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事散文
回憶不僅是有畫面的,更多的回憶是有味道的,我覺得畫面留給我們的只是單純的回憶,而帶有味道的回憶則讓我們有所感悟。
我們小時候母親輕易不打我們,一打的話就是動用特制的“刑具”竹絲子。曾聽母親跟人“交流”經驗說:竹絲子打小家伙既能傷皮不傷骨,又能讓他們怕打。怕打了自然就會聽話了。
我們幾個給它起名叫“竹絲炒肉絲”。
我大概十一二歲的時候,我們家從府山左腳下(面朝西而言)竹林前的老屋搬到府山右腳下廠里的家屬宿舍。以前老屋前蔬菜地里載的都是些白菜呀包菜什么的,沒有什么能吸引我們眼球的。但是自從我們搬到家屬宿舍的時候,我們著實在心里竊喜了一陣。
原因是我們家后面是蔬菜隊的一片地,種的是西紅柿。我和兩個大弟弟每天上學都要從這里經過。我們是看著西紅柿怎樣開花怎樣結果的。從菜農們開始給西紅柿搭支架的時候,一串串的青色的西紅柿從奶頭那么大一個個長到拳頭那么大,拳頭大的西紅柿再慢慢的像抹了胭脂一般,先是一小塊的紅暈,再漸漸地通身變紅。那些沒有被葉子遮住陽光的西紅柿先紅。那個紅啊,泛著玉色,哪像現在催熟的西紅柿。不要說我們小孩,就是大人也會垂涎欲滴的。你想啊,我們每天從它們的身邊走來走去,喉結上下運作的是滑溜滑溜的,真想采一個下來解解饞。可是我們家教很嚴,若是哪個偷了人家的東西,一旦給母親知道了一頓竹絲子是免不了的。你是沒嘗過“竹絲炒肉絲”的滋味,竹絲一旦落在皮肉上面,就像是刀子在皮肉上劃開一道口子一樣,然后是一陣火辣辣的鉆心的疼痛,在以后傷口若是沾了水的話就像是抹上咸鹽一樣疼……
可明知道偷竊要挨“竹絲炒肉絲”,但賊心卻還是不死,想嘗鮮的念頭總是“蠢蠢欲動”。記得那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二弟故意順著西紅柿支架邊走著,我知道他的.心事,他是想用身子“無意”地擦掉西紅柿,然后“名正言順”的撿起來吃,這樣若是被人看見了,也好有個托詞。我卻沒有阻止。因為我的饞勁也著實占了上風,雖然我是他們的姐姐,畢竟我還是個孩子嘛。哈哈。本來嘛,你掉在地上的西紅柿我不撿起來,它不也是浪費了嗎?我既害怕,又興奮,心里暗暗想著二弟真聰明。我們幾個就數他點子多。此時我裝佯沒看見。
沒走兩步,就聽見二弟似乎發現新大陸一樣驚喜的聲音,我聽得出那是被刻意壓低嗓門的聲音,姐姐,你看這里地下有個大西紅柿呢!呵呵,好家伙,我本來就放慢了的步子來了個向后轉,假裝正經的我問道:我剛才怎么沒看見?二弟聽我這樣說,趕緊表白說,那是你沒注意。并繼續用事實印證:那為什么那次你在地上撿到五分錢,我怎么沒撿到?我沒說你是偷得吧?這西紅柿明明是在地上撿的,你總不能說我是在架上摘得吧?我明知道二弟的話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但我不能說是他故意擦掉的。我們趕緊把這個西紅柿裝進二弟的書包里。回到家里母親一只手抱著四弟正忙著做飯,我們誰也不敢多看母親一眼,二弟拿起掃帚掃地,大弟接過母親手中抱著的四弟,我則趕緊拿起兩個水瓶去廠里水爐子打水……
中午吃過飯,媽媽拎著一籃子衣服下河去了,我們幾個做賊心虛,直把媽媽的背影送去老遠老遠的,然后不約而同的背起書包想溜之大吉。誰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活該我們這天都要討打,這天媽媽的衣服洗的特別快,怎么沒等我們走幾步媽媽就回來了。而二弟正好將藏在書包里的西紅柿拿出來說:我先吃一口。西紅柿上的牙印還沒印上,卻讓媽媽撞了個正著,這下我們全傻眼了。媽媽怒目圓睜將我們攔回到家里,操起細竹絲,說!你們哪里來的西紅柿?我唯唯諾諾的含糊其辭,大弟當場就“叛變”了,二弟則“寧死不屈”,說:我撿的!媽媽說,好啊,干了壞事還不承認,你再撿一個給我瞧瞧!跟你們講,從小就不能失掉志氣,不要做讓人看不起的事情。母親邊說舉起手里細竹絲。二弟結結實實的吃了一頓“竹絲炒肉絲”的大餐,手臂屁股上那是一道道的血埂子。大弟弟沒吃幾條已經是抱頭鼠串,我呢雖然只吃了一條“竹絲炒肉絲”,可那“竹絲炒肉絲”的味道卻讓我回味至今。
過去常聽大人們說,從小看大。事實證明這話有道理。你別說我們姊妹幾個小時候就數二弟頭腦最靈活,他后來的工作事業也都走在同齡人的前頭。如今我們時常拿此事當話柄,二弟略帶尷尬:別老揭我的短好不?你別說,回頭想想,有時候好事能變成壞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那次如果不是變著法想偷吃人家的西紅柿被母親責打,也許從小偷針會演變成長大偷金呢。哎吆,那我現在不成了江洋大盜了!哈哈哈哈!
【憶往事散文】相關文章:
憶散文11-11
憶草場散文11-27
憶如隨風散文11-17
關于往事何須傷懷的散文11-19
往事如風墨染流年散文11-15
憶浙東才女短文散文11-11
往事如煙,淺笑而安散文11-24
其實我還在回憶那些往事散文11-05
前塵往事俱拋下散文欣賞04-29
拾憶冬日茶香散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