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伏灸時間一共持續80天,從2015年6月13日開始到9月01日結束。
2015年三伏灸具體時間如下:
伏前灸:
6月13日----年6月23日
6月23日----年7月03日
7月03日----年7月13日
入伏灸:
初伏灸時間:7月13日----年7月23日
中伏灸時間:7月23日----年8月02日
中伏加強灸:8月02日----年8月12日
末伏灸時間:8月12日----年8月22日
末伏加強灸:8月22日----年9月01日
三伏灸可以調理的疾病與問題:
婦科問題:痛經、月經不調、婦科炎癥、子宮肌瘤、不孕不育、小葉增、產后腰痛等;
骨關節問題:肩周炎、頸椎病、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滑膜炎等;
胃腸問題:胃寒、胃痛、胃炎、腸炎腹瀉、結腸炎、腹部涼怕冷等;
呼吸系統問題:咽炎、氣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竇炎等;
體質弱問題:面色晦暗、體弱怕冷、失眠多夢、體質弱挑食、經常感冒等.
相關閱讀:三伏灸的安全常識
三伏,是一年中天氣最熱也是陽氣最盛的時間。古醫書載,伏日必是庚,庚屬金,與肺相配,《內經》提出,“春夏養陽”可以預防冬天疾病的發生,如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體質虛弱易感冒者等。大家要記得預約哦!
又到三伏季,三伏灸的最佳時機來了。看到很多養生館、美容院、醫院,都在推三伏灸活動,更有很多艾灸粉居家也開始大量給自己和家人艾灸。大家都知道三伏灸的好處,其實我們知道,萬物一陰一陽,用過了,都會帶來傷害,用對了,可借天時,事倍功半。可是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是否可以艾灸呢?
小編特別請到秘灸學社香老師給我們提出幾點建議:
一、到專業機構,辯證后艾灸
二、自我對照以下幾條,看自己是否可以艾灸
哪一類人不適合艾灸?
1、口干口渴,咽痛的人群,忌艾灸,已經津液虧損,再灸,更傷津液,喝水是補不回來的。除非你找到辯證高手,
2、發燒人群,這是已經有癥狀的人,需要辯證,切忌不可隨意艾灸或敷貼
3、女子經期內:現在女子經量越來越少,在沒有辯證下,不灸
4、0-7小兒慎灸
《傷寒論》中說道:火氣雖小,內攻有力。微數之脈,慎不可灸,焦骨傷津,血難復也。
艾灸并沒有看到的那么簡單。
常人艾灸之后都會有什么反應?
是不是口有點渴,想喝水?
前面說到艾灸火力雖小,但是內攻有力啊,在津液已經虧損的情況再繼續艾灸,水份就會蒸發掉,這樣就會傷到更深層次,喝水是補不回來的。
嚴重者,煉液為痰。
大家都煮過湯吧,煮久了會如何?
愛好者,不懂得辯證情況下,要知道在安全框框內判斷自己是否適合艾灸,其他交由專業人士。
艾灸后養護不當,如引狼入室
在這多年的臨床中,發現多起這樣的情況。有很多朋友咨詢我,在養生機構,調理過程中,效果很好,可是回到家里,第二天,有發燒的,有病情加重的,也有其他不良反映的。我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所表述的也不象是好轉反映。于是就會多問一些調理后回去的發生了什么。
匯總下來,很吃驚,95%的出問題都出現在調理后回去不遵醫囑的原因。
《神灸經論》中,有灸后調養條文:
灸后氣血宣通必須避風寒,節飲食,慎起居,戒惱怒,平心靜氣以養正祛邪。
伏天加上艾灸,更容易氣血宣通,身體內外玄府打開,疾病出來容易,外邪進來更容易,并且可以達到更深層次。
如此一說,大家也都明白,為何說引狼入室了。
灸后必須:
1、避風寒、不吹空調
2、忌口生冷,水果冷飲
3、4個小時內不洗澡
4、不熬夜
5、不動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