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往事和零星的記憶散文
我有一年多沒有回老家了,老家留給我的感覺就象是一扇門,只要推開近在咫尺的這扇記憶的門,滿目就會是令人心動熟悉的印象,泛著青光的石壁的家屋,農家院子里特有的氣息,再一想還能回憶起小小的花團錦簇的花園,母親有時候笑得豪爽也會罵得響亮,更多的時候是從清涼涼的水缸里舀水洗衣洗菜嘩啷嘩啷刷鍋的聲音,傍晚熱騰騰的飯菜上桌了,這時候就是母親最有空歇來總結我的一天的時候,拿我的小花園做捻子來數落我的劣跡了。
這是我對少年時候的回憶,我的母親現在守侯在自家的這個院落里。三間正房廳堂剛剛不久粉刷一新,西面是曬莊稼的平房兼廚房,夏夜順著梯級爬上去乘涼最愜意了,平房最南邊的位置是穿廊和大門,東南位置上過去的廁所已經改建成洗澡間,而東邊靠墻的地方一直到正房的窗戶外面,就是我少年時節經營的小花園,這兩年在這個位置放著一個碩大的花盆,里面種植著一株繁茂的梔子花樹。我曾經的小花園里邊不僅僅是種的一些開花植株,有的時候是一棵大蓖麻樹,有的時候是三棵茄子、兩行辣椒、一簇西紅柿,男孩子種花本來就不是什么出息,母親對我種的這些東西看似毫不在意漠不關心,但是她對我的功課學業的督促里我覺得都是由此有感而發的,所以我剛一離開故鄉她就鋤走了小花園,對于那些花花草草我沒敢就問,只是旁敲側擊地問道,長在墻里的那棵巨大的冬青呢?母親只淡淡地說“生了膩蟲”,其實我何必問呢,惹得母親搪塞我,只因為這棵大樹給我的印象太深了,那么茂盛地長起來郁郁蔥蔥的生命力更不會生蟲子的。現在的這里是一棵我不熟悉的梔子花。
母親在后院里還種了一棵耐冬樹,去年我回家發現它結了兩顆飽滿的籽粒,我趴在后門上往里邊看,母親就煩躁地囑托我說,“你別去動!”而有一天那幾個成熟了的棕色栗子狀的果核包裹不住、從殼盤里跳將出來、散落在泥土上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跳進后院里去,把它們撿出來放在后門的門臺框子上,我看到母親看了一眼似乎嘟囔了一句什么,就再也不管了,那幾顆種子,還有我。
我們家的后院墻外面還有院子,原來那是大家胡同里三兩家子抄近走的路,如今被母親用亂石壘起來成了個小院落,種著一些大葉的蔬菜類還有大片的粉豆花,我知道粉豆花的種子是二十余年來一直延續繁衍下來的,從我童年以及少年的時光起,我就知道就算不加管理,每年從石縫里也有碧綠的葉芽密密匝匝地生出來,長成一叢一叢的紅梗綠葉的花堆,只要有人能澆上一點水就可以了。
母親帶著上小學的外甥生活在一起,那是一個精靈淘氣愛捉弄人的、跟我最親又最敵視我的頑皮孩子,我允許他接近我只是因為他比我小時侯要聰明得多,如今提倡素質教育的情況下小小的孩子就很有些素質了,我記得妹妹給我看過他那一摞從小積攢到今天的繪畫作品,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天賦的繪畫才能,其素養和技法都讓我有些咋舌,可是這個孩子的頑劣盡管只敢施加于我而一顯身手,我還是能忘我的同時加以容忍,因為他與我自己童年性情的差異而心生一絲隱憂,不過我看到他的母親可以把他管得規規矩矩,童心還是有所懼怕并不能隨心所欲地逞兇,在人生之初抑制不住的能量與將來踏上社會對自己理性的駕御,這其間的調節和適應還是要有一個約束和節制的程序,自我性情意志的勃發與社會環境的容忍程度,在中國的教育以及父母的培育當中還是有一定的尺度可把握,中國的父母懂得適度的教育,我的童年就感到教育的壓力。
不過令我感慨的還不是這些。有一天這個孩子放學回來,手持一根樹枝在作撥草尋蛇狀的玩耍,最后他瑣定的目標是母親的那棵梔子花,一棍下去就攔腰劈下一條主杈下來,母親發現后憐惜地說了一句并未責難,我正偷偷等著看母親的反應呢,童年的我是不敢如此為所欲為的,我對母親的畏懼是發自心底而不是裝的,這樣我就得出了一個結論,被嚴加管教如我者其實是背道而馳更沒有出息了,現在相對比較開放環境里的孩子的確要更加的聰明,在我自己動手搬土養花的少年時光里我卻并沒有完成適足的開放,現在更有活力的孩子卻只對紙面上的鮮艷能夠發生更加充分的興趣了。
【四月槐花天】
