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西瓜
——清除暑氣
立秋吃西瓜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立秋民俗,估計也是現在少數幾個代表立秋的傳統民俗了!×⑶镞@一天,老蘇州有啃秋或者咬秋這一說,一是迎接秋天的到來,期盼天氣趕緊轉涼。二是用咬秋的方式來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貼秋膘
——補“苦夏”
立夏時,大家都知道有一個傳統習俗——立夏稱人,其實在立秋這一天也同樣有稱人這一習俗。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以前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也就是“貼秋膘”。“貼秋膘”首選吃肉,“以肉貼膘”。蘇州人除了去菜場買來大魚大肉,回家“貼秋膘”外,也有很多老蘇州人會在立秋這一天,去吃一碗燜肉面“貼秋膘”。
洗早澡
——不生秋痱
大家都知道在立秋后還有“秋老虎”一說,還會熱上一段時間,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還會存在。
對待這些盛夏疾病,老蘇州也有他們的傳統辦法。在立秋這一天,老蘇州有早上洗溫水澡的傳統,有的時候,還會從院子里的薄荷樹上剪下數片薄荷葉,放在泡澡水里。聽老一輩的人講,立秋早上洗澡,一個秋天就不會生痱子。
除了咬秋、貼秋膘等傳統民俗外,在靠近浙江的吳江南部等地區,還有些啃秋桃的風俗?星锾揖褪窃诹⑶飼r大人孩子每人都要吃一個秋桃,吃完之后把核保留下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據說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擴展閱讀:
立秋你該這樣吃!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
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補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
秋季出現口感唇焦等“秋燥癥”的氣候,應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當然,作為進補食用,用它們來煮湯熬粥是最合適不過了。
立秋后,天氣仍然炎熱,在悶熱的環境里,人容易感到乏力和困倦,許多人會出現食欲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等,因此,剛剛進入秋天后,餐桌上應出現以下四類食物。
含水量大的瓜蔬類:瓜類水果和蔬菜富含水分,冬瓜的含水量達96%以上,甜瓜、絲瓜、南瓜、苦瓜含水量也大。
寒涼性食物:寒涼性的食物有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綠豆、苦蕎、豆腐、海帶、紫菜等,在動物性食物中,鴨肉、鴨蛋和鯽魚等魚類屬于寒性。
苦味食物:苦味食物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醒腦和改善疲勞等功能。常見的苦味蔬菜有苦瓜、絲瓜、苦菜、扁豆、蘿卜等?喙、蘿卜等苦味食物還能促進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濃度,從而增加食欲和幫助消化。
有抗炎殺菌作用的食物:天熱的時候,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蔓延。大蒜、洋蔥、大蔥、苦瓜、蒜苗等蔥蒜類蔬菜對各種菌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生大蒜的殺菌作用最突出。食醋也有殺菌消毒的功能,在做涼拌菜時用大蒜與食醋,不只有抑菌防病的作用,還能提高人的食欲。
▼ 立秋你該這樣喝!
秋季氣候干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候仍較高,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濕度小,皮膚容易干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 立秋你該這樣動!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推薦立秋后宜做的三種運動:
一是跑步,跑步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臟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工作。
二是爬山,立秋后早晚溫差大,空氣溫度隨著山坡高度的上升而遞減,這時爬山,可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處于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另外,爬山對心肺功能的鍛煉效果更佳。
三是羽毛球,相比室外運動,這種室內運動讓人感覺舒適,它的運動效果也不錯。據有關數據顯示,一場正規的羽毛球比賽,運動強度要比一場足球賽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