中秋節來臨的日子。隨著年齡的增大,自己也在謀生之地成家立業,中秋屆臨之前,不經意間,懷想家鄉的情緒往往彌漫了整個的夜晚。 小時候,每逢中秋,母親總是會到小賣部買回一兩包月餅,供全家聚于月下細細品嘗。月圓之夜,父親把桌子搬到院內,一家人圍坐桌旁,邊飲茶賞月,邊品味月餅,邊聊天說笑,邊享受無邊親情。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身心的快樂,鐫刻在你的回憶深處,永遠也不會淡忘。你只是輕輕想來,一種幸福感便也填滿你的身心。 那時的月餅包裝簡潔素樸,不像今天看來外表豪華而尊貴,令人一看即生望而生畏之情。月餅的外包裝上一般印有一個紅圈,是正方形外包裝的內切圓。圓內印有圖形,也是紅色,開始并不懂其中之意,待到讀書以后,性別意識漸強,方覺那圖形主體是一個飄逸的女子。
她舉頭癡癡地望著天上的明月,似有所思,若有所想。現在想來,她大概是在思想遠方的親人吧。 小時候吃過的月餅品種單一,一般每包八塊,每塊里面都點綴著青紅絲,內加冰糖、花生仁等,但吃起來卻也香甜可口,回味無窮。不過一個人吃整個的月餅并沒有什么意思,把每個月餅平均切開,一家四口一人一塊,細嚼慢咽,偶爾相視一笑,那樣才有趣。我想,那也許是因為增添了與人分享的感覺,所以才有了那種沁人心脾的愉悅。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現在的月餅品牌多起來了。我所生活的煙臺就有土生土長的知名名牌巧媳婦、威利發等;外地的京式月餅、滬式月餅、廣式月餅等也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由于人們認為本地月餅上市早,新鮮有保證,價格相對也便宜,所以常常只認本地月餅。外地月餅因應市場的需求,多走高端路線,包裝豪華,品味考究,供人們選來走親訪友之用。月餅的品種也變得豐富多樣起來。以餡心來看,傳統的有五仁、棗泥、豆沙、冰糖餡,瓜果的有鳳梨、香蕉、草莓餡,還有蓮蓉蛋黃、海藻、火腿餡等等。如果你喜歡吃月餅,就可能在月餅的海洋里看得眼花繚亂,往往會每樣來上一份呢。 從月餅變遷的歷史,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現在人們的生活真是好起來了。 我一直都在讀書,與家人一起分享月餅的日子漸漸少了。讀大學期間,中秋放假時間往往很短,也就不回家,只是給父母一個電話,問候一聲,報個平安。學校會給每個人一點補助,或是五元錢,或是兩個月餅,但總是沒有往日過節的快樂,只有一個人思念家人的愁緒。等到工作了,以為可以趁假期回家,卻發現中秋往往來的不是時候,一般都是九月學校開課期間,也就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想家的時候,就給父母打電話,不一樣的是身在異鄉,對父母的節日祝福卻是不變的。 今年的中秋適逢國慶假期,很想帶新婚的妻一起回老家,與父母共度中秋佳節。近日卻有小道消息傳來,說學校可能會因甲型流感肆虐的緣故取消假期。一旦這傳言成真,回家的希望也就破滅了。不過為了安全著想,父母也能夠理解,就讓我們與父母隔著這些許的路程,互訴相思之情,共話中秋別緒吧。12
寄給所有想家的朋友
寄給所有想家的朋友 江西省南城二中盱笛文學社 高一5班 吳秀梅 親愛的想家的朋友們: 你們好,我想真切的唱首歌給你們聽——《軍中綠花》:“寒風飄飄落葉,軍隊是一朵綠花。親愛的戰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媽媽。聲聲我日夜呼喚,多少句心里話,不要離別時兩眼淚花,軍營是咱溫暖的家。媽媽你不要牽掛,孩兒我已經長大。站崗值勤是保衛國家,風吹雨打都不怕。衷心的祝福媽媽,愿媽媽健康長壽,待到慶功時再回家,再來看望好媽媽。”
離家的朋友,我知道你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媽媽,但是,你們聽了這首歌心里是不是舒服了一點?你們是不是想到歌詞中那一個個想家而不能回的戰友們啊!你們是不是體會到那一顆顆思親急切的心啊!你們若這樣想想的話,那你們的心情是否更好些?實話告訴你們吧,我以前上初中時,也經常想家,甚至想到獨自一人躲在被子里默默地哭泣的程度。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感也默默地埋在了心里。有時雖然還想家,但只要一想起《軍中綠花》,便情不自禁地學習戰友們變堅強起來了。所以,朋友們,堅強起來吧!不要為想家而想到涕撒泗流吧!就讓我們把這思家之切深深地埋藏在內心吧!讓它來充實我們的靈魂,讓他來鼓勵我們,讓它來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吧! 當然,人生異地漂泊,客居他鄉,有誰不思鄉,有誰不在中秋之夜望月興嘆。家總是只有一個,時光無情,歲月匆匆,但家的深深回憶怎能留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那一幕幕似曾相識的印象怎能被現實的經歷所取代。望斷天涯,在這長途上,最誘人最樸實的便是家,那是個簡單而又沉重的地方。家園是在遠方,卻在心里最近的一塊區域,思鄉之情在這本該寂靜的夜里更是深沉。
鄉情是人類最偉大的感情,她超越了愛情,因為鄉情是永恒的,愛情只是心里突然的悸動,終有冷卻下來的時候。她超越了友情,因為家是永遠不會背叛自己的,而友情有時經不起時間和利益的考驗。因而在外想家這是很自然的,然而,為了我們的學習,為了不辜負親人對自己的期望,為了家人及自己的美好未來,請將這想家之情暫時深埋在心中吧。朋友們,讓我們將此想家之情情深埋在心中吧。這深埋在心中的想家之情,它有時會像傳奇般的魔術師那樣忽爾變成太陽,照耀著你的精神世界;有時會忽爾變成泉水,滋潤你的生命;有時會忽爾變成春風,吹拂著你前行的風帆;有時忽爾變成文明的使者,成為你奮進的路標…… 朋友,想想看,把想家之情深埋在心中不也是一種格外的幸福嗎?
