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載風雨沉淀歲月的美回味王城經典散文
與街道那邊的喧囂截然相反,城墻里的寧靜讓人不忍打破。
踏進城門,仿佛翻開了一本厚厚的歷史書,思緒也跟著穿越到了明朝,古城的莊嚴與肅穆在獨秀峰顛益加明顯,筆直的中軸線把王城切分為兩半,一直延伸到正陽步行街。熱鬧與靜謐在這條線上連接,對比鮮明。
參天古木驅散夏日的燥熱,午后的陽光隨意傾灑著,三三兩兩的行人愜意地行走,一切都似乎不屬于這個時代,但卻和諧得好像一幅畫,一幅沒有濃墨重彩的國畫。
如今,這座古城已經不再用做王府,時代賦予它雙重身份:靖江王府景區和廣西師范大學王城校區,景區的管理是人性化的,配備有專門的導游,帶你領略明朝王府的歷史,感受那些被埋藏的記憶,從正門到承運殿,到寢宮,再到獨秀峰,中山紀念碑,貢院,最美的不是這些建筑的風格,而是歷史的重現與古木的簇擁奇美。走過的林蔭道,不時有落葉的飄落,無論冬夏,飄落的葉子都是泛黃的,隔一天不清掃,滿地的'金黃,意境的唯美讓人不自覺地想起生命中那一個個美好的回憶,有關青春,有關疼痛。
水是靈動的本源,,獨秀峰腳下,月牙池水翡翠般的蕩漾著,風平如一碧玉,風來時波光粼粼。獨秀峰倒影其中,不失秀麗。不少藝術愛好者在旁寫生,一筆一劃勾勒出山水的柔美線條。
當校園的元素滲透到進來,這座歷史的古城復活了,當美的景致與文化的魅力融合,在景區的任意一個角落,你可以看到學生們在交談,在散步,或穿梭在忙碌中。你會突然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奮斗,國家的強大關鍵是人才。
懷揣著騰飛的夢想,帶著成長的印記,學子們選擇了廣西師范大學,選擇了王城。多少年來,這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培育了一批批優秀的學生,畢業后,大多數的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不求回報,對于母校,對于國家,感恩系于心。
王府的歷史已有數百年,而學校的歷史也迎來了八十年,八十年的融入與滲透,八十年的孕育與培養,已經說不清是景區美化了校園,還是校園裝點了景區,只知道歷史終究是給了答案,被人忘卻的歲月與智慧,一脈相承。
物質的只是現實,唯有精神得以長存。王城的最初形態雖已改變,多年來的修修補補,更新與維護,在人們看來并非那么重要,人們關注的是,那些年代真實發生的故事與歷史的沉淀,來王城,感受更多的,是文化的魅力,是精神的滿足。
師大的學生,有著與校訓同樣的價值觀,有著與王城歷史同樣的文化情懷,這八十年的歷史積淀,這上百年的歷史熏陶,在這座城里漸漸擴散,感染又一代的學子們。
一樣是山,一樣是水,為什么王城的山水能孕育出文化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歷史知道,桂林知道,學子們自己也知道。有些故事,有些精神,薪火相傳。
【八十載風雨沉淀歲月的美回味王城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走過風雨散文10-30
回味無窮記憶力的美02-21
歲月靜散文04-29
風雨碼頭散文欣賞04-30
濟南,這座城散文11-06
真實的美和善良的美散文11-11
回味兒時的“五豆”回憶散文11-04
經年歲月散文11-17
歲月舊曾諳的散文11-13
清幽歲月,淺淺行的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