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發糕里的念想散文
躲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城市的阡陌小巷中,匆忙穿行,無意間,街邊一旮角,一間毫不起眼的饅頭店,一抹亮黃,一下子牢牢鎖住了我的視線,怎么也不忍離去。一絲欣喜,悄然涌上心頭。
不自覺地,我放慢腳步,一點一點地靠近它。心下嘀咕,不會是一種錯覺吧?在這樣的“大城市”,難道真地能碰見深藏在記憶里的模樣?忐忑的心情,迫使我急不可耐。店員見我走近,急忙招呼:“買饅頭?”我沒有回答,視線飄過饅頭的白,直奔那種充滿誘惑的黃色,金燦燦的。
我走到跟前,彎下腰,定睛細細地看了又看它的.厚度,再靜靜地瞧了瞧一寸多厚的切面上,布滿大大小小的洞,眼前驀然掠過一身疲憊的背影……
記得小時候,家大人多,一家人的生活,全靠雜糧貼補。母親總是在我們睡著之后,大半夜就悄悄地起床,點著煤油燈,用石磨,把玉米、高粱、蕎麥、糜子、谷子,趕在天亮前,一遍又一遍地磨成粉,羅成面,裝進大大小小不同的瓦缸里,以備蒸、煎、烙、烤,變著花樣給我們做各種美食。 做得最多的,要數發糕,那種糯糯的口感,甜甜的味道,最能勾起我們的食欲。我們愛吃的,也是母親愛做的。一種面吃膩了,換另一種面做,或者按一定的比例,把幾種面摻和在一起,做出另外的一種口感。真是花樣翻新,百吃不厭。
其中的一種,就是我眼前這種讓我無限留戀的金黃。沒錯,是記憶里的樣子。我的心怦怦直跳,故作鎮靜地抬起頭,裝著漫不經心地樣子,問到:“這是什么?”明知故問,連自己都覺得好笑。店員也笑了。說道:“是發糕,沒見過吧,買點嘗嘗,挺好吃的。”我沒有回答,眼睛還盯在發糕上,莫名其妙地說了一句:“挺貴吧?”店員看了看我,說道:“比饅頭貴點,比面包好吃。”我的心跳加快,有點激動,為了掩飾自己,我急忙掏出紙幣,換了幾塊發糕,匆匆離開。
要說母親的廚藝,不能說是千里挑一,但百里挑一足足有余,她有許多絕活,無人能及,尤其是制作發糕。本村或鄰村有人經常登門拜訪,學習制作技術。母親生性樂善好施,悉心現場指導。教別人用糜子面制作“酵母”,和不同的面,用不同溫度的水,還有發面的溫度和時間,發糕制作的詳細流程和步驟,蒸制的火候與時間等等,毫不保留地一一傳授。
記得上小學時,我每天在書包放三塊玉米面的發糕,帶去學校。那時鄉下的孩子,比較淘氣,跟饞貓似的,看到我吃發糕,你掐一點,他掐一點。帶一塊,根本不夠。他們都羨慕我。我也很大度地分他們發糕,心里卻美滋滋的。去年同學聚會上,還有發小,提及當時的窘態,在相互的調侃中,讓我們笑得前合后仰。
走在路上,情不自禁地,把手伸進裝發糕的塑料袋里,搬下一小塊,放進嘴里,慢慢咀嚼,那種暄、軟、彈,熟悉的口感,一下子能垂釣起大把的時光,不過現代工藝,還是做不出母親的味道,我的眼圈漸漸地濕潤起來。
前年,一場大雨過后,母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發糕,就成了我揮之不去的念想,深藏著聲聲喚兒歸的慈祥。
【藏在發糕里的念想散文】相關文章:
念散文04-30
念親恩散文05-01
時光里,一個人的碎碎念散文04-29
殘缺的執念的散文05-01
散文所思所念所想04-30
珍藏在心尖的那些事的散文11-09
藏在面條里的愛-初二-記敘文01-14
圍墻里的狗散文11-10
眉間心上念你如初散文11-16
融入秋的情境里散文11-19