祝
學習進步,笑口常開!
童年,放風箏是有趣的。我和爸爸、媽媽會一起把她放飛得很高、很高......我長大后,離開家鄉、離開家人后,那風箏是孤單的,再也不帶著孩子的歡笑了......我永不放棄,每天都向家鄉的方向放風箏,假如您們看到這只風箏,我有多高興啊!!
散文:想家的時候5
想家的時候,淚在心里流。
擰開門,踏進房,重重的包裹還沒放下,我就呆住了……
你的笑聲呢?您的倩影呢?
您的衣物分明掛在廚邊,您的叮嚀依然響在耳前。熟悉了打鬧,甚至是熟悉了爭吵,但,今天我孤身來到異地,繼續漂泊時,我怎就格外找不到歸屬感呢?
其實,我來這座城市已經八年了,每次都是獨來獨往,應該說輕車熟路。
在去年下學期,妻子說要來照顧我,于是,我們在一起了,家有了個家樣。下班后,壓馬路,拉家常,逛超市……聽見了鍋碗瓢勺奏鳴曲,簡陋的出租房盡是溫暖。
本學期,大兒讀初三,馬上要參加中考。可是,她的成績也就在妻子來陪我的這學期飛速下降。經過商量,我們還是要勞燕分飛,舍不得也要舍呀。
出門時,天還沒有大亮,積雪漸漸融化。山村一片靜寂,煙霧繚繞。妻子執意要和我一道,順便走訪幾家親戚。我知道,她是要送我,送我去杭城。
緊緊握著妻的手,說些什么呢?妻子告訴我,被子要常曬曬,冷了要注意加衣,免得感冒。周末自己加餐,別舍不得吃,別光顧著家里。她反復提醒我:豆腐之類的豆制品盡量少吃,因為,我有腎結石……
我連連點頭,我與妻子商量著,家里的田如何處置,山又該怎樣管理。我告訴妻子,別整天忙著干活,累了就要休息,不可逞強。
妻子的腿一直不太好,妻子的胃也常發脹,但,一雙兒女要照顧,年邁的父母需陪護,妻子家里家外,擔子比我重多了……
車子開動時,妻子與孩子還站在站內,不停地向我招手……
在出發的前夜,我根本沒有睡好,本以為,可以在車上打個瞌睡,還是不行。高速路上出現了追尾事故,兩次堵車。妻子來了短信,詢問到了哪里,在哪里吃中飯……
疲憊的我,把包裹扔下,倒在床上。
忽然想起,要打電話回家。
“我到了。”
“那好,晚上吃點什么?”
“豆粑。”
“那,你去買點青菜吧。”
“恩,不過,你不是炒了好多菜嗎?”
臨出發前,妻子問我要魚嗎?要肉嗎?
她給我準備了家鄉小吃五六樣,加工好,只用加熱就能吃。然后,大包小包地幫我裝好。記得還鬧了個笑話。
我把包裹放在一樓的長椅上,出發時,妻子驚呼:“呀!老鼠——”
當時,我與孩子嚇一跳。
“你看,這老鼠也太大膽了……”
原來,我的旅行包被老師咬了個圓圓的洞……
倒在床上,腦子里翻江倒海,雖然,我感覺頭暈,想好好地睡睡,就是睡不著,一個大男人就這樣地想家,想著孩子,想著父母,想著妻子……
還有一件事更令我神傷。
“子路忽然對我說,媽,你去幫我陪讀好嗎?”
“她怎么有這想法?”
“她說好多孩子讀初一父母就來陪讀,說叫我看著她,她讀書專心點……”
“那,你怎么回答?”
“我說讀書要自覺,父母是看不了的……”
妻子說的有道理,孩子也是有道理的,至少說明,她想好好讀書。
陪讀,陪讀。
這兩個字讓我想了一會。
大兒讀初中,學校離家有十里路,小兒讀一年級,早晚要接送,真是有點棘手呀。妻子還要牽掛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呢。
這晚,注定要失眠了。我頭腦一直是昏沉沉的,在12點多有了睡意,但,凌晨2點就醒了,一直看著天亮,7點起床,上班……
【散文:想家的時候】相關文章:
孟子是哪個朝代的思想家05-17
生態徐州夢想家園征文12-21
老師不在時候的場景01-18
跌倒的時候的名人故事04-24
關于有時候有時候造句03-19
有時候有時候造句簡單01-15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