有什么樣的天空就有什么樣的花香,四月的家鄉彌漫的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馥郁和牽戀而又掛懷的芬芳。一條溪水、一座山巒、和一條新整的但依然可以維系著我的回憶的山路,都籠蓋在我洶涌的思緒和綿延不絕的花海里了。仿佛是童話和傳說在這里布置了一個攝人魂魄的場景,使我輕松地走了進來卻深情得不能離去,這份留戀隨著腳步宛轉,越走越深入到濃郁的繁花飄飛之中了。
人不能再次踏入同一條河,也許我的話說地與原話計較來說不準確,但那種刻骨的意會我想是與哲人相通的。我可以走在這里再看那青郁的山巒,綠色的樹叢和隱隱點綴的春花仿佛舊模樣,就連那氣息都是熟識的,可為什么重溫的滋味這么強烈,會蓋過記憶的淡淡印象呢?那山川溪流邊的小村莊,那櫻桃樹點點累綴的果實,那水畔繁茂昌盛的草叢,那天上令人舒暢的細云,我已辨識不清你舊時的蹤跡,我感覺到的只是你通過我的微顫的神經末梢傳遞的親情,這是我尋找一些東西抑制不住的沖動,是我渴望的感覺的本初。
我明白,自己又走在這里了,帶著疲憊疏懶的腳步,揮不去人間都城的煙塵,靈魂被驚嚇后的余悸,以及渴盼春野的迷眼,可是在這里我更加地意識到自己的陌生,我可以貪婪地呼吸清新的空氣,可以把一切清景再次印入眼底,只是抑制不住的是感到我的歸宿距離這里已經如此的遙遠,不是一把能夠抓住,不是一剎能夠體會的了,悲涼和傷懷已經把我隔在了地腳和天邊。
我吃力地試圖再一次踏入這片景況,卻發現腳步已不再輕松,我的尾顧上已經拖著這么累贅的傷忡。我飛不起來,我走不輕松了。也許只有這種酸澀苦楚的感受可以把我帶回到記憶的蒼茫中去,使自己的心情能夠度過現在的饑荒。那已經是很遙遠的事了,卻隱約可以覓到快樂的蹤影。山澗清幽,流水碧透,孩子們象鳥兒一樣在山林中穿梭,頭頂上是似雪的繁花,快樂的叫嚷聲和溫暖的風都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饑謹過去了。冬天的黯淡和春荒的寥落在孩子們的一眨眼間流失殆盡,希望在一瞬的春光里就融化了鄉間的貧窮。孩子們稚嫩靈巧的小手采下的.花串,一層層的鋪在籃子里,彌漫著甘甜清冽的淡淡花香,就象蒸鍋里的槐花飯咕嘟咕嘟地冒著蒸汽和濃香一樣,奶奶昏花的老眼可以笑開迷霧了,失去親人的三姑能夠不再悲泣了,因為斷糧的日子終于熬到了盡頭。
最不經意的幸福是最大的幸福,最無意中的風景是最美好的風景。我的每天的童年的青山綠水,已化作了記憶里永固的滲透的幸福快樂。不知不覺的混沌的童初,度過的是人生最大的艱難,而我的現在的置身都城里的處境,為什么不隨著春光改易,為什么我的堆積起來的憂郁不能在花香里隨風飄逝呢?我今天把不適宜的自己塞進這里的繁茂飄蓬的氛圍當中,一遍一遍撫摩自己和緩不過來的心情,我是還留戀著那些隱隱作痛的苦和樂呢?還是因為過去的苦樂已化作了今天的珍藏?我找不準合適的回答,我踏不進同一片風景,我繼續不了同一種力量,我有了不同的心情。
看那眼前遙遠青碧千古的山,近在咫尺的是悠遠的過去。順著這條路走向山梁,我又踩到了今生最綠的青草,我又呼吸了當年難忘的清香,一生一世我走著這一段回歸田園的路徑,從今往后我會更加耐心地搏擊著人間的輕塵,因為這兩者之間的距離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放棄一端我害怕會輸掉通盤。僅僅因為生命有源,前程才會更遠;即使你走到天邊,你的腳步仍會有牽攀。讀山甚眾,他鄉不比我心目中這透人的碧痕;閱花多矣,今年的槐花開得正好!
【花的往事和零星的記憶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往事何須傷懷的散文11-19
珍藏的記憶散文02-01
記憶的味道散文11-19
凋落的花散文11-08
開“花”的樹散文02-02
往事從葉子的脈絡里浮出散文賞析11-05
往事如風墨染流年散文11-15
其實我還在回憶那些往事散文11-05
往事如煙,淺笑而安散文11-24
前塵往事俱拋下散文欣賞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