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新涼一扇風的抒情散文
晨起,竟聞窗外簌簌雨聲。
暑氣微減,蔥蘢葉兒兀自婆娑。自小便喜歡濕潤的泥土芳香,那些褐色的土壤吸足了水分,松軟地舒展開來。深植于體內的根蔓,也終于充盈了起來,露出一枝半須,在泥縫間肆意蔓延。
似乎這一天便要在這濕潤中清新了。
我撐了傘,緩緩行走于樹影之間。匯聚于葉梢的水滴吧嗒吧嗒打在傘上,我不禁抬頭,卻自嘲地笑,一時竟忘了自己早已被籠罩在自己鑄就的小小屏障中,怎能見得云層。
猶記兒時,爺爺要我喝“立秋水”,說是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至今也沒有人去求證這方法是否管用,民間的習俗總是千奇百怪而又匪夷所思,就像我從來都不知道,爺爺離開的時候,帶走了多少還沒來得及交代的'事情。
只記得當時也是濕潤的天,只是早已沒有蟬鳴。
時間就像翻書,還在回味上一頁的情節,這一頁便過去了。就像三伏與立秋,一熱一涼,結伴而來,并肩而去,冥冥中,共度一場煙雨。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宋人劉翰用簡單的筆墨,娓娓道盡了秋的初涼。而我不禁遙想,那滿階梧桐的,是寺廟還是高堂?詩人是看盡人間煙火的過客,還是奈何高處久寒的泣者?
唯有秋蟲盡數。
自古心有微痛者,黃昏靜默。不見庭院深深,不望高城紅樓,唯有獨立于風中,將細雨看透。
多么慶幸,我也習得了這樣的微笑。四季更迭,不過風起云涌,花落花開,無所謂喜悲。人生百態,不過斗轉星移,閑云潭影,一場因果循環。
我的視線不交錯,秋的十指不緊扣。那光陰便從指縫中,化作潺潺流水,劃過掌心紋路。
卻始終不曾滑落。
【一枕新涼一扇風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高一抒情散文01-11
從此,一世微涼散文11-19
語文初一抒情散文01-10
《新元史》卷一·本紀第一07-19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勵志文章06-15
帶枕的成語03-28
新的一年勵志文章07-05
介紹新校園初一作文03-14
新的一天初二作文02-08
一次新的體驗_1000